中国的选择是“高级火炮技术研究”,“核反应效率提升”和“效率舱体技术”。毛子的选择是“重型装备轻量化”“自动化工程”和“空间站驳船技术”。
英国和法国选择了相同的军事技术,都是单兵外骨骼技术,不过英国选择的是轻量化单兵骨骼技术,而法国选择的是重型外骨骼技术,显然,双方都对于自己手下的士兵的素质有着非常清醒的认知。
工程方面,英国选择了机器人工程,法国选择了透颅微控工程,航天方面,两国决定合作攻关一个项目,或者说整个欧洲一起攻关一个项目,“深空电磁推进技术”。
至于说其他小国也各自按照要么加入大国研究,要么自己申领一两个项目来做的方案来搞,至于说中亚那些土豪们,在非常深刻和清醒的认知到自己不是那块料之后,果断的提出对其中一些感兴趣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简单说,就是,我虽然搞不懂,但是我可以掏钱让懂的人来做。
“既然都选好了,那么接下来,我会对你们各自进行相关的考察,然后给你们分配生产线和ram组件,由于裂隙的传输能力目前还没有得到太大的扩增,所以,这些ram组件非常的宝贵,我只会给能发挥其价值的势力分配。”
罗德扫了眼一脸自信的印度代表,将他从分配清单踢出去了,让他们搞点科研攻关之类的活儿,多少还是有不少的精英人士能干的,但是让他们具体去操作先进工厂,罗德是真的怕他们把自己的ram工程直接炸了,毕竟印度的婆罗门精英可不会进厂打螺丝。
“所谓的ram工程组件是指可以自我复制的机器人制造装配系统,只要你们可以提供合格的原料和零配件,它就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和组装出来蓝图上的任何产品,飞船、战车、火炮、枪械甚至步兵装备。”
“至于说更为昂贵的反应服务舱……”罗德看了在座的各位,“你们先把工业原理和反应概论攻读到标准iv的水平再说吧,目前暂时只能由克隆人军团运作,不过,你们可以购买对应的反应配方和蓝图,让他们给你们代工,或者直接购买他们手里的成品也可以。”
反应服务舱就是新伊甸的材料学合成工程,用于合成各种新材料的,不过,对于这些克隆人军团来说,他们对于这些蓝图没有一点渴求。
甚至于如果不是代理任务需要他们大批量生产这些适合地球人的低级工业加工技术的配方,再加上这里没有新伊甸的一大堆材料的话,那么这会儿他们已经在尝试制造新伊甸的高级材料配方,来升级自己手头上的各种地面军事技术蓝图了。
即便如此,新到的反应服务舱已经在南美雨林的灰烬上完成安装,目前正在生产第一批新伊甸材料,由于原材料的限制,目前生产的主要是以“粗糙铬化钛”“粗糙铁磁流体”和“粗糙菲儿合金”为主,还少量的在生产一批热固性聚合物和c86环氧树脂。
至于说粗糙碳纤维这种技术,已经是地球人可以制造的就不需要浪费宝贵的反应设备来制造了,至于说分子熔铸反应产物就不属于是现在的克隆人们能制造的东西。
别误会,这不是说他们没有那种技术,而是没有那种材料,罗德运输来的反应服务站是配了相关的各种分子熔铸设备的,从分子变换合成器、复合分子冷凝器、等向性沉积装置都是有的,但是……
他们现在没有找到太阳系内有气云矿,所以就没法制造富勒烯,所以,其中几乎九成的配方都完蛋了。
唯一能生产的就是“石墨烯纳米带”由单层石墨烯构成的单壁纳米管,用于制造微型电气化和微型迷你导体系统,也是生产新伊甸的各种芯片和电子元件的必要材料,这个部分虽然目前来看制造的成本高而且速度慢,但是勉强还是够用的。
最起码那些克隆人军团在生产的时候是够用的,他们现在就在用这套材料来重新升级自己手头上的各种武器装备和地面载具系统,以及补充新的战备需求。
在各国正式开始上手研究科学原理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科学家脑袋上就冒出了肉眼可见的问号,在他们的理解当中,既然是通识教育,就意味着这个是新伊甸的科学基础,虽然地球和新伊甸有着相当的科学差距,但是他们毕竟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就好像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人类200年科学的发展成果浓缩在三年内学完,他们学习的每一条公式可能都经过了数十年的科学发展总结出来的,而他们学习的时候,当然不需要重复去走这200年的发展历程不是吗?
结果等上手之后,他们发现这个科学原理根本不是想象当中的初高中物理学的水平,而是纯粹的概论,都不涉及任何具体的公式推导和计算工作,就是单纯的概念阐述和简单的几个让人一头雾水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