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起,被映照出五颜六色的光彩。
星环带的每一个模块的每一个防御系统都在开火,磁轨炮、离子光束、速射激光炮、超大型核射弹疯狂的向着新伊甸的舰队投掷足以在瞬间蒸发一整颗小行星甚至卫星的质量和能量。
即便有艾玛的舰队作为挡箭牌,顶在最前面的好几艘幼龙级战列巡洋舰和巨鸟级巡洋舰也依然如同沸水中的冰块一般迅速融化,而艾玛也在一开场就损失就数艘相对脆弱的灾难级战列舰。
“这些新伊甸的舰队,死了至少不低于一百万人了吧?”躲在五号星环里面的海盗们议论纷纷,这种强攻必然承受严重的损失,但是这些新伊甸的舰队却有着一种悍不畏死的韧性,就好像这种损失不过如此一样。
而事实上,就算不考虑这些飞船上数量不菲的逃生舱和相当高的生还率来讲,对于新伊甸来说,这种程度的战损确实不算什么,和三哥拳拳到肉的联合战线那边,差不多每天都要发出去这个数字的阵亡报告和补偿金。
而哪怕是人最少的加达里合众国都拥有高达接近3万亿的海军士兵(含预备役),仅仅是常备军都接近3000亿,按照这个伤亡速度,每年最多损失整个加达里合众国常备军的千分之一——全压在一个帝国身上确实算是伤亡不小了。
(换算一下,约等于战争状态的某东大国每月阵亡数百人到一千人不等)
但是,如果分在四个帝国外加一个统合部身上,特别是这里面还有艾玛和米玛塔尔这种常备军就超过万亿规模的人数上,那确实只能称之为局部战争的程度,不算什么轻松,但是也不算什么沉重到不可承受的伤亡。
如果你再考虑到联合战线里面这个伤亡数字起码有三成还是克隆人飞行员这种水分的话,那确实更加不算啥了,同理,刚刚那一波出现的伤亡里面也有差不多一成左右是携带的“尘埃”陆战队与“瓦尔基里”飞行中队的克隆人,他们在死亡的瞬间就从大后方的战力支援舰上的克隆仓重生了。
作为硬吃伤害为代价换来的是,所有的加达里战舰都成功在这一波里面几乎不受干扰的以超载的速度打掉了自己全部的导弹,而艾玛的无畏舰也校准了自己的千兆级超光速粒子炮。
最快抵达目标的是千兆级超光速粒子炮,原型神示级的3组x3台双联千兆级超光速粒子炮,采用双联定向能炮塔交替开火的模式,在短短15秒内轰出去了18束粒子束。
六号星环和本地的技术体系一致,有着超出其吨位和类型的火力,但是,其防御强度严重低于新伊甸同级标准,何况说它还没有造完闭合,每一个模块的护盾系统都是独立的,还没有连接在一起。
18束璀璨的光束穿过浓密的残骸碎片云团以及星环模块释放出的冷却云雾,就好像是十八把光之利剑劈开了其中一个模块的护盾,接着与装甲接触。
古铜色的装甲外层瞬间化为灼热的膨胀离子团,强大的电磁辐射在一瞬间席卷了整个装甲外层的设备,紧随其后就是装甲物质热电离而产生的数百万度的等离子风暴。
这就是艾玛的武器杀伤模式都是“电磁”与“热能”的原因,对于护盾的效果极佳,对于装甲的效果最差,因为需要一层层的离子化装甲物质结构,但是,本身被离子化的装甲材料会吸收相当一部分的激光或者粒子束能量。
这固然是让这团膨胀的等离子风暴变得更为灼热,却因为在太空下无法因此加热大气形成冲击波,扩散的等离子团再怎么灼热也仅仅是变得更快扩散,并且对装甲深层继续加热而已,相对其他武器的杀伤效果来说,要弱的多,特别是对于过于厚实的装甲体深层部分的杀伤力。
但是,在千兆光束之后抵达目标的堡垒鱼雷和超大型巡航导弹就不一样了,首先抵达的是速度最快的超大型反建筑巡航导弹(反旗舰导弹),它带的是爆炸杀伤弹头,而超大型巡航的星爆弹头就不是那些老式导弹的核弹头,而是反物质弹头,针对一切物质装甲结构的绝杀。
其次是速度较慢,但是威力更为生草的动能鱼雷,很遗憾,不是铁棍而是引力子鱼雷,被激光削掉表层,又被反物质湮灭撕碎了中层和缓冲结构的装甲和星环结构直接被扭曲的人造奇点给撕碎,形成一个直径数百公里的巨大破碎坑洞。
无数的碎片、断裂的结构、损坏的设备和逐渐熄灭的炮塔环绕这个星环模块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碎片环带,无数的损控无人机还在竭尽全力修补并尝试启动剩余武器系统还击的时候,1000毫米双联磁轨和巨鸟的中磁轨打出的反物质弹彻底终结了它们的努力。
至少数十发1000毫米口径的反物质炮弹和数千发220毫米反物质弹从破口灌进去的时候,这个星环模块的命运就宣告注定了。
“全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