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结界科学化 作品

分卷阅读520

,撤离轨道......”摧毁了一个星环模块,消灭了对方至少5%的防御火力,这代表第一次进攻作战取得圆满成功,现在是撤回星城进行修理和充能,然后开始下一轮打击。

这是一场耗时极为漫长的围攻战,指挥官们根本没想过能够毕全功于一役,只需要继续这样舰队抱团,挨个拆模块,越往后压力反而越低。

毕竟星环带的工业制造能力最强的五号星环在罗德掌握下,再加上它的工程效率和速度本来就低于新伊甸,之前拆掉的炮塔和一次性打空的弹药也没那么容易补充上来,这样的消耗战的话,时间是站在新伊甸这边的。

第一百六十二章 矿头四

第一百六十二章

破碎的环带模块碎片在太空中铺陈,因为带着访问码而没有被列为打击对象的罗德等人则开着刚刚制造出来的飞船在周围打捞这些碎片并加固环带的基础构造,避免这六号环带整个框架断裂,砸在内层的五号环带上。

而这种类似修复的行为,反而被人工智障当做了某种友军行为,向他们开放了更多的访问权限,这对于四大帝国在五号环带上的人员和特工来说,就是一个天赐良机。

他们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摸清楚所有环带模块的隐藏火力点,弹药储存库,护盾节点的位置,并收集其防御阵列的相关数据,为己方人员提供情报支持。

同时,一部分材料里面也被混入了炸弹,在修复那些损毁的炮塔的同时,也获得了接近其他炮塔群的机会,并将这些暗藏玄机的弹药和零件输送进去。

除了罗德等人外,大量的环带无人机也停下来加固内层环带和采集资源的工作,投入到六号环带的修复工程之中,只是这些无人机的修理速度比起普及纳米修理集群的新伊甸来说就显得太慢了。

成群的纳米装配工在残破焦黑的装甲上蠕动,形成一道道规则的流动光纹,对于至少一两公里大小的飞船来说的细细的光纹,放在人的面前,那就是一条涌动的数米宽,近一米厚的散发着明亮光芒的淡金色溪流。

淡金色的光芒是纳米装配集群个体之间传递输出能量产生的不可避免的折射耗损,相对来说,燕军和三神裔的装甲修复集群工作的时候,这个光泽就要黯淡许多。

其中燕军是无数的黯淡的金绿色光斑交替闪烁,就好像是无数星辉构成,而三神裔是黯淡无比的暗红色细密纹路,这两者的特效差异,意味着它们不仅比新伊甸的修理速度更快,能量损耗更小,也意味着它们的技术路线是不同的。

燕军的纳米技术更侧重于中心化,那些金绿色的光斑就是作为区域能量节点排出废能和不可避免的轻微能量损耗的结果;而三神裔则是增加了纳米流体的节点,采用去中心化措施,所以,会形成如同纺织物一样的极为细密的大片大片的暗红纹路。

不仅在装甲与结构修理的时候是这样,在开启装甲增强系统的时候,也会出现这样的特效,因此,对于新伊甸,特别是米玛塔尔的飞船来说,通过光雷达来捕捉目标的状态也是一种重要的情报收集方式。

有经验的指挥官甚至可以从这些飞船外表上的变化判断对方的护盾、装甲状态,是否开启增强系统,预估其当前抗性类型和主要抗性强度等等参数,对于没有罗德的总览和右键属性功能来一键观察目标抗性的新伊甸人来说,这就是他们获取相同或者说相近信息的手段和重要方式。

在纳米流体集群下,弯曲的金属被矫正,焦黑失能的碎片被吞食,转换为修复的材料,但是,和游戏不一样,现实里面装甲和结构修复除了需要纳米流体修补剂外,还需要相应的组件材料。

也就是游戏里面的那些打捞件,比如说装甲附甲板、线缆等等,还需要消耗“反破损无人机”和“密封无菌管道”之类的行星材料。

好在,只有修复结构的时候,才需要比较难搞的后者,只修复装甲和护盾节点的话,那么就只需要游戏里面的打捞件与一些常见的处理好的矿物和合金材料而已。

至于说轻微的破损和损坏,那甚至不需要准备材料,只需要纳米修补流体就可以完成全部的修理工作,即便如此,这些飞船的自我修复过程也让观战的海盗和共同体土著们几乎要把眼球都从眼眶里面瞪出来。

特别是那些海盗,本来还在考虑是继续在罗德老大手底下混一个新伊甸的身份,还是在关键的时刻跳反,或者在新伊甸的地盘上继续重操旧业,毕竟这些新伊甸人看上去挺富有的。

结果,在看见这一幕之后,果断的打消了重操旧业的打算,这些飞船就好像是活物一样可以自我修复,那对于海盗来说,简直是一个噩梦,这意味着对方很可能会不吃威胁,你就算打他两炮,这些飞船的船主也不会在乎。

而你火力太强估计会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