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结界科学化 作品

分卷阅读1224

米,你们那边算什么?”

“看规格和造型了,不过,也可以算是战巡这个级别了,当然,仅限于体型。”

“配备‘岛礁’级装甲鱼雷发射器,这个你们需要注意一下,他们的‘岛礁’装甲鱼雷和‘珊瑚’型分裂鱼雷,可能速度不快,但是火力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除此之外,配备了至少4~6组‘陨石’型重型动能火炮,根据我们在几次摩擦当中的信息……末端速度可以加速到300~450公里每秒,超高速的重型动能撞击体,不过,在短距离内缺乏足够的长距离加速力威力会比较低,并且弹容量比较有限,所以,你们只需要撑过几轮猛攻,就好办多了。”

“然后就是他们的‘明灯’型重型激光火炮,配置在2~4组,不过,这和动能火炮是共用插槽和基座,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改造就可以互通,意味着……”

“在实际配置上会很不确定,可能出现全激光配置的战舰,也可能出现全火炮配置的?”

“还有全部都是‘波纹’型高射速电磁炮配置的~”西莉亚耸耸肩,“毕竟海浪级的数量太多了,亚型号也太多了。”

除了这几种外,剩下就是之前遇到过的“潮汐级护卫舰”和“潮汐改型护卫舰”后者的区别就是把老旧的磁轨炮换成了更新之后的小型粒子武器,海星目前还没搞出粒子长枪这个级别的玩意儿来,所以,只有s规格的实验性小型粒子武器使用。

“怒涛级鱼雷驱逐舰”装备使用定向中子光束弹头的“火山”高速鱼雷与蜂群导弹系统“藻”型导弹发射器,有“蓝藻”和“红藻”两种蜂群导弹,前者是高能定向激光弹头,后者是常规核聚变弹头。

最后就是一些辅助舰船,如运输舰,巡逻艇,还有就是补给舰,维修舰与工程舰。海星有发达的护盾技术和装甲技术,但是缺乏良好的快速修理技术。

他们的损控技术和护盾技术非常的先进,有点类似加达里,但是又结合了盖伦特的风格,不过,在技术水平上就无法和加达里或者盖伦特比了。

用罗德的理解,就是血量高,抗性高,但是修理速度慢,甚至没有遥修类型的手段,毕竟灵狐族也是第一次见到遥修这种技术体系,海星就更加没有了。

第三百九十三章 凯派星闪击战

第三百九十三章

凯派行星轨道,海星族第四运输中队正在装载准备前往极光星系的调查团队,在几周前,那边的通信突然断开了,在断开之前的最后通信里面,只有强烈辐射造成的干扰噪音,几乎无法获取任何有意义的信息。

最近的战区指挥部认为可能是出现一些意外,诸如反应堆爆炸之类的灾难,导致整个地下城市都遭到了严重破坏,并笼罩在辐射云当中。

这需要派遣大量的救援队伍和工程队伍,在出发之前,专家组认为该地下城市可能遭到了不可逆的破坏,并且伴随大量的坍塌和辐射残留,需要大量的工程器械,并且救援指挥部普遍认为,当地可能已经没有活人了,这次主要以调查和挖掘工程队伍为主,以还原事故原貌为目标。

位于赤道的“8号”轨道电梯末端配重空间站向着宇宙展开它的12根轮辐机械臂,一排排金色太阳能板在太阳光照下熠熠生辉,在这轮型“阳伞”下方,两艘15兆(百万)吨的运输船将三根细长的触手搭在连接桥末端。

直径超过20米的管道内部是上下双层双车道的磁浮列车轨道,上层运输人员,下层运输物资和设备,这是海星族用于满足太空对接时快速物资、人员流动的常用方式之一。

“腹鱼号完成装载工作,正在回收连接轨道,预计47分钟后完成”机械液压装置发出嗤的一声轻响,碳材料轻轨连接处的自动桥接装置断开,整根管道从连接平台断开。

末端圆形闸门自动封闭,接着内部管道、电力系统纷纷收回,整个外壳也随之开始折叠,如同一只畸形的手臂向内蜷缩进侧面打开的装甲舱内。

“刚性连接解除,本舰处于漂浮状态,预计1小时30分后进入引擎点火状态。”

“腹鱼号预计在1小时后结束全部准备工作,工作人员请及时检查货物以及乘员状态。”

空间站和飞船内部的广播在有序进行,根本没有人在意到遥远深空当中的一点点不协调的时空涟漪。

在空间站远处,海啸级航母平静的斜躺在太阳风之中,甲板上的大型深空雷达阵列除了少许来自友军舰船的热纹信号以及因为太阳风与环绕行星的尘埃之间碰撞出的无害杂波外,在1.5au的感知半径内没有捕捉到任何异常现象。

潮汐级“灰水号”护卫舰的雷达操作员舒展开自己的五根触手,表面上无数的瘤状肉块张开,将体内的废气吐出,就好像人类打哈欠一般。

在全息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