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结界科学化 作品

分卷阅读1214

的水平,但……里面装的弹药不是啊,发射的功率也不是,发射功率倒是标准的m型巡洋舰武器规格,但是弹药破坏力差不多是普通l型动能武器的水平,而且穿甲能力还有所超出。

因为群星这边,有引力子脉冲起爆器的技术的文明,谁还玩传统高斯炮和磁轨炮啊!没有主动雷达锁定,依靠被动雷达和弱激光定标器的引导射击是帝国炮手们的绝活,毕竟他们早就习惯了不依赖于这些主动雷达系统的炮战了,虽然会导致命中率较低,可现在敌人是固定靶啊!

“开火!”用于反舰的标枪弹瞬间消失在真空当中,化为16道淡蓝色的轨迹,那是引力子脉冲加速器的蓝移尾迹。

炮弹在进入目标2000公里半径后,引力子脉冲起爆器开始工作,将内部高密度的铱192同位素等离子体打进目标的飞船内部,并且引力脉冲也会摧毁目标的护盾和装甲结构。

而铱192同位素会在引力子脉冲下迅速释放出高强度的伽马射线,并在船体内扩散,散步电离辐射伤害的同时,也造成热能杀伤,更别说这高能射流本身的动能破坏了。

护卫舰内层的海星们还在正常的工作,在警报响起的瞬间,舱壁就出现了数个巨大的鼓包,来自引力脉冲的力场直接将最近的海星如同棒球一样打飞到了对面的舱壁上。

舱壁鼓包在持续了半秒左右就爆开,闪耀着黄绿色光芒的等离子体撞击在内舱壁上,向着四面八方弹开,而一部分的等离子体在继续击穿舱壁前进,留下熔融且闪耀着晶体光泽的痕迹。

船内的辐射浓度也在短时间内升高到了接近3万伦琴每秒的可怕程度,别说电子元件,就是坚固的钢铁衬层都被高能伽马射线打得千疮百孔,如果随便取样一块金属片放在显微镜下都只能看见密密麻麻的如蜂巢一样的孔洞。

能源管线崩溃,电子系统紊乱,无数的报错数据刷屏一样糊在船长的脸上,多个舱室完全失去控制,被高能伽马射线破坏的自动维护机器人甚至无法修理破损的装甲壁。

海星显然没有新伊甸的结构稳定力场和装甲增强力场,更加没有新伊甸的纳米流体技术,他们的纳米机械人没法在这种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

“求救!求救!我们遭到了袭击,求救……”海星船长只来得及呼喊了一遍求救信号,就看见最近的另外一艘“潮汐级”护卫舰也被贯穿。

有好几发淡蓝色的弹道甚至穿透了船体较为单薄的边缘,将整艘船自上而下的打了个对穿,最惨的是旗舰,它的舰桥设备塔整个都被削掉了,就算装甲舰桥舱没有事情,可是一艘飞船失去了大半的导航设备和雷达之后,那和活棺材有什么区别?

三艘伪装成货船的鲲鹏级一边行进一边开火,在完成第一波打击之后,就重新开启了锁定雷达系统,这些弹道也从散乱无章大概率靠蒙变成精准的手术刀点射。

刚刚开始反击的空间站炮塔指来得及投射出一批鱼雷就被三艘鲲鹏级集火,标枪弹刺穿了炮塔的基座,本来还打算补刀的,结果发现对方的炮塔直接哑火之后,克隆人飞行员们就没继续浪费弹药了。

t2弹药还是值点钱的,随着鲲鹏的距离接近,标枪弹也就换成了在近距离扫射用的反物质弹,毕竟标枪弹在同样规格下,当量并不比反物质弹伤害高,只是因为引力脉冲的关系,有效伤害较高罢了。

而现在敌人的护盾和装甲都被破坏的情况下,就是用反物质弹狠狠扫射灌伤害的时候了,在接连不断的反物质爆炸下,城市大小的战斗空间站一点点被撕碎,变得支离破碎。

“宙域清空,开始放下作战部队”大量的分裂者空投舱向着大气层坠入,这些新伊甸根据先行者科技和帝国科技改造的空投舱足以承受相当的火力,并且内部可以容纳大量的战斗单位,适合一次性投送下去大量的“破坏单位”。

“咻!”“轰!”一座数十米高的冰山被撞得粉碎,空投舱深深的卡在冰层当中,随后重启的发动机让它调整好自己的姿态,位于四面的舱门打开,一辆辆运输车、坦克和工程车向外开出,直接以空投舱为核心搭建一个临时营地。

随着更多的空投舱落下,冰面上也逐渐出现了一个涵盖机修车间、坦克组装车间、兵营、雷达站、大气层内战斗机机场在内的超大型作战基地,足以容纳数十万人的部队使用。

没错,这一次,罗德把所有手头上的地球人部队总量为30万人全部派过来了,对于他来说,这是一次“宝宝巴士”,由专精攻坚战的帝国星界军带队主攻,他们负责佯攻蹭一下经验,感受一下战场氛围。

同时,还有充沛的轨道增援,轨道轰炸,一只专精特种战斗的新伊甸战斗连队和一只不怕死的克隆人陆战队负责绕后拔除防空和重型地面火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