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好听,只要考上进士,而后考进翰林院,差距就不会太大。
科举只是送她进仕途的手段,只是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里若是能取得名流千古的成绩自然好极了,可若是没拿到,也不要紧,只要能进朝堂,就是极大胜利。
至于过程中那锦上添花的光彩,有没有的就是随缘。
听见盛苑这样说,欧阳翎和夏霜君不由感叹,苑姐儿的心态可真好!
“苑姐儿,你可真棒!”安屿感觉若是盛苑拿不到三元及第,他可能比她还激动。
“这不是我很棒,这是无奈之余,只能不以为然。”盛苑耸耸肩,“谁让决定权不在咱手上呢!”
对于不可为的事情,只要无关原则,盛苑一般不会执着。
为这种事儿生气,除了气着自己,令亲友担忧,基本没有其他影响。
“俗话说得好,有情后补、有账后算!”盛苑此刻心里涌起前世看过的经典台词“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莫欺少年穷!”
欧阳翎和夏霜君闻言,目目相觑好半晌之后,才眨巴着眼看向对方。
“君姐儿,有情后补这词我听过,可是有账后算?这词儿……你听过不?”
夏霜君摇摇头,俩人一起看向盛苑三人。
卢晟感受到他们充满求知欲的视线,笑着耸耸肩:“苑姐儿喜欢通过说狠话来推迟情绪激动的波峰。”
欧阳翎和夏霜君感觉学到一招,很是受教。
待看到盛苑让安屿恭维的美滋滋,俩人不由摇头感叹,在座的听众里,恐怕唯有安屿听不出他们认为的不妥来。
……
待到将欧阳翎和夏霜君送回府,安屿赶紧跟盛苑和卢晟分享自己听到的消息:“听说府试结束,岑二娘也会进京,到时候可就热闹了!”
“她夫家放人?”盛苑感觉岑二娘有些不对劲儿,“若这样,她夫家和她之间的关系,恐怕不像是传闻说的那样差啊。
第四百一十七章:静王至皇庄
京郊皇庄又到了绿枝繁绕花香浮动的时候,打马在一望无垠的草地上,清爽空气扑面而过,瞬间涤去了所有的疲惫和困乏。
静王鼻尖儿凉爽之意未散,哈哈大笑着朝驰骋而归的永平郡主张开手臂:“大侄女儿英武飒爽,很有先皇之风!”
跑马归来的永平郡主姜瑜醒不等马匹停下,即从马背上飞跃而下,随手将马鞭扔给同她一起跃下的亲卫,爽朗的笑迎向静王:“六皇叔,许久不见,您这威仪雄姿、盈盈贵气一如既往!侄女儿给您行礼了!”
静王赶紧双手虚扶着她,连声让她起来。
“六皇叔好兴致,今儿来这荒郊野外跑马。咱这儿距皇城颇远,想必您是城门一开就出来了?既到家里,您不若先与侄女儿进庄子用些茶水。”
永平郡主不等静王说话,便挥手叫亲卫先行一步回庄子跟母亲汇报。
静王似乎没感觉到永平郡主的自作主张,笑着颔首说:“刚好,吾跟嫂嫂行个礼去。”
永平郡主笑着没接话,反而说起京郊风景,还给静王介绍起了适合跑马的去所,恍若没有看出静王特地为她而来。
静王见她这般,笑吟吟的侧首点头,犹若真听进去,还时不时问上几句,一时之间,这叔侄二人的谈话气氛格外的热络,远远看着很是亲近。
鸿安长公主听说静王来庄,挑选发簪的手微微顿了顿。
“好好儿的,他来皇庄?”哂笑一声,鸿安长公主随手将挑好的簪子推到一旁,转头让丫鬟将她专放绢花的盒子拿来,“挑两只大的萱草花给吾簪上。”
服侍她的嬷嬷见了不免失笑:“好久没见您这样逗趣了。”
鸿安长公主对着镜子指导丫鬟在妆容上给她进行微调,而后扭头朝嬷嬷笑起来:“六弟难得来见咱们一次,叔嫂生疏许多,咱不好教导,就让一切都尽在不言中吧。”
……
静王这是第一次迈步皇庄,他看着这内有乾坤的庄院,不由暗自吸了口气。
这里的景象处处透着不凡,明明是重重回廊,视野却是格外宽广,步步前进未见山石花草,却闻流水清声、鸟雀啼鸣。
此地一步一景、一处一情,从小桥亭阁到名贵花草,从见到青石铺路白玉为墙,到名翡镶壁琉璃嵌窗,不见格外奢华,却有富贵气象。
这哪里是放养?分明是让这母女二人逍遥快乐长!
静王心思快转,待到正堂看清于主位上端坐的鸿安长公主,不由又是一惊。
这位前太子妃,现在的鸿安长公主,可是寡居于此!
她不该是素银为饰、暗绸做裳,轻妆淡抹、难见笑朗?
可他眼前之人,却是头饰繁丽、亮缎耀眼,红妆笑靥、容光焕发!
“怎么,六弟十数载未见我这个嫂嫂,竟是不认识了?”
鸿安长公主笑言在耳畔响起,登时让静王一怔,忙不迭上前,恭敬行礼赔笑:“谁让岁月厚待嫂嫂,小弟刚刚进来,见到您的刹那,竟有时光回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