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教过的内容,琢磨:“那句‘万里长征人未还’,袭自隋朝卢思道《从军行》中的‘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至于那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则是演化了初唐那首《大漠行》最后一句‘但使将军能百战,不须天子筑长城’。
所以,我这五言诗也可以多用些典故,至少要达到首句点题的目的。”
这般想着,她目光看向题目里的那句“不教胡马度阴山”。
待想到唐朝“阴山之战”大捷后,太上皇李渊得意慨叹汉高祖被匈奴困于白登之仇未报,他儿子却灭了突厥……盛苑感觉到灵感自己蹦出来了。
于是,她很快在草稿上写下诗名:“《赋得出塞词》。”
而后她略作思考,将冒出来的几句诗一气呵成。
“【汉勒功燕然,唐夜袭阴山;
承继先贤志,未教后人惭。
文武戮力战,妙计莫等闲;
何需忆将军,叹难守防线。
拒敌关塞外,驱寇远中原;
屯兵夷狄处,不使百姓难。】”
……
写到这儿,盛苑感觉自己有些激昂澎湃。
“果然,我还是有些气概的。”盛苑自己夸自己的点点头,忽略了诗句里的好战情绪。
待她美滋滋的检查好了用词用典,看清楚没有错字,韵律亦是合规,这才放下笔,开始给自己的小手做按摩。
到现在为止,她用时还不到一个半时辰。
按她以往写卷子的速度看,她将草稿答案誊抄到试卷的时间还很宽裕,很不用急赤白脸的上手,松口气再出发!
这样想着,她的目光调向考卷上的三个圆圈。
问:一场考试下来,最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答:填写考生信息!
不把自己名姓写清楚,试卷答得再好也没用,不会有谁会花工夫去找优秀的答题人。
想到这儿,考试经验极为丰富的盛苑同学,郑重的提起笔,在草稿上将三个圆圈里的基本信息写全。
直到检查好了,她这才将信息誊抄在考卷上。
虽然这样看着有些麻烦,但是胜在出错率低。
填好之后,盛苑不厌其烦的将信息检查了三遍,才开始准备誊抄答案。
也是这时候,考场上的书吏忽而敲锣出声,提醒大家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多久。
“一个时辰余一刻钟之后考试结束,诸位考生抓紧答题。”
如此这般重复三遍。
“一个时辰余一刻钟,那就是一百三十五分钟,每道题连誊抄带检查,用四十五分钟足矣!”盛苑自信的点点头,快速着笔将三道考题题目和答案逐一写完。
这其间她不敢有丝毫懈怠,只有彻底完成的答卷才是好答卷!
不管之前答得多好,唯有誊抄完成才是胜利!
盛苑每到抄完一段,就跟心里嘟嘟一顿,嘟嘟之后继续誊抄。
而她奋笔疾书这工夫,全然忘记时间,整个人好像又回到了刚才答题的时候。
浑然忘我的她,直到最后一笔完成,才小心翼翼的等待笔墨风干,其间她连吹气都不敢,生怕会将工整规矩的馆阁体字吹出瑕疵。
直到卷面干透,她这才喘了口大气。
此刻距离考试结束还有一刻钟。
盛苑忍着扭头看向夏霜君的冲动,低头继续又将三道题逐一检查,直到考试结束的锣声响起,她这才松口气。
呼!
县试结束咯!
第三百八十八章:盛苑办不到
考完试的快乐简直无法想象。
交卷后的盛苑,高兴的想要蹦跶。
不过不等她蹦起来,就让急着对卷子的夏霜君拽住了。
“这里面破题点没有弯弯绕,不用对题了吧。”盛苑抱着考篮,等着旁人先出考场,扭头安慰苦着脸的夏霜君,“不要想这么多了!我们的县试结束咯!回去庆贺庆贺吧!”
这样说着,她肚子就叽里咕噜响了起来。
“苑姐儿!苑姐儿!”安屿三个逆流而上,凑到她们跟前儿,兴冲冲的说起考试心得。
“要是能第一场录取,咱们之后的四场就可以不考咯!”欧阳翎笑得见牙不见眼,一看就是想好事呢。
盛苑嫌他们聒噪,继续安慰夏霜君:“只要字迹工整文理通顺,县试一般都给过的,你不要担心了!与其愁眉苦脸,不若想想之后府试怎么取得好成绩吧!”
听她这样说,安屿几个才注意到无精打采的夏霜君。
“我排律诗没写好,感觉言之无物,虚头虚脑的!”夏霜君有些受刺激,平时不说七步成诗,也是灵感不断,可是到了考场之上,却好像受到拘束,不过六韵十二句而已,却全靠堆砌,根本没有平时那等灵气。
“我朝县试录送府试,虽然名义上有定额,实际上却根本不受限,只要不是文理不通须得摒弃,基本上全都让考府试。”
卢晟见她难过,又看在她跟前儿抓耳挠腮不知怎么安慰才好的欧阳翎,劝说:“先生不是说过,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