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没做到,那可就好了!他可以通过数落孩子来纾解郁闷和愁绪。
若是这俩家伙都做到了,也不要紧,他瞅着苑姐儿和屿哥儿最近都没长个儿,说不得把这个拎出来也是一样。
景和帝想得很好,笑眯眯的跟太后提出要待他们出去考校功课。
可惜,没成!
太后不答应。
景和帝眼珠儿滴溜一转,把朝堂之事拿来考校盛苑和安屿。
别说,景和帝敢问,盛苑和安屿这俩不知天高地厚的主儿,还真敢回答。
“阿戎和奴儿罕胃口极大,偏偏他们各自疆土虽然辽阔,却皆有不足,不像大楚得天独厚,物产资源丰富多彩,故而他们两厢联合,意在剑指大楚。”安屿第一个说,“他们之间联盟,许是不假;但是他们各自寻大楚结盟之事,定然不真!”
盛苑点点头。
景和帝不好在慈宁宫里无理取闹,只好暂时放过侄子,看向了盛苑。
“明知山有虎,可要偏向虎山行?”
盛苑闻言,眼眸亮了几分,灿灿的点点头:“结盟就结盟呗,结盟的盟书撕起来才带劲儿哩!本就彼此不和,两厢结盟,主打的就是背后捅刀子,权看怎样周旋哩!”
“……”景和帝没想到这小女郎竟然这样说,终于找到训斥点,忙不迭沉声说,“胡闹!”
只是才说俩字儿,那边儿太后就咳了出来。
景和帝顿时换上笑脸,和气的问盛苑:“那你说说两两结盟的好处?”
“皇上,为何要要两两结盟?干脆组个团,三国结盟多好!”盛苑眼眸又亮了几分,看向皇上的目光里充满了想要表达的欲望。
“三国结盟?”景和帝眯了眯眼睛。
“对啊!两两结盟多费事儿啊!朋友的朋友就是朋友嘛!三个朋友坐一起多好!”盛苑理所当然的点点头。
“朋友?”景和帝可没忘刚刚这小丫头还说要背后捅刀子哩!
“对啊!就是朋友!”盛苑却不在意景和帝眼角唇畔的揶揄,反而认真的继续点头,很郑重其事的点头,“众所周知,很多时候,让我们失败的不是敌人,而是我们的盟友。”
第六百五十九章:看不懂
盛苑其实不大能理解阿戎和奴儿罕的脑回路。
这都实打实的结盟准备对付大楚了,为何还要分别派使臣过来,商讨各自结盟之事?
这不是脱……咳咳,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难不成是想给大楚扣上个不义之名?
可名声这东西……不都说玩儿战略的,个儿顶个儿的都是变脸这项非物质遗产的继承人,像良心这类普及性存在于他们而言,都是奢侈品,还能在乎名声?
据盛苑研究,远的不说,就说眼前这位皇帝表叔,就属于道德底线极为灵活、良心良知存货不多的典范之一。
平时嘴里深明大义,真到国家大局朝廷利益,背信弃义又算得了什么?大不了胜利后,春秋笔法详述情由也就是了。
不说旁人,就是盛苑自己,都能提笔帮阿戎和奴儿罕写下许多沿传后世的传说。当然,真实性肯定大打折扣,不说颠倒黑白,也要让这俩番邦把属于他们的锅给背好了。
所以,要换成是她,既然想跟大楚掰掰腕子,现在就该动起来,想找茬儿的找茬儿,想挑事儿的挑事儿,就该怎样黑心怎样来才对,干嘛还要照顾“大义”?
“大概是大楚太强大了,他们对付不来,所以想要迂回递进?”
安屿也看不透,对手行事不肯走寻常路,他这儿也只能靠猜哩。
不过,他越说越觉得自己可能猜对了:“我朝奴儿郡、泰宁郡皆有重兵把守,他们两个番邦想要大举进攻可不容易,虽说他们一心对付大楚,可是若一方被削弱的厉害,另一方未必不会蚕食,故而直接对抗的代价有些大,定然不是他们优先之选。”
盛苑点点头,想起之前在书院听家里在礼部主客清吏司任职和鸿胪寺任职的同学说过,那些外国番邦来朝,向来主打一个不要脸,都是恨不能用地上捡的树枝换坚船利炮的角色,想来阿戎和奴儿罕未必不是打这个主意。
听盛苑这样说,安屿闻言登时拍手,抬头看向景和帝:“对了!说不得是打着友好的幌子从咱这儿拿好处!姑父,您可不能上当!”
“……”景和帝没好气儿的翻翻眼,他看着就这么像冤大头?!
“哼,泱泱大国、天朝上国这些词儿一说,就能把朝廷里多少大臣们架起来!在他们看来,只要邦交友好,就能得万世安宁,这样的好事儿哪里找!毕竟不能失了大国风度。”安屿想起某些朝臣的言论,很不给面子的耸耸肩。
“……”景和帝忽然有种自家大臣给自己拖后腿的赶脚。
“阿戎和奴儿罕主动表示友好,这是阳谋,皇上表叔要想不让御史朝臣的奏本堆满御前,应下来是最好的办法。”盛苑觉得,对付来袭的阳谋的最好办法是还之以阳谋。
“只要打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