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行程排得紧,晚宴上也顾不得你,可不叮嘱你几句,朕亦不放心,故而把你喊来用个午膳。”
安屿在景和帝跟前儿随意惯了,大咧咧的拍着胸脯保证:“姑父且放心吧,侄儿定然帮您把京都看稳妥了!”
本来景和帝还有些伤感,毕竟自从安贵妃把这小子接到惠王府教养,他几乎每日都能见着,说是他亲自养大的都不为过!认真算起来他膝下那么多皇子皇女,接触的时间都没这小子多。
之前说好,待这小子行冠礼后,就搬回到安城侯府生活;可待冠礼结束,他却又觉得屿哥儿还是个孩子,就这么搬走只怕不妥,所以干脆把出宫的时间改成了大婚之后。
这次要不是京都兵马总领一职唯屿哥儿合适,他怎么着也得把他带着。
景和帝原本以为,他们这对胜似父子的姑父侄子,应该要相对泣诉一番,却不想伤感的只有他自己!屿哥儿这小子很兴奋啊!
不用猜,指定是因为能见天儿和苑姐儿见面才这样高兴的!
哼!果然儿大不当留啊!
郁闷的景和帝感觉桌上的美味佳肴都索然了。
偏偏安屿不会看人脸色,还滔滔不绝的吹嘘着盛苑给他出的主意。
“这是侄儿写的奏疏,您看看!”安屿眼巴巴儿的看着景和帝。
景和帝本不想搭理,可屿哥儿这样子瞧着怪可怜的,想着之后数月见不着他,到底软了心肠:“拿过来,朕瞧瞧!究竟是怎样个好主意!”
接过奏疏,早就熟悉盛苑奏疏结构的景和帝,一目十行,唯有重点段落才仔细瞧瞧。
至于他为何按盛苑奏疏结构对待,自然是自己养的孩子自己清楚,有盛苑在跟前儿,他肯动动脑子才怪!
他很怀疑,这小子每次见盛苑前,都要把自己的脑子托管了!
默默腹诽着侄子,景和帝将奏疏看到了最后。
“咦?!”
景和帝眯起了眼睛。
刚刚看到奏疏上提及严控宵禁质量、雇佣闲散人员盯紧生人、奖励百姓举报可疑人员等主意时,他都没惊讶,虽说看着折腾些,不过锻炼孩子,有些折腾还是要承受的,左右折腾不到他这个皇帝跟前儿。
可是这最后一个主意……景和帝抬起头。
“屿哥儿,你说要排查京都的闲置府邸?”景和帝觉着工作量太大是一回事儿,更主要的是容易让这俩孩子受到质疑和不满。
“若是心不虚,只管配合既是,侄儿也不是不讲理的。”安屿表示自己其实很好说话,只要房舍主家接受连坐。
“不说旁人,就是朝廷大员,你瞧着简朴的一个,拉过来,家里亦有一两处闲置房舍。”景和帝合上奏本,谆谆教导他,“当然,他们大多数儿,不管怎样想,面儿上还可能同意配合;但是朕那些兄弟姊妹,可不见得人人都好说话!他们又是你长辈,到时候就不搭理你,若真出了事,你难不成还能连坐?”
“那您给侄儿留一道指令,或者……尚方宝剑也成,到时候要是皇姑姑皇叔叔们不配合,侄儿可以扯大旗当虎皮啊!”
景和帝:“……”
说实话,别看这小子在他跟前儿惯是这般放肆,可他到现在都没适应这小子的脸皮厚度!
第七百七十五章:丹书铁券
虽说对安屿的脸皮厚度很是无语,景和帝嘴里也说着:“朕给你个掸子好不好!”
可午膳结束后,他还是让郑安把早就准备好的丹书铁券拿了出来。
安屿搓着手,好奇的打量着这个话本里常常出现的物件儿,惊奇急了。
“原想着等你成婚时当礼物送的!”景和帝无奈的叹口气,“可朕是真怕你太闹腾了!朕这一出巡就是数月,对你委实放心不下!”
他这次出巡说是拖家带口,连弟弟妹妹们都带上了,可到底不是全部。
从近的说,皇嫂鸿安长公主和侄女永平公主就婉拒了随行邀请。
从远一些的说,那些太妃,太贵妃们,甚至老亲王妃、郡王妃们还在京都。
更不要说老牌儿的勋贵悉数留京。
他虽带了些朝廷大员跟随,可内阁要员基本都留京监国。
这么多重量级人物在京城,哪怕他是一国之君,依然怕安屿这小子把哪个给得罪了!
“让你多个保障,朕出去的也放心啊!”景和帝亲手把盛着丹书铁卷的锦盒和对应圣旨放在了安屿手里。
“侄儿叩谢姑父!”安屿乐滋滋的就要跪下行礼,心里琢磨着等会儿就拿给苑姐儿瞧!
景和帝看他眼睛滴溜溜转,很自然的就解锁了他的想法儿。
于是,老父亲心态的景和帝,有些绷不住了!
“你小子就一点儿都不惦记朕,是吧?!”景和帝气呼呼的瞪着他!
“姑父为朝廷付出半生,好容易出巡天下松快松快,侄儿高兴还来不及,为何要难过呢?!”安屿诧异的看过去,“虽说这次侄儿不能随行,可是只要时常和您通信,就能一解思念!至于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