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71

培养你们姊妹,实在愚蠢至极!若是你哥哥还活着,我也不担心你们姊妹将来没人照应!只可惜,我将来就是成了老太君,满堂儿孙也每一个和我相关了!”

说到悲伤处,陈夫人不免落泪连连。

小女儿陈卓放下绣好的成品,稚嫩的脸上满是不服:“纵是哥哥不在了,还有大嫂子和两个小侄女儿在呢,她们难不成就不是您的后人了?两个姐姐和我没赶上好时候,可两个小侄女儿却都是钟灵毓秀之人,好好培养,又较哪个差了?您有时间嘀咕他,有工夫自怜自惜、放任悲伤,怎么就不能提携提携自己的孙女儿呢?”

陈夫人头一次让小女儿呛呛,不由有些怔怔,几度张合嘴唇,却半晌都没说出半个字儿。

陈卓却还有话说:“大嫂子的爹爹兄长还晓得帮忙给侄女儿们寻找良师,您却看着父亲拖大家后腿!他自是不缺儿孙管教,可您膝下只有这么几个念想了!”

陈夫人没想到,一向不喜欢言语的小女儿,竟然说出这番话来,不由怔怔半晌。

“我不喜欢说话,是我不想说吗?!是因为我晓得说了也是白搭!他不乐意在我们女郎身上投以精力,您也不肯为我们说话!若不是看您难过郁郁,我今儿也是不肯多言的。”

陈卓说得够了,开始收拾绣筐:“没多久我也是要出门子的,以后能真情真意陪您的,就是大嫂子和侄女儿们了,若是您不为她们着想,人家又怎么可能全心全意跟您处呢?

父亲当局者迷,看不透大势所在,我却觉得两个侄女儿日后定然有出头之机,难不成非得让人家亲家把她们接回去读书么?父亲有所为的人,可您又能为谁呢?为那群旁人生的儿孙吗?”

她说完,也不用丫鬟帮忙,自己抱着小绣筐回后面的闺房了,徒留陈夫人自己径自沉思。

……

诸臣下朝后各自奔忙,延平帝回到览政殿,则对着爱妻欲言又止。

盛蒽清楚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世上就没有既要前程又要安稳的好事儿,因此沉默片刻,才对着延平帝幽幽叹了口气:“陛下,唤苑姐儿进宫来吧,若她没有异议,就让她去好了。”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不能退

应不应下这桩差事?盛苑觉着,好像也没其他选项了。

燕陈楚三朝言传下来的不成文的规定,向来赈粮济民这样的差事,多是从户部抽调官员承接。

这也是之前选择杨温农出巡的原因。

而今杨温农半途失踪,朝廷之上就开始吹起了“左侍郎倒下右侍郎上”的风,话里话外冲着她来。

这时候若是她退却了,只怕受嘲笑的不是她自己,而是推进缓慢的女官政策。

“六元及第有何用呢?纵使女郎有才,可该担当的时候就不顶用了,若说做官担责、支撑朝廷还得看郎君啊!”不用费劲儿,盛苑轻轻松松地就能脑补出很多这类嘲讽之言,都不带重复的。

所以这次的差事儿,莫说她根本就无所畏惧,就是真的怕了,也不能怂,硬着头皮也要顶上的。

“真若是有勇气朝我刀上冲,刚好叫他们试试我的刀刃儿锋不锋利!”想到有可能会和不知名的对手对上,盛苑竟然还很兴奋。

饶是早就知晓自家小妹的态度,盛蒽看着满眼战意的盛苑,还是有些无语,也不知是该替这个自来不晓得啥叫怕的妹妹担忧,还是该替那帮劫匪叹气。

“既这样,你就回去等着圣旨吧!届时皇上亦会派遣一队侍卫予你。”盛蒽有意多叮嘱几句,不过想着小妹那脾气,也晓得说不说的没多大用处,只能琢磨着回头明里暗里多安排些人保护。

……

“朝里没有人了是怎么滴?竟叫你这个文臣往前冲?要我说,这事儿就该从军营里调遣人员!”盛向浔自从知晓了盛苑的差事儿,当即就蹦了起来。

“你户部的那位同僚杨侍郎在江上翻了船,按说,就算寻不到人,总该寻到些衣衫碎片。可派出去的人在落水地都打捞多少回了,莫说衣衫碎片,就是一麻袋一麻袋的粮食都见不着半粒儿!”

盛向浔直觉这事儿很是复杂,很不乐意小女儿掺合进去,尤其是小女儿才刚新婚,婚假还没休满哩。

“再者说,朝廷能迅速调转的粮食有限,你接了任务就要想方设法筹粮,这不仅要和各地州县府衙打交道,还要跟当地的豪绅世家接触,这里面的弯弯绕多了去,岂是你这老实孩子能处理清楚的?”

盛向浔嘴上把自家闺女说的跟地主家的傻姑娘似的,却也清楚这丫头能力是有的,只是他不乐意小闺女这样辛苦,明明有康庄大路在前,何必非得劳心劳力的和那些人周旋?是觉着头发太多,想要清减清减?

“筹粮虽然略微麻烦了些,却也不是难题。”盛苑不好在自家爹娘面前表现得跃跃欲试,以免他们更加担忧,“问题就在能不能把粮食运到当地罢了。”

“你还‘罢了’?!且不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