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自己打听出的内容,洛不言目光就有些发飘,若不是盛苑还在旁边儿坐着,他这会儿都要擦汗了。
盛苑此刻还不知道自己风评受损,要不然高低得揪着他脖领子问问,他都从哪儿听说的这堆“据说”?!莫不是买着盗版信息了?!
这打听到的这些“据说”,都是从哪儿翻出来的陈谷子?!这都多少年前的事儿哩!这一桩桩一件件,可都是她刚进都察院做御史时的经历!
像是冒名顶考之事,是当时一个颇有才华的女郎替小姑子参加乡试预考,让人揭发上告,最后爆出来的。
当时那女郎狡辩,说是受婆家要挟才做了错事;她当时在场,怒其不争之余,又恼其不知悔改,情急之下才反问对方,“既这般无有主见无有原则,若他们让汝饮鸩自裁,汝可顺从耶?”
哪里有要建议圣上赐给这女郎鸩酒的?!
还有海州一事,明明是当地豪强垄断良田港口,作威作福惯了,欺到了前任国子监祭酒的头上。那位虽然乞退,但却是承蒙皇帝恩赐,带着品阶退的!更不要说人家桃李满天下,朝中多少人脉!更不消说,那位老大人素来板正清明,眼底不揉沙子……他们冲到人家跟前儿,一脚踢过去,还不允许人家把他们腿掰折了?!
这件事儿爆出之时,她仍在实习期,还接受着上官给的考验锻炼业务能力呢,就算她听到这件事儿后再正义感爆棚,也要按规矩行事,毕竟官场新人,哪里有话语权?还不是上官指哪儿她打哪儿,配合带她锻炼的御史上奏。
说起来,这些“据说”的事件里,的确有她的影子在,可问题是,她若真有那么大影响力,当初咋没人给论功行赏呢?
哦,当初,立功的时候只分给她了一捏捏好处,现在说起来,却把她的重要性调上去,这不合适吧?!
……
以上,是盛苑知道了这堆“据说”后,极可能有的反应。
幸好,她此刻还不知道。
……
不过,她虽然不清楚内情,可让这堆“据说”吓到的洛不言,却准备坦白了。
事实上,他今儿把盛苑请来,就是为了和盛苑说清楚。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归民籍
“洛知府是说,泽州府能秩序井然,全系尊夫人的功劳?”盛苑没想到这洛不言今儿请她过来,是想要坦白的,一时之间,她竟不知该怎样反应了,只是轻赞了句,“却不想尊夫人竟有治世之才。”
洛不言忍着挠头的冲动,又仔细觑了觑盛苑,见她表情平静,虽说看不出态度来,但是也不见恼怒,顿时松了口气。
提起自己夫人,洛不言不由自主露出些许笑意:“夫人自幼喜读史书,若是论起天赋,下官自愧不如,想当初科考时,还是多亏夫人帮忙整理辅导,方才榜上有名。”
他言语之间毫不避讳其妻功劳,可见他们夫妻感情极好。
“尊夫人可见是洛知府的贤内助……这夫妻本是一体,尊夫人于政务上襄助有功,洛知府可于奏疏上报,想来朝廷也会给予恩赏。”
盛苑说得委婉,不过洛不言却听懂了她言外之意,这是问他为何连自己夫人的功劳都贪。
毕竟,自大燕立国始,燕、陈、楚延传下来,在开女子科举之前,就屡有官员内眷辅助丈夫处理政事,而且这种屡见不鲜的事情还为史官记录在册。
翻开三朝史籍查阅,有明确记载的就有二十余则,由此产生的相关典故成语更是有五六个之多。
而其中,最出名的,要数燕安帝时期内阁首辅图翾的妻子于不息了。
据说,图翾图阁老从为官地方、到辗转六部、而后主掌内阁,一路走下来,基本上都是其夫人在后面指点江山。
而这位于不息于夫人,史册上是这样记载的:“辅国夫人于氏,名唤不息,清雅贤淑、慧而不宣,善理财政,通达诗文;晓农事水利,擅多族之语,翾重其智、尊其能、爱其才,安帝知之,以超品夫人封之。”
有这样一个先例在,同时之人、后世诸代效仿者数不胜数。
因此,在燕、陈、楚涵盖的这片土地上,官员们大多并不反感内眷干政,甚至还以此为荣。
哪怕是女子科举已经展开数届的现今,夫妻共理政务的风气仍然不减。
很多参加过科考的女郎,有的因为屡试不第早早嫁人,有的无意官场半途退出,有的考取功名只为社会地位,有的只想证明自己所以考中即撤……总之,这些走出考场后又走进内宅的女郎,大多在丈夫的政务上拥有话语权。
也是因此,盛苑很不理解,洛不言有这样一位能力不凡的妇人,他为何不大大方方承认,反而藏着掖着?
“盛巡抚有所不知啊!”洛不言苦笑两声,“下官夫人原籍齐州安郡。”
齐州?安郡?
顷刻间,盛苑脑海里就浮现出齐州十二郡的地形图,紧接着安郡所在位置自动锁定。
安郡,前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