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性情了起来,当即气笑了。
再抬头看向大殿,前有盛苑洋洋洒洒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跟那儿汇报,中有不掺合的官员仰头研究高梁砖瓦、旁有同队盟友暗搓搓向外靠……言远清楚不能放任盛苑胡扯了。
他朝着频频回头看来的官员微微晃了晃玉笏。
顿时,那群弯了半晌腰的众人激动了。
“……臣以为,当号召各地宗亲回归祖籍,同住一地共享亲缘之乐……”
“臣等有事当报!”
盛苑刚说第三个问题,就叫旁边儿整齐划一的高吼声给压了下去。
“……不是,你们要疯咋滴!”叫这群人给吓了一个激灵的盛苑当即不乐意了,抡着笏就要过去讲理。
真太不像话了,就算她扯闲篇,也是她的发言时刻,朝廷有关朝会规定有说:先语者,旁人不可抢之。
“眼下内阁集体抢话,这是打算无视旧例,还是另立新规?!”
盛苑虽说让安屿拦下了冲刺的脚步,可是呛呛的话却没少说。
这下好了,群臣刚扬言要说事,都静默着等皇后言声呢,谁承想,皇后的允诺没等到,就听大殿里回荡着盛文臻脆亮的诘问声。
顿时,大殿更安静了,安静地略显尴尬。
“盛文臻,你这厮莫要胡搅蛮缠哩!”鼻子快要气歪的太子少保杨本声躲在人群间朝盛苑跳脚。
“无繁!”旁边儿的齐自鸣一把扯住还要再骂的杨本声,提醒他莫计较。
杨本声虽忿忿难忍,可首辅言远忽然上前走了两步,这让所有人的情绪都戛然静默。
众人的视线瞬间默契的汇聚了过去,在言远和高座上的皇后之间徘徊。
“臣,启奏:自古君臣相合,乾坤安定,故而庙堂之上不可一日无君,朝中衙署不可一日无臣;今,诸臣未见圣上已久,以致内政外令中转接收,进而新臣不知君貌,君亦不识新臣,荒谬且无奈矣!
自前月,先有太医署连番惶惶,后有报信阁钟声忽响;其间内情,吾等诸臣无从探知,以致流言纷纷、蜚语洋洋,令群臣百姓忐忑惊惧。
今众臣联名再请觐见圣上,一者见吾皇上请安问好;二者商议代皇储人选有关细则;三者请旨安抚勤王驻军,令其原路返回。此三点要事,需面见吾皇以达成。
故而,臣以首辅之名,率众臣再度请奏觐见圣上,烦请皇后恩准:一则成全吾等君臣之义!二则助吾社稷传承有续!三则免去驻军之忧!”
“烦请皇后恩准!”言远说完此言,后面的诸臣立刻高声附和。
一时间,朝殿的气氛,愈发微妙了。
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弹劾
“好!好!好!”盛蒽环视殿上众臣,视线所至之处,多有臣子目光闪躲,片刻之后,视线回到言远等人身上,却见他们仍旧持笏弯腰,大有“听不到满意答案就不起来”之意,顿时不由冷笑连连。
“似汝等这般,竟是本宫若不赞同,就是本宫不忠、不善、不仁咯?!”
“臣等万不敢有此意!”言远不卑不亢地回了一句。
盛蒽闻之轻笑:“嘴里说不敢,却步步为营以达目的,要本宫说的话,言首辅,你可敢的很呢!”
“臣……”
“不过话说回来。”言远才说了一个字儿,盛蒽就把话抢了过去,“若不兼听,只偏听尔等所言,本宫只怕也要说个好字。”
皇后明褒暗贬的话,让殿上诸臣面面相觑。
任是个傻子站在这里也能听出不对味儿了。
于是,不管是站队的、还是不站队的,多有人揣着手暗自嘀咕。
当然,无论多少人变成了热锅上的蚂蚁,都不影响盛蒽的发挥。
“说起来,本宫手里也有不少递上的奏本。”盛蒽从秉笔太监搬到御案上的几摞奏本册子里抽出一本,举起来朝四下展示,“这些奏本,本本参奏你言远言首辅,和你统领的内阁!”
“好家伙……”皇后言语才落,这大殿之上就传来一阵惊呼。
言远虽然镇定,可他身后的许多官员额头都冒出了汗珠。
盛蒽笑了笑,在众多惊惧猜疑好奇的目光里,随意的挑了几本奏章,逐一翻阅着说:“此本是弹劾言首辅您带领的内阁挑动宗亲权欲,扇动藩王不轨的奏章!”
言罢,她合上奏本,精准的抛掷到了言远面前的地上。
“此本是弹劾言首辅及内阁编造谎言,诱骗京畿驻军入京勤王的奏章!”
“此本是弹劾言首辅及内阁在皇储失踪之后,借聚会名义妄议皇位归属,其间大放厥词,多次对皇上有不恭的猜想。”
“此本是弹劾言首辅及内阁擅用公权,长期调查太医署诸位御医太医,更有多次寻人至面前询问圣上近况……似此等窥伺皇帝的僭越之举,还有许多奏本弹劾,本宫就不逐一摆出来了!”
“还有这本……此本是弹劾言首辅及内阁多次联系盛国公盛向涯,言辞间多有鼓励他效仿前朝旧例,还大包大揽表示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