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皇太后临朝称制,大家的眼睛就都顺着太后的关系网顺到了永兴侯府?
苑姐儿,你别看现在就人多的叫人头疼,哼哼,你瞧着吧,这才哪到哪儿?!等到太后该封的都封了,永兴侯府和咱爹娘、还有大哥都有了新的头衔,这府邸外头还要热闹呢!
当然,外头人来这儿套近乎,也不稀奇啊!毕竟新皇现今才虚岁十岁,就算十六岁亲政,也还远着呢!更不要说新皇是女郎,真要亲政,只怕得等成亲生子之后了。而这其间呐,太后就是无冕之皇。”
这般说着,安屿又睨了睨盛苑,打趣的说:“不过,苑姐儿,你有没有想过,就外面那群人,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冲着你这个当朝次辅、顾命大臣、皇帝之师来的?!”
“……”盛苑无语了,叹了叹气后,她看向了养老园方向,“看来,咱爹娘他们一时半会儿是甭想出府了……实在不行,咱们就搬回安城侯府,也帮着府里减轻点儿火力。”
“那你是事后诸葛了!呵呵,咱爹娘他们,今儿一早发现过来递帖子请安的人有增无减,就提前带着人和行礼从后门绕出去了,这会儿应该已经在郊外的庄子上散步了!”
“……那大哥他们呢?”盛苑眼眸睁圆了,似乎已经猜到她大哥的举动了。
“大哥他以护送爹娘到庄子上放松为名,带着妻儿也跑出京都了。”
“所以……”盛苑使劲儿吸了口气,看着安屿眼眸,似笑非笑的说,“现在的永兴侯府,能主事儿的就剩咱俩人了呗?!”
眼见安屿还真点头说对,盛苑都不知怎样说了。
“人家都跑了,你怎么不跟着跑呢?”
“我想跑啊!是大哥说的,府里得有人看着,不然怕出乱子。”
要不是没抢过大舅哥,让他带着妻儿护送泰山泰水出了京,安屿其实也早跑了!
只可惜啊!
论脸皮厚、论心态好、论点子多,大舅哥都是他师父!
“苑姐儿,要不……咱们明儿也走?”
安屿见盛苑直抚额,生怕她气着了,忙不迭出主意。
“也行。”虽然盛苑觉着搬不搬都一样了,可要是能让永兴侯府门前清静些也是好的。
“对了,苑姐儿,自从大表哥代替盛国公掌握了九城兵马司,江陵那边儿就有亲戚写信,想让太后和您帮着提携提携其他人。”
“谁让提携的?还要提携谁?!”盛苑觉着好笑,“大表哥自幼习武、后以武探花之名从军入伍,在军营里摸爬滚打许久,这才有了机遇。说起来也是恰巧而已,就连同进士出身,在国子监任职的二表哥都没排到外放的机会,其他那些不上进的亲戚,又怎好意思说提携哩?!”
“谁让大表哥二表哥都是大舅的孩子呢!大舅两儿一女,两个儿子都受了侯府的帮扶,其他两个舅舅定然是有想法的!”安屿学着老丈人劝媳妇的话,想要安抚盛苑。
却不想,盛苑的嘴皮子忒利索了:“有想法?那就想去吧!与我何干?!我又不是跑堂的活计,谁都得照顾到?!还提携?他们先把衣领提好吧!”
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封赏
“苑姐儿,我今儿寻你来,是为着几件事。”览政殿内,太后盛蒽从御案后面抬起头,招手叫盛苑近前叙话。
“一则事关晋封,一则事关奖赏,一则事关官员任用。”盛蒽端着茶盏,示意盛苑翻开案上文册。
“皇帝登基大殿虽然尚未举办,可我与皇帝的身份名义已定,自然要紧着实务做……而今,不管是为了安抚人心,还是鼓励榜样以资后辈,晋封功臣这事儿乃是当务之急。”
“姐姐说的是,只是姐姐在我名字后面圈了个‘宁’字是为何啊?”
盛苑纳闷儿的看着文册,那样子逗笑了瞧着她的盛蒽:“你是我的亲妹妹,我欲封个王位与你,这宁字便是封号。”
“啊?!那……我不要!”盛苑怔了怔,旋即竟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这反应瞧得左右内侍都惊诧不已。
偏偏盛蒽对此毫不意外:“你这是生怕影响了以后的首辅之位哈!”
盛苑立刻点头:“当王爷是好,可却是靠着和姐姐的关系坐上的,远不及我靠自己的本事挣仕途。”
“哼哼。”盛蒽没好气的抬手虚点她数下,“我就晓得你犟!”
眼见着盛苑一副“偏就坚持”的模样,不见丝毫动摇,盛蒽很是翻了她一眼,道:“你啊,从小就这个样!所以这只是我最初的想法,之后我就改了主意!这宁亲王之位,呵呵,我啊,不给你哩,我只给我嫡亲的外甥、外甥女!你这丫头何时生儿育女,我就何时把这亲王之位落实了去!”
“嘁,那您且等着吧!”
盛苑这一切随缘的态度,自然又招了她姐姐好一番白眼。
盛蒽清楚她这妹妹的脾气,也懒得多言,只是又拿出一份奏本扔给了她:“要说屿哥儿和你真不愧是两口子!我本打算晋他为国公,另换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