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竟是建莲子。
建莲子个个圆润洁白,色如凝脂,炖入茯苓粳米粥中,稍炖即熟,久煮不散,如真珠浮海。
炖好后,先送出些至高母、高夫人和长孙高氏处,又盛了钵用冷水镇着,剩的便让厨房众人分了。
祝大娘这些年回回吃滚食,没将她嘴烫烂,反倒是练得越发厚皮耐烫,大快朵颐,倏忽间就将自己那碗一扫而光,又去围着倪大娘。
这般,莫婤是不行的,观音婢的脾胃更不适宜吃烫食,待莲子茯苓粥镇得温温的,她们方一道用了膳。
莲子粥的香甜绵密,混着茯苓的清香,让观音婢吃得整个人都暖了起来,身子也越发松快。
“夫人,莫小娘子送了粥来。”
正在大堂迎客的高夫人,想着能拖一会是一会,还邀了窦氏和李世民一道品尝。
“不值两个银子,胜在味道好,出自婤婤之手,还有调理之效呢!”
想着莫婤的本事,高夫人忍不住炫耀,本是为拖延时间,现下是真心盼他们试试。
“早便听过莫小神仙的神通,自是要尝尝的。”
窦氏闻言亦极感兴趣,她最初是从世民口中听过莫婤,只现今孩子们皆大了,自要避嫌,谁知这莫小娘子竟在长安城闯出了名号,连她都在容焕阁办了年卡,只是难凑巧同其遇上。
不久前,还听闻她又擅接生,日后若儿媳有孕,定要请了她来。
一面在心头暗暗盘算,一面细细品尝,软糯香甜,唇齿留香,令人欲罢不能,最妙的是心头的烦躁渐渐平复。
方才被世民告知,长孙家竟做出将孤儿寡母赶出府的荒唐事,怒火难当,半刻也等不及就来了高府。
如今心头终是舒坦了些,窦氏稳了稳心神,请高夫人派人将李世民送至长孙无忌处顽后,同高夫人聊起此事:
“多有冒昧,听闻现今长孙夫人回了高府?”
“确是如此,遇这番变故,还是离了那伤心地罢。”
用了茯苓莲子粥的高夫人,亦平和了许多,颔首回道。
她并未言及长孙家的无情无义,长安城中有心的人家一打听便能得知内情,无需她画蛇添足地卖惨。
见此,窦氏暗自点头,高夫人是个心有定见的,观音婢在高府养不歪了,只是没了阿耶……
“那这婚事——”见窦氏陷入沉思,高夫人只好主动问道。
听罢,窦氏歉意道:“婚事自是不变的,也怪我方才未直言,竟让您忧心。”
抿出高夫人言下之意,窦氏忙解释道,她自不是那般目光短浅的人,只是高府式微,无父之女,还是要早些嫁人得夫家庇护才好啊。
这般想着,亦将此念头同高夫人说了,高夫人自无不赞同,迟则生变,这般好的婚事,早些落定才稳当。
让丫鬟将长孙高氏接来,三人一道商量起观音婢同李世民的婚事,皆是聪慧睿达的女子,相谈甚欢,心照不宣。
还算矜持地将窦氏送出府,高夫人和长孙高氏心头皆松了口气。
有唐国公府的庇护,观音婢后头的日子应会好过些罢?
陈国公府
南阳公主肚子愈发大了,自听了容焕阁课,每日都要在这小花园走上一走,望生产时能顺利些。
但这小花园不算平坦,幸而夫君宇文士及,时常陪伴左右,护她周全。
“官人,我想请莫小娘子来接生。”
前些时日,她同莫小娘子见面时,本已约好了日子,只奶娘不赞同也就罢了,还告知了她母后萧皇后。
“我自是支持夫人的,只是不知母后……”宇文士及犹疑道。
“阿娘本欲唤我商议,谁知又有事耽搁了。”南阳公主闷闷不乐。
她阿娘这一生,很是辛苦。
虽贵为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女,其母还是张皇后,却因生于二月,被江南风俗认为不吉,一生下就被送至叔父处收养。
然叔父夫妇收养不足一年,便双双去世,她更被冠上不祥的名头,辗转由穷困潦倒的舅父寄养4。
舅父家境贫寒,阿娘贵为张皇后之女却需日日劳作,冬日间彻骨寒凉的井水,让浣衣的她双手冻满了疮,也不能停。
童年命运多舛,但在嫁给她阿耶后,似迎来了转机,为阿耶诞育了三子一女,还为他夺嫡立下了汗马功劳4,阿耶同阿娘琴瑟和鸣,恩爱非常。
本以为阿娘终得善日,但自阿耶登上帝位,不过短短五载,却已物是人非。
阿耶喜好歌舞升平,眷恋莺莺燕燕,甚至将扶持他登上帝位的阿娘抛之脑后,阿娘劝谏无果,正焦头烂额。
最让南阳心惊肉跳的是——
她竟屡屡在母后后宫,瞧见大伯哥宇文化及不敬的身影。
第63章 第63章
“弟妹又同士及说甚呢?真是恩爱殊甚。”
南阳公主忽觉耳垂的软肉, 被人吹了口热气,瞬时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