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说 作品

分卷阅读27

阿爹为了那些百姓,被奸人所害,留给我十几年的仇恨和痛苦。

如果连清再因此出事,我可能……会疯吧?

“连清。”

在少年祈求的目光中,我一字一句,认真道:“你不要忘记了,你答应要帮我解掉错花愁。所以你在哪,我就必须在哪,否则没了武功,我和死没什么区别。”

阿爹和他都喜欢拿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圣人不会言而无信。

知道武功对我的重要程度,连清应该也不会放任错花愁不管。

果然,他动摇了。

就在我们僵持之际,巷道深处,突然传来一阵凌乱的脚步声。

“谁?”我厉声喝问,上前一步将身旁人护在身后。

不多时,巷子里冒出了三个人影。

在三人手持的火把照耀下,我这才看清楚了来人。

为首的是一位双鬓斑白,脊背微微佝偻的老者,跟在他身后的是两名约莫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

老者形容枯槁,两个年轻人也是容色憔悴、精神萎靡,一副病怏怏的模样。

三人见到我们,俱是一愣。

“你们从哪来的?”开口的是那个老者,说完这句,他便猛烈地咳嗽起来。

时间紧迫,连清似也不愿多费口舌,开门见山道:“老人家,此处还有多少活人?”

“年轻人为何如此问?”老者面露惶恐之色。

连清环顾四周,指着广场上的尸体道:“晚辈医者出身,碰巧路过此地,没有猜错的话,这里应该是发生了疫症,若还有其他人活着,晚辈或许能救。”

老人闻言,面上大喜,眼泪几乎要夺眶而出:“公子此话当真?”

“当真,要快!”

“好,两位请随我来。”

半刻钟后,我们跟随老人家来到了一座古庙门口。

第15章 “月婵”名字的由来

站在古庙门口,向内张望,目光立刻被一尊高大的菩萨神像吸引。

昏暗的烛光下,神像庄重神秘,笑容中饱含无尽的慈悲。

然而神像下方,却是一片惨状。

地上或坐着、或躺着、或跪着许多人,其中一名身怀六甲的女子格外引人注目。

一种痛苦而绝望的表情,深深地镌刻在他们的脸上,与头顶慈悲含笑的菩萨神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连清眼眶微红,别开了脸。

我转过身,捂住双耳,试图隔绝那如同针尖般刺耳的哭声和咳嗽声。

来时的路上,大概了解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原来带我们过来的那位老人,便是这晚湘村的里正,姓张。

几日前,晚湘村来了两个逃难来的流民,张里正见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便起了恻隐之心好心收留。

然而,两人来晚湘村不到两日,便相继死去。

张里正大骇,连忙报官,又唤来医师检查尸首,一查竟发现,这两人都染上了传染性极强的疫症。

村民们得此消息,连忙将尸首焚烧,所用之物也全部销毁。

无奈为时已晚,村里开始陆续有人生病去世。

这疫病来势汹汹,医师们也束手无策。

而且因着晚湘村的医师大多年迈,本身身体也不太好,疫症爆发后,每日劳累加疾病侵扰,竟这样折损了好几位能人。

且随着疫症越来越严重,每天去世之人越来越多,有些人家中死绝无人收尸,有些人不愿面对亲人的逝去,迟迟不肯将尸首焚烧……

张里正迫于无奈,不得已下令——将当天去世之人的尸体摆在一处,夜里统一烧毁。

“这个村子,如今几乎所有人都感染了,庙里这些是每户仅存下来的活口,老夫怕他们病死家中无人知晓,便将人召集在一块。两位先看看,其他人我晚些再通知过来。”

张里正拄着拐杖,向我们介绍里面这些人的情况。

连清点点头,低声询问道:“附近其它村子如何?可有消息?”

说到此处,张里正又是长叹一声。

“最近几个村庄离我们这差不多十几里路,之前派没感染的人去请人帮忙,听说那些个村子也闹了疫症。虽没请回医师,但官府已知晓此事,过不了多久应该会有人过来。”

连清垂眸,沉思片刻:“远水解不了近渴,我们先把希望放在自己身上,张里正,我需要一些药草,可否协助?”

老人一听这话,腰杆都挺直了几分。

“有,都有。几家医馆的药材都给您,您随便用!只是大家如今染病在身,无人帮你们可怎么办?”

一口气说了太多话,他止不住地咳嗽起来。

连清见状,赶紧从背篓中取出一个碧绿色的小瓶子,给他倒了两粒药丸。

张里正服下,气瞬间通了不少。

见他好多了,连清目光转向我:“忘月,只能靠咱们了。”

“嗯。”我点头。

少年抿唇轻笑,眉眼温柔:“别怕,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让你有事。”

性命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