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千春 作品

第六十六章 一点情面都不留

这番话既是否认了供状的真实性。

又摆出对朱瞻埈并无敌意的姿态,可谓四两拨千斤。

朱棣扫视着大殿内的空气,面无表情。

朱瞻埈却迎着严嵩的目光,猛然扬起冷笑:

“一个羽林卫指挥使暴毙之前曾秘密到访严府,这也是误判么?莫非严大人府上,竟藏了什么朝野不容知的秘密?”

“殿下慎言!”

此前沉默不语的吏部尚书李广严声呵道。

朱瞻埈却不理会,将双手背在身后,步步紧逼。

“不知是供状里写错了什么,还是吏部尚书觉得严大人比朝堂法纪更重要?”

一刹那,朝堂内的温度跌至冰点,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严嵩身上。

严嵩却稳稳立着,不卑不亢,冷然道:

“若殿下以某人之供状为真,那敢问,供者何人?”

朱瞻埈冷笑一声,从袖中掏出一物,扔到严嵩脚边。

“既然严大人问起,那便请过目。”

那是一枚染血的玉佩,样式古朴,雕工精细,一看便知价值不菲。

严嵩脸色微变,却不动声色地用脚尖轻轻拨了拨,故作疑惑道:

“此物……下官从未见过。”

“哦?当真从未见过?”

朱瞻埈上前一步,逼视着严嵩。

“这玉佩的主人,正是当日去严府拜访,后又暴毙的羽林卫指挥使,严大人贵人事忙,许是忘了。”

严嵩眼角抽搐:“即便如此,又能说明什么?许是那指挥使不慎遗失……”

“遗失?”

朱瞻埈打断他,语调冰冷。

“严大人可知,这玉佩是在城郊乱葬岗发现的,上面沾染的血迹,正是指挥使本人的。敢问严大人,这乱葬岗,也是贵府的后花园不成?”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皆倒吸一口凉气,看向严嵩的目光也多了几分怀疑。

严嵩额头渗出细汗,却依旧嘴硬:

“殿下仅凭一枚玉佩,便想将如此重罪强加于下官,未免太过儿戏!”

“儿戏?”

朱瞻埈扬眉,又从袖中取出一封信,展开后念道。

“严大人府上管家亲笔书信,详细记录了当日指挥使到访严府之事,以及……事后如何处理尸体……”

严嵩脸色骤变,再也维持不住之前的镇定,厉声道:

“一派胡言!这分明是栽赃陷害!殿下如此滥用锦衣卫职权,肆意构陷朝中大臣,究竟是何居心?!”

“构陷?”

朱瞻埈冷笑:“人证物证俱在,严大人还要抵赖?莫非严大人以为,这天子脚下,还有王法不成?”

眼见严嵩被朱瞻埈步步紧逼,吏部尚书李广再次站出来,拱手道:

“陛下,臣以为,二公子此举,确实有失妥当。锦衣卫职权特殊,不可随意滥用,还请陛下明鉴。”

朱棣一直沉默不语,此刻终于开口,声音低沉:

“此事,朕自有决断。”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内众人。

“锦衣卫与东厂协同调查此案,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锦衣卫和东厂,一明一暗,皆是天子亲信,如今两方联手。

这案子,怕是要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了。

朱瞻埈嘴角微扬。

这一局,他赢了。

而严嵩,此刻脸色惨白,如丧考妣。

当晚,朱瞻埈回到府中,却发现书房里坐着一个意料之外的人。

他的便宜父亲,太子朱高炽。

“父王深夜到访,不知有何要事?”

朱瞻埈故作不解地问道,心里却早已猜到几分。

朱高炽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埈儿,你今日在朝堂上的表现,父王都看在眼里。你……做得很好。”

朱瞻埈微微一笑,正要开口,却听朱高炽继续说道: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如此行事,会得罪多少人?你二叔,三叔,还有那些朝中大臣……”

“父王的意思是,孩儿应该忍气吞声,任由他们欺压?”

朱瞻埈反问道,语气中带着嘲讽。

朱高炽摇了摇头,眼中带着让朱瞻峻都看不懂的无奈。

“父王只是担心你……会走上歧途。你太像你祖父了……”

朱瞻埈心中一动,祖父?

难道是指那位开创大明王朝的,杀伐果断的朱元璋?

不过想归想,表面上他还是垂首,恭顺道:“父王教训的是,孩儿日后定当谨记。”

“唉,”朱高炽叹口气,拍拍朱瞻埈的肩膀。

“为父知道,你心中有怨,可这朝堂之上,并非黑白分明,许多事,并非你想的那么简单。你祖父当年……”

他欲言又止,最终只化为一声叹息:“总之,万事小心。”

朱高炽走后,朱瞻埈脸上的恭顺之色瞬间消失。

“谨记?简单?小心?”

他低声重复着朱高炽的话,语气中满是嘲讽。

“在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若不心狠手辣,如何能活下去?父王仁慈,可仁慈能挡住刀剑吗?”

与此同时,严府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却不是张灯结彩的喜庆,而是抄家灭族的凄凉。

锦衣卫如狼似虎,将严府值钱的物件统统搬走,严嵩跪在院中,看着这一切,面如死灰。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栽在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手里。

消息传开,朝野震动。

谁也没想到,朱瞻埈竟如此狠辣,说抄家就抄家,说贬官就贬官,一点情面都不留。

一时间,人人自危,生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己。

几日后,朱瞻埈再次来到锦衣卫衙门。

“殿下,这是抄家所得的账册,请您过目。”张策将厚厚一沓账册呈上。

朱瞻埈随手翻了翻,眉头微皱:“就这些?”

“回殿下,严嵩为人谨慎,这些账册都做得滴水不漏。”

朱瞻埈冷笑一声,将账册扔到桌上:“滴水不漏?他真当本宫是傻子吗?”

他拿起其中一本账册,指着上面一笔看似普通的支出记录说道:

“城外庄子修缮,耗银三千两?一个小小庄子,修缮需要这么多银子?”

张策一愣,随即恍然大悟:“殿下明察秋毫!这分明是……”

“去查,这笔银子究竟流向了何处。”

“本宫倒要看看,这严嵩究竟藏了多少脏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