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三鸟,妙哉妙哉!
元香雪兴奋地一股脑说了出来,全然不管梁毓景越来越差的脸色。
等到马车停下,梁毓景飞快跳下去,直接翻身上马,赶去了虞府。
不管这事儿会不会变成元香雪猜测的那样,先防备准没错,然后……完全可以祸水东引,顾家、萧家、李家、谢家,都是不错的人选啊。
元香雪嘀咕一句:“急着下去干嘛?”
等她下了马车,看见风中飞起的马尾巴,被冷风一吹,突然反应过来——
梁毓景不会是去通风报信、亡羊补牢、未雨绸缪、算计别人……了吧?
靠靠靠!!!
我就该把自己毒哑!!!
我这张破嘴……
元香雪肠子都要悔青了,刚刚在马车里的兴奋消失无影,整个人都焉吧了下来。
身后程侧妃、谢侧妃走过来,问了句:“王妃?怎么不进去?”
元香雪眼珠子转动一下,无精打采道:“你们要进就进,我就爱吹冷风,吹死我算了。”
程侧妃被噎住,她因为那口板栗糕本来身体就有点虚脱,这会儿被冷风一吹,冷得都开始打摆子了。
“那,那妾身先进去了。”
谢侧妃没走,又问了句:“王妃,可是出了什么事吗?”
元香雪仰天长叹:“没事,就是我干了件蠢事,现在很想死一死。”
“……”
谢侧妃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一旁曼玲上前:“王妃,再吹一会儿冷风,您可能又要风寒了,正好奴婢新琢磨出一个方子来,黄连可以少放一些。”
元香雪立刻就感觉,嘴巴里好像泛起了熟悉的苦味……
“走走走,要死也死在火盆边。”
谢侧妃:目瞪口呆。
曼玲:预料之中。
一行人进了府,各回各院子。
元香雪走到一半,想起来什么,停下:“谢妹妹,你先回去,我去前院那边给你拿个药膏。”
“王妃,不用了,已经消下去了,我棠棣院也有药膏,随便抹一抹就好了。”
谢侧妃立刻伸出手来,表示自己没说假话。
元香雪看了一眼,摆摆手:“你那边的药膏肯定没前院的好,用好药才好得快,别说了,我去了。”
去了前院,熟门熟路进了库房。
元香雪就逛街似的挑了一盒宝石、一盒珊瑚、三匹云锦。
出来时,告诉福合:“宝石送去七宝阁,全部弄成护甲,这匹嫩绿色的送去棠棣院,这匹水红色的送去清韵院,至于这盒珊瑚,送去诚王府。对了,还要拿一盒上好的药膏送去棠棣院。”
元香雪潇潇洒洒出了前院,至于曼玲,抱着一匹米黄色的云锦跟在后面。
进了汀兰院,膳房那边正好送来一碗热腾腾的素面。
元香雪终于感受到了腹中空荡荡,坐下拿起筷子时,肚子还非常应景地咕噜噜叫了一声。
曼玲放下云锦就开始检查素面有没有问题,但元香雪就已经挑起面条,吹了口气——
要是这碗面条有问题,那她就能做个饱死鬼了。
想完就低头张嘴——嘶,好烫!
元香雪斯哈斯哈勉强咽下这一小口面条。
曼玲很无语:“……王妃,被烫起了水泡要喝黄连水,不然就会很难受,说不定严重了还会变成口糜。”
口糜就是口腔溃疡。
元香雪赶紧端起机灵的秋霜倒来的温水,喝了一口才说:“哎,我就是被梁毓景整的脑子混乱了,不然肯定不会这么傻。”
对此,秋霜和曼玲都不怎么信。
事实上,也确实不是人家梁毓景的锅啊。
元香雪理直气壮:别管是谁的锅,反正有事多找找别人的问题,她都活得这么憋屈了,今天还五体投地磕了一个,骂几句姓梁的怎么了?
饿的时候,越喝水就越饿,尤其面前还有一碗冒着热气的、喷香喷香的面条。
元香雪再次拿起筷子,挑起面条,吹了又吹,才放入口中。
嘶——还是有点烫,元香雪退而求其次,拿起汤勺喝汤,喝之前还试了试温度,一口热汤下肚,从喉咙一直热到腹部。
“嘶……真香,大师傅的手艺好像又提升了,一会儿去赏个大荷包。”
秋霜在一边笑着说:“因为府里都不摆家宴了,又没谁点那些大菜,膳房的大师傅们其实也闲,可不就钻研厨艺了吗?”
元香雪笑了笑:“那感情好,去点个佛跳墙、开水白菜,明天中午吃,哦,这两道菜费功夫,就让膳房一口气多做些,各处都有。”
秋霜:……
元香雪看她这表情就乐了:“嘿呀,一句话就让膳房增加了天大的工作量,希望大师傅们不要怪你哦。”
秋霜继续一副苦瓜脸:……
但曼玲忽然故作疑惑来了一句:“可是……这不是王妃您点的菜吗?”
(⊙?⊙)!!!
秋霜:好你个明曼玲,这大实话就不能在心里悄悄说吗?!
元香雪顿住,吃面的动作都不积极了。
然后她笑道:“没关系,他们才不敢怪我呢,让我听见一丁点风声,我就天天吃佛跳墙、开水白菜、茄鲞、镶银芽!”
秋霜:……
秋霜忽然一摸额头,表情痛苦:“王妃,奴婢忽然头有点痛,不如……让曼玲去通知膳房吧。”
(⊙?⊙)!!!
曼玲:好你个王秋霜,竟然搞装病这一套?
曼玲笑眯眯:“秋霜姐姐,来,妹妹给你诊个脉,保证药到病除!”
“不用不用,只要不出门不吹风就好了。”
“你又不懂医术,还是拿手伸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