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元香雪迟钝的脑子终于转过弯来,猛地看向梁毓景:“等等,你说你要——”

“对,若是没意外,别人以后要叫你秦王妃了。”

“等等、等等,我有点乱……”

元香雪揉了揉眉心,感觉脑子跟生锈了一样转不动。

梁毓景挑眉一笑:“行了,你慢慢想吧,我还要去安排事情。”

不仅要把已经启程赶往天水郡的技术人才(难民)们追回来,还要给天水郡那边去几封信。

说实在的,梁毓景确实有些舍不得,毕竟羊毛生意、蜂窝煤、秦州商会就是三座金山银山。

或许随便去个人都能依葫芦画瓢继续下去,但里头的利润太大了,谁能像他一样不贪心呢?

还有刚竣工的路……

第149章 惊掉下巴

梁毓景想到修好了才走过一趟的路就觉得亏。

而且,既然明睿帝要把他的封地改到别处去,那么肯定要让他断干净——

也就是说,蜂窝煤、羊毛衣、秦州商会,以及过路费,都要作一个了断。

毕竟如果份子在手,那梁毓景就还是发号施令的人,更改封地又有什么用?

梁毓景很识时务,现在是胳膊拧不过大腿。

反正这四座金山的份子不愁卖,只要他出手,有的是人抢着买。

但全都换成钱就太不明智了,既然要去江南了,那换成几座茶山、几片湖更划算一些。

这种置换肯定更费时费力,还要把天水郡的庄子卖掉……

梁毓景细细思索了两天,才把写好的一摞信件发往天水郡。

这两天里,府里接连请了五六波太医,隔着帘子给“病入膏肓”王妃诊脉。

每个太医都是神情凝重地摇着头走出门。

很快,秦王妃不行了的传言便甚嚣尘上。

各家王妃或亲自前来看望(打探),或派人送来上好的人参等药材,然后没过几天呢,怡王妃也病倒了。

再然后,众皇子即将更改封地的消息不胫而走。

各种消息沸沸扬扬间,时间一晃都临近冬至了。

京城里两个病重的王妃,怡王妃前脚上午刚走,秦王妃后脚下午就阖上了眼。

一天之内,皇家没了两个儿媳。

冬至进宫过节顺理成章被鸽掉,怡王府、秦王府都挂了白。

虽然王妃是假死,但丧礼又不能糊弄,一切都是按规矩办事。

元香雪和程侧妃是第一次主持丧事,简直累得腰酸背痛,两人都快处出共患难的纯真情谊了。

不过二十七天后,怡王府和秦王府一前一后抬棺出殡,隔天圣旨就下来了——

怡王府迎来了大喜事——择吉日迎娶颜氏女为王妃。

秦王府更是双喜临门——择吉日迎娶谢氏女为侧妃,元侧妃晋王妃。

与此同时,还有更令人震惊的四件大事——

齐王的封地改为临川郡,怡王的封地改为天水郡,秦王的封地改为零陵郡。

正月初九,举行封后大典。

放平常,这些消息能让京城百姓震惊个把月,结果现在接二连三的全是大八卦,还不是什么风声,而是板上钉钉的真事儿!

京城的吃瓜群众都惊掉下巴了好吗!

早就震惊过的元香雪,平静地接受了程侧妃、林侍妾、卢侍妾、苏侍妾几人惊大于喜的恭贺。

本来嘛,这府里刚死了王妃,都要披麻戴孝一段时间以示对死者的尊敬,但圣旨一下,只能撤下白麻布,换上喜庆些的颜色。

还得赶紧让人准备好茶水点心,因为亲朋好友得到消息就要来恭贺了啊!

元香雪揉着眉心,方才几个便宜妹妹的眼神……

哎,希望小谢进府能分走她们的注意吧。

等了一会儿,各家王府就派人过来恭贺了,这些人不费什么心神,但虞府来的是虞夫人,这就得拉着坐下说几句话了。

才刚请人坐下上了茶,又来了个熟人——朝阳郡主。

“表嫂,恭喜啊。”

元香雪一见她,就想笑,最近云家的八卦也有不少,其中一个就是朝阳郡主挑赘婿。

“郡主快来坐下,说说你、咳——”

差点忘了,这里还有个虞夫人坐着呢。

元香雪及时改口:“云老夫人还好吗?”

朝阳郡主笑嘻嘻坐下:“当然不好啦,我选男人可把她气坏了,幸好我大嫂诊出了喜脉,不然我可就要挨打了。”

虞夫人:……这话我适合听吗?

虞夫人只能露出不失礼貌的尴尬微笑。

元香雪心说既然你都不在意,那我也放开聊了。

当即就兴致勃勃问道:“听说你还搞个比武招亲?”

“没有没有,我就是和他们比划两下,要是连我都打不过,怎么能算英武?”

朝阳郡主一脸的理所当然。

元香雪眨巴眨巴眼,小声说:“可要是你找个武力高强的,那以后和离不成被家暴怎么办?”

虞夫人:……等等,我耳朵还好吗?

和离?家暴?她们到底在说什么啊?

朝阳郡主认真思考,点头:“对哦,幸好我还没确定人选,回头我再挑一挑吧。对了表嫂,过了年后你就要去江南了吧?我正好也要去看看那边茶园,咱们一起吧!”

“看茶园?”

“我家老祖宗说了,我的嫁妆可以选一座茶园,我去实地看一下,选一座最大的。”

虞夫人听得眉梢微动,若是陪嫁一座茶园……不然叫自家侄儿也去试一试?就算以后和离了,也不吃亏啊。

元香雪这会儿一点都不羡慕,因为梁毓景已经换到了三座茶园,并且还说要给她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