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不出半个月,就出了乱子——
原因很简单,小吏也是人,当然想把自己家的土地从三亩丈量成一亩,这样能减税啊!
而且,自家土地少,那从大户隐匿的土地里分到的不就更多了?
这一次,不仅豪族大户们闹腾,百姓们更是闹腾。
第277章 霸气侧漏
金陵城一夜之间涌入了太多人。
有衣着华丽的富家老爷,有麻布衣裳的升斗小民,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堵在了宫门口要说法。
其实这已经克制许多了,因为事发时两边就打过一架了,幸而官府的人来得还算快速,没闹出人命来。
两方打过后,也算冷静下来,于是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来金陵告御状。
而且,来得都是金陵周边的百姓,离得近嘛!
事情还在发酵中,发出去的圣旨想要及时截停,也很难办到。
因此,所有人都知道,还会有更多的百姓因为这个错误的举措而闹腾起来。
但补救的办法——
本来就没有官员愿意清丈田亩,如今事情发展成这样,他们当然是更加大力地抨击此事万万不可行。
至于出现骚乱、暴动的百姓……直接出兵镇压就是。
也不知是那个蠢货说的,反正附和的大臣还挺多,而明睿帝现在属于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此时也不得不承认:时机不对。
或者说,他斟酌几次都没选对人。
无可奈何之下,明睿帝只得挑了几个四、五品的官员出去顶锅,勉强平息了一部分怒火。
然后又拉着大臣们讨论事已至此该怎么办。
是的,之前只是百姓过来闹,明睿帝其实只觉得烦,但现在加入了各地的大户,明睿帝就觉得有些棘手了。
虽然都说皇帝是天下之主,但一个人的眼睛能看多远?
即便身为皇帝,也是靠着官员治理天下的,而官员,其实就是读书人。
那在天下各地,什么人家才能出官员呢?只有有钱买书买笔墨的大户啊!
明睿帝当然也知道民以食为天,是人就要吃饭,但他同时也明白——
这天下,是与士大夫共治的。
现在士大夫们的养育土壤——大户们站出来反对了,那这个政令,就不可能再推行下去了。
在明睿帝看来,如果一开始按他所想,只需重点“照顾”朝堂上几家较为显眼的望族豪族就行,不用牵扯大多那些在野的大户。
但现在事情一团糟,反倒是在野的大户先闹起来了……
所以,明睿帝决定退后一步。
消息很快传到太原郡,元香雪先感慨了一句:“识时务者为俊杰。”
又嗤笑一句:“朝令夕改,迟早要完呀。”
梁毓景不置可否,轻笑道:“这样也好,正好看看江南有多少豪族不同意,到时候我直接点人就行。”
元香雪看他:“说实在的,朝廷那边就只能看见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了吗?明明清丈田亩的政令在西北、西南地区都很好施行啊。”
“那你也不看看是谁在忙前忙后,没有本太子压阵,肯定也要乱成一片。”
梁毓景一脸矜傲。
元香雪笑着扭开脸,明知某人是故意说出来想听她夸奖,她就偏不夸。
不过这样一来,感觉大梁还真要再续命几十年了,毕竟梁毓景都把西北、西南给料理了,等到夺回雁门郡,教了苍月国好好做人后……
哎,就江南那地界儿,不提梁毓景早前就开始摸过底,这次跳出来的那些人家都在名单上,收拾起来也不费事。
至于用不用担心造反这种事……有句老话说得好: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虽然不能小看任何人,但确实没什么威胁嘛。
元香雪拥了拥薄毯,换了个姿势斜靠着软枕,问梁毓景:“你今年还是不回去吗?”
“不回,等明年夺回雁门郡再说。”
“倒也是,一回去怕是就要被废太子了,还不如先把能拿的功劳都拿完,回头也能硬气一点。”
梁毓景目露诧异:“我还以为你要劝我逼宫。”
元香雪翻了个小小的白眼:“劝了也白劝,你这人越来越虚伪了,就非得叫人心甘情愿地把位置传给你是吧?”
梁毓景从容不迫:“能够名正言顺的事,没必要多此一举。”
“呵,看来这个征西大将军还真是没白当,听听你这口气。”
“阴阳怪气做什么?”
“我哪有?明明是隐晦地夸你霸气侧漏嘛~~~”
梁毓景撑着小茶几,凑近过来,盯着元香雪的脸,语气凉凉:“再阴阳怪气,我就让你明天起不来。”
元香雪眉毛一扬,一点都不怕,反而跃跃欲试。
“少威胁我了,反正又不会死,就算死也是爽死,来呀~~~快活啊~~~”
梁毓景神色微变,悄默声地退了回去,心里嘀咕:大白天唱艳曲儿,勾人得紧,幸好本太子已经定力非凡。
元香雪也就会两句词,其它的只能用“哼哼”替代,好在她记得调调,哼起来倒也顺畅。
这么“哼”了一段,眼前一暗,梁毓景长腿越过茶几,压了下来。
元香雪噘嘴等亲,心里却想:这次来得有些慢啊,难道是吃腻味了不好勾了?
“噗——”
没等来意料之中的亲亲,反而等来了梁毓景爽朗的笑声。
元香雪一秒变脸,扑到正在笑话她的某人身上又掐又打。
“哎,哎,哎,你这招都用五回了,还不许我有点抵抗力不成?”
“我不管!你还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