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了,我争取一个月回来一次?”
“噗——怎么感觉跟我亲戚似的,还一月一次……”
元香雪忍俊不禁,正色道:“你还是别经常来回跑,一方面路程远累人,另一方面,容易被人设埋伏,还不如待在零陵郡安全一点。”
“倒也是,如今看着,就平王 、恒王、 淳王三个跳得欢的,我就算再低调,也得被人打量几眼了。而且,父皇恐怕也想要我出来活动活动了。”
梁毓景不禁唏嘘。
现在,淳王的声势最壮,平王、恒王两个人加起来都比不上他。
所以,梁毓景加到平王、恒王的队伍里,是明睿帝默许的,不然哪儿能说加就能加进去的?
如今征西大将军萧临,算是成了淳王的一言堂。
征南的话,平王居长,便领了大将军一职,恒王左将军,右将军是空置的。
梁毓景这么一加入,就成了征南右将军。
也就听着好听吧,半点实权没有。
五月初十,车队抵达豫章郡,梁毓景进了宅院里转悠一圈,便骑马赶回了零陵郡。
而元香雪,则带着一大家子人,住了下来。
照例,先由曼玲一寸一寸检查过屋子,才开始收拾行李。
这个宅院是半园林、半四合院的形制,没有庐陵郡的自在园风景好,但也不差就是了。
元香雪转了一圈,大体还算满意。
不满意的,大概就是后院建在了一起,便宜妹妹们的院子就在她旁边不远处,真就是抬头不见低头见了。
尤其元香雪还喜欢睡到自然醒,那真是全府上下,就她起得最晚。
虽然院子门一关,别人也看不见内里情形,但侍女们送水、送膳都要从门过,谁还能看不出来?
哎……
起是起不来的,就只能躺平任嘲了。
好在元香雪脸皮厚,笑就笑吧,懒婆娘怎么了?
现在外面局势那么胶着,她能睡好,也是本事啊。
第251章 救驾救驾
明睿二十五年,五月中旬,梁毓景正式领了征南右将军一职。
六月,征南军主动出击,险胜了一场。
这是对外披露的消息,但实际上,征南军兵分三路,其中恒王在海上没遇上敌人,平王的那一支军队在大山里迷了路。
只有梁毓景的人,因为是零陵郡本地人,去过几次南曦,成功接敌。
这一波,梁毓景算是出乎意料地狠狠出了个风头。
但对于不了解的人来说,这完全就是运气好嘛!
正好没有迷路,正好遇上了敌人而已!
但接下来,梁毓景就证明了:他运气真的很好,就算迷路也能迷到南曦国扎营的后方……
征南军眼见着就要顺利打服南曦了,可征西军就有些惨了——
苍月国一直没什么大动静,毕竟刚把太原郡、雁门郡、新兴郡吞下,还要消化消化才行。
但征西军如何能眼看着?几乎每天都在发起攻击,但就是打不进去!
就很离谱,丢城的时候感觉城墙跟纸糊的一样不堪一击,结果想打进去的时候城墙又成了铜墙铁壁。
征南、征西两军对比太惨烈,朝堂自然有意见,明睿帝连发几道圣旨,催促征西军赶紧夺回太原郡、雁门郡、新兴郡……
这其中,征西大将军萧临的压力是最大的,如果还没有进展,他就得被撤职了。
人一旦被逼,就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夺城太难,但杀敌也行吧?
那怎么样,才能杀够数呢?
人家苍月国的兵卒,也不会傻乎乎地把脖子凑过来任你杀吧?
只要一个办法了——
杀良冒功。
事情爆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深秋时节。
气温骤降,但也比不得这个消息到来时的不寒而栗。
这时候,征南军已经大获全胜,南曦国早已递交国书,朝廷却没有借坡下驴,毕竟打下了南曦国,得到的更多。
而征西军,则因为杀良冒功一事愤怒不已、人心惶惶。
杀的良,就是那些兵卒们的同乡、亲人,如何不愤怒?
而且仔细想想,那些跟随着大将军亲卫出去接敌的兵卒,真的是被敌人杀死了吗?会不会……是那些亲卫动的手?!
下一个稀里糊涂被自己人从背后杀掉的人,会不会就是自己了呢?
无尽的猜测与恐慌在营地里蔓延,营啸,也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事发后立即被罢了职的大将军萧临,被失去理智的兵卒们乱刀砍死,数位将领也在营啸过程中受了伤。
而虎视眈眈的苍月国,自然没有放过这个时机,大举进攻——
溃散的军队是很可怕的,因为它不仅抵抗不了敌人,还会自相残杀。
苍月国如入无人之境,每到一处,也不多杀,只杀官员。
杀到后面,几个城镇的官员望风而逃,压根就没有组织人手抵抗的想法。
就这么一路,直至兵临城下。
这个城,是大梁朝京城的城。
征西军全军溃散,回过神来的将领们连忙收拢残兵,但涣散的军心难成气候,且还杯水车薪,压根不能解京城的围。
此时的征南军就凸显出来了——
虽然离得也算远,但京城还有禁卫军、五城兵马司顶着,完全等得起军心大盛的征南军去救驾!
平王、恒王两人恨不得立即就动身去救驾,这种时候谁先到京城,谁就是挽大夏之将倾的功臣啊!
到时候,不立为太子以示嘉奖都说不过去吧?
但征南军不是他们两人说了就算的,如果只调嫡系去救驾,指不定被苍月国教做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