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辞言算了算,《论语》总共1万6千来字,《大学》和《中庸》要少点,只有几千字。搜索本文首发: 今晚吃鸡 jinwanchiji.com但是《孟子》就不一样了,单这一本,都有三万多字,印出来了也是厚厚的一沓,少有人买。
距离中秋还有几日,赶着点抄,倒是来得及。
“好,中秋前那日,我就来送抄好的。”徐辞言点点头,把东西收好。梁掌柜先给了他半吊钱,剩下的,要等到他送书来得时候才算。
当然,若是抄得不好,这钱也是要吐出来的。若是花完了吐不出来也没关系,梁掌柜在祁县开了这么多年店,有的是法子从徐辞言身上榨出钱来。
所以他这钱给得分外爽快。
几百枚铜板被绳子系着,徐辞言给它仔细地放在胸口,和那十两银子藏在一处。
感受着那沉甸甸的重量,徐辞言心底总算是有了安定感。
第4章 逛集 鸭毛
进城的时候带着一包裹绣品,出城的时候倒是有了快十一两银子,但若是花完了,往后的日子就难过了。
徐辞言握着钱,心底有些唏嘘。
距离约好的时间还有一个多时辰,徐辞言对城外的集市颇感兴趣,也就没在城里多留,快步出了城来赶集了。
已经是下午了,集上的人并没有早上那么多。徐辞言进去的时候看了一眼,地上官府撒的划地的白沙,已经被人踩成了一团,看不清界线来。
家在远处的村民已经回去了,日头渐落,只有些近的还守着货物蹲在地上。
徐辞言今天来,是想买些芦花。
秋夜寒凉,林氏怕又把他冻病了,就让他盖着厚点的那床被褥,说是被褥,里面填的可不是什么鸭绒蚕丝,甚至了棉花都没多少,都是趁着时节捡些芦花,并着稻草这些混成的,说不上多少暖和。
那怕穿着衣服盖着被子,徐辞言也时常会被冷醒。更别说林氏和徐出岫了,他们两人挤在一处,盖的被子就剩一层布了,更是寒冷。
他在集市里走了一圈,也没找着往日里卖芦花的小贩,倒是看见有卖鸡鸭毛的。
徐辞言心下意动,牲畜毛虽然贵点,但是弄好了装在被套里面,可比轻飘飘的芦花要暖和多了。
他过去问价,这年头杀鸡杀鸭的人少,这小商贩也是专门跑了好几个山头,攒了大半年才收来一袋子的,要价自然不便宜,要二钱银子一袋。
嘶——
这能买多少吃的?!
徐辞言倒吸一口凉气,想着家里母女俩每晚挨冻的样子,到底狠狠心买下了。
赚钱的本意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若是为了留着钱让日子过得饥寒交错的,又有什么意思。
卖出了东西,那商贩心底也高兴,连着袋子一起给了徐辞言,倒是省得他直接抱一怀鸡鸭毛回去。
大头的花出去了,徐辞言也就没多犹豫,又挑了几家便宜的,买了几个鸡蛋,并半袋子米粮杂物回去。
再不买,他家是真的要掀不开锅了,徐辞言苦笑一声。
虽说有徐二叔家时不时接济,但如今他找了个活计,好歹有几分收入,也不能时时刻刻靠着人家。
……
出了集市后,徐辞言一眼就看见徐鹤一家站在城门侧边等着他。
徐二叔也看见他了,见徐辞言大包小包的东西,连忙走过来帮忙背着。
不用抗重重的麻袋,徐辞言松了一口气,他现在是真的抗不太动。感激地对着徐二叔笑笑,抱着剩下的东西,几人就踏上回村的路。
见他买了这么多东西,徐二婶连忙问了问。听徐辞言说找了个抄书的活路,心底高兴,又想着他年少当家,怕他不识物价被骗了,连忙和他说了说。
徐辞言心底算了算,发现今天买的米粮价格都还算便宜,心底松了一口气。
商贩们看人下菜,见他穿着长衫,买卖间又颇为熟捻,哪怕徐辞言年纪小,也没狮子大张口坑他。
徐二婶说了一会,也不说话了。只是强硬地把徐辞言怀里抱着的东西抢过来自己抱着,只留下一袋轻飘飘的鸡鸭毛,和徐二叔一起走在前头,把他打发去和徐鹤一起
耍去。
日头渐渐地落了下来,残阳似血,照得山间小路连着慢坡的野草枯树一片通红。
徐辞言若有所思地看了看徐二婶,发现她眉眼间若有若无地拢着一层愁绪,徐二叔和徐鹤两人面上倒是没什么。
徐鹤两人没觉察到,那必然不是徐家几人出了什么事,再一想到徐二叔家今天是来看女儿的,徐辞言心底便明晓,想来是和嫁到县里的大姐姐有关了。
徐二叔家大女儿叫徐莺儿,长徐辞言七岁,嫁给了县里一家铺子当老板娘,在徐家村这一片,能嫁到县里,算是了不得的婚事了。
徐莺儿是出嫁女,不常回徐家村。再加上这几年来徐辞言一家也波折不断,徐辞言也几年不见这位大姐姐了,只记得其人极好,很是疼爱几位幼弟幼妹,每次回来,都会给几人带点糖糕。
“鹤弟,”徐辞言想了想,把一旁扯草的徐鹤逮回来,“我也许久没见大姐姐了,大姐姐如今过得还好吗?”
“啊?”
徐鹤刚扯了两根狗尾巴草编蛐蛐呢,听见徐辞言这么问,满脸茫然,“好啊,怎么不好,我们今日去没见着姐夫,但是姐姐笑着,看上去过得还是不错的。”
呵呵,徐辞言心底冷笑,徐鹤这么一说,他就确定有问题了。
过两日就是中秋,祁县这边中秋前面岳家看出嫁女是老习俗了。
徐二叔一家今日大早就去了,傍晚才出来,在徐莺儿婆家待了快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