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石县令并未在贴经处刁难考生们,都是些有名的句子。搜索本文首发: 进入她 因此,哪怕筛了一道,也还剩下四百多张卷子被判为上等,递了上来。

县丞、主簿、典史等官员,就负责初看后面的文章,写下批注,递给石县令。

同时,他们也要负责注意考生行文时格式是否规范,是否避讳等等。

但无论写下多少批注,这四百多分卷子最终取中以否,全由石县令一人决定。

灯火噼啪地炸响,熬了一个晚上,又熬到第二日快到晌午的时候,石秋才揉揉眼睛,长松一口气。

左侧改好的卷子堆积如山,右侧未批改的只剩下薄薄的几张了。

“终于要完了……”

石秋疲惫地感慨,起身喝了口茶醒醒精神,才朝剩下几张考卷伸去。

说起来,这徐家小子的卷子还没改到呢,石县令想。

徐辞言的文风过于独特,他改了那么多份卷子,也没见着哪篇像是他写的。

那天改了文章以后,白大儒精神好了不少,很是关心这小子,甚至托他去通济社学里找了徐辞言过往做的文章来看。

那赵夫子也是实诚,听说是白大儒要看,啪地送上来一大打,钉得整整齐齐的,连徐辞言最开始学破题时写得习题集都没落下。

白巍竟也真一页一页地看了!

见此情景,石秋简直大跌眼镜,可老师好起来,心里高兴,对徐辞言也不免多关注了几分。

可他初到祁县,政务繁忙,也不能时时喊人做文章给他,因此,石秋心里对着这场县试里徐辞言的表现,很是期待。

他把剩下几张卷子一改,却不由得咦了一声。

怎么没有?!

徐辞言贴经题做错了?!

石秋不敢置信地,一个能写出这般文章的学子,会连这最基本的贴经题都做错?!

不可能吧!

县丞邓禄就坐在他下首,见石县灵满脸不可置信地站起身,拿起批好的卷子一张一张地翻,连忙凑上去发问。

“石大人,怎么了?”

他话一出口,就听见下方官员坐处嘭地传来一声钝响。

嘭!

邓禄一惊,转眼一看,贾历文惊慌失措地坐在位上,面前立着的油灯摔落,豆油缓缓地流了出来,浸在面前的卷子上。

“怎么这么不小心!”

眼看那几张卷子要被弄脏,石秋心头冒火,连忙三两步冲上去,一把把卷子抄了过来。

“还不快把东西挪开!”

邓禄也冲了上来,指挥着人就要收拾残局,吼完上句刚一抬眼,就见贾历文两股战颤,木头人一样地愣在原地。

“你!”

邓禄一惊,心头莫名慌乱起来。

眼见事情即将败露,贾历文脑子里面一片空白,失措之下只顾上拉住邓禄的手,投去求救的眼神。

救我!

他慌乱比划口型,邓禄还未反应过来,就见石秋铁青着脸,一巴掌砸到桌上,吓住满屋人,“够了!”

“贾历文!”石秋厉声呵斥,一身鸂鶒官服被照得发亮,“这份卷子五道贴经题无一错漏,为何没有递上来!”

“这!”贾历文一下子像被掐住脖子的鸡一般,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能连滚带爬地凑到石县令脚下,“大人!大人您听我解释啊!”

邓禄心头一片茫然,连忙凑过来往卷子上一看。果然,这份答卷字迹工整秀美,答案也无半点错漏之处。

他再取同一打的卷子一翻,一下子后背冷汗直流,这么多卷子里面,只有这一张是有问题的!

豆油浸透覆名的白纸,隐隐约约露出底下的墨迹来,邓禄斜眼一看,正是天二庚午,徐家村徐辞言几个小字。

他心头顿悟,恨得不行地瞪了眼贾历文,刚想帮着解释,就见石秋冷笑一声,一脚踢翻了人。

“把卷子全都递上来,我倒要看看,谁敢在本官眼皮子底下做手脚!”

完了!

狼狈地躺在地上,贾历文面上一阵青白,悔不当初。

完了!彻底完了

…………

石县令雷霆之怒下,县衙里的事情被死死地压住。

放榜那日,徐辞言起了个大早。

陈钰几人也都睡不安稳,徐辞言下到大堂里,就见几人挤在窗前,翘首以盼地等着了。

“徐弟,”见徐辞言下来,陈钰连忙招呼,“快过来,我们一起等着。”

和他挤在一处的学子姓周,名沅柳,和陈钰一般,是东城顾夫子的得意门生。

顾夫子虽然只收富贵人家的孩子,但为人也很有几分真才实学,徐辞言观察了一下,他们几人都很有望通过县试。

周沅柳给徐辞言让了个位置,动作间,露出手里死死握着一个红布做成的三角。

“这是?”陈钰一愣,好奇发问。

“我娘给我求的符,”周沅柳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笑,摊开手,正是一个被红布裹起的黄符。

小小一个躺在他手心,被浸出几点汗迹,角落里还绣了一棵松。

“是城外寒松寺的灵符吧,”陈钰恍然大悟,“听说他家求学也最为灵验,连府城里都有人千里迢迢来求呢!”

“就是难等了点。”另一人补充道。

“不是,”周沅柳满脸茫然,摊着手不知如

何是好,“你们怎么看出来的?”

“这也没字啊?”

“呵呵,”陈钰睨他两眼,一脸骄傲地探手从怀里掏出个东西来,“你以为就你有啊!”

一时间,几人掏袖口的掏袖口,摸荷包的摸荷包,四只手并在一起一瞅,一模一样,一看就是同一庙里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