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他这不就是三元,不,六元及第!”

石秋也脑子一阵发晕,再也无法按捺住喜意。搜索本文首发: 进入她 随着捷报一起来得还有几封信,这也是朝廷给新进士们的优待,通过官方驿站送信,要快上许多。

他抖着手把自己的那封一拆,一目十行,而后快步点了烛火把信一烧,“怀卿!你派人去告知祁县县令,还有府里的几个大人,我们马上启程去县里!”

“哎!”赵师爷脆声应下,风风火火地出去准备

等刘大刘二两个酒醒以后,挂念着差事出门就要去找石知府问问情况。

“也是奇怪了?”

刘大一脚踏出屋门,看着府衙仿佛一夜之间喜气临门,往来衙役都是笑容满面喜气冲天,一脸狐疑,“这出什么事了?”

他眼疾手快,一把拽住跟着石秋就要上马车的赵师爷,急道:“不是帮我家找人吗,怎么走了!”

赵师爷还没开口,石秋一把掀开轿帘,笑容意味深长,“两位也不必来问本官了。”

“你家要找那人已经不在祁县了。”

“不在了?”刘大刘二面面相觑,压下心底的慌乱忙问:“敢问大人可否说得具体些?”

石秋一指礼房手里抬着的牌匾,语气里总有股幸灾乐祸的味道:“捷报刚刚传下来,那徐家儿郎今岁里赴京去会试,眼下已经中进士了。”

“至于林娘子这些,自然也都跟着去了,眼下想来已经到京城了。”

“什么!”刘大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看向知府身后的仪仗队,一看这规模就明白了。

石秋笑呵呵地补刀,“说起来两位怕是也听过他的名姓。”

姓徐……

“正是徐辞言老爷啊!”

会元徐辞言,不,是状元?!

赵师爷见他们苍白了脸,笑着提点,“徐老爷如今可是六元及第!他家虽搬走了,族里可还在呢!”

“眼下我们要去报喜,两位若是有事,就不多留了。”说完,还没等刘大刘二反应过来,马车哒哒哒地一路敲锣打鼓地跑了。

一路有百姓见这阵仗,赶忙来问,一听说松阳出了个状元老爷,当下手里的活计也不干了,抛下东西就跟在队伍后面往徐家村跑。

石秋冷眼看着刘大刘二两人站在那,心底也是一阵窝火,徐辞言来信里说了他家的渊源,还说了如果有南威侯府的人来找他家,不必瞒着,如实相告就好。

能干出这种事情来,别说只是个不称职的外祖,哪怕是徐辞言亲爹,他也要骂上两句的!

若不是徐辞言写明了日后自有安排,石秋恨不得马上联系他那当御史的同窗,好好地参他江家一本!

不气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石秋拼命在心底安慰自己,一路疾行,很快,祁县县城就出现在眼前,这任的县老爷官袍穿得妥当,喜气洋洋地在外面等着。

“石大人!”见着石秋,马县令一扶乌纱帽,屁颠屁颠地赶上来,“大喜啊!徐家村那边我已经派人通知过了,您看我们这是现在过去?”

“你带着人先走,我进城一趟,待会撵你们!”石秋下了马车自个牵了匹马,遥遥就往白家冲去。

师弟高中状元,这种喜事一定得让老师知道了!

马县令看着他一骑绝尘的背影,伸着胳膊哎了两句,一咬牙,“快,我们先去徐家村外头等着!”

若说这些人里最喜的是谁,那必然是他了,马县令现在都觉得自己在做梦,状元出在了祁县,哪怕不是他任下出的,但那是六元及第啊!

沾着点光,都够他文教的政绩直接拉满掉!

再一看徐家村外头的义士牌坊举人牌坊,马县令更是激动得直抖,“快,那个进士牌坊,快点给我做起来!”

石秋打马从后头追了过来,走在了马县令前头,老远看见徐七爷在村子门口那探头探脑地望过来。

“大喜事啊!”石秋一喜,连忙冲上去握着他手,“快开祠堂,辞言他考中状元啦!”

而松阳府城里,刘大刘二四处打听了个遍,终于确定了石知府没哄他们!

“哎哟我的老天爷啊!

”刘大脸都白了,一拍大腿,“快快快!快给老爷递消息啊!”

“出大事啦!”

第51章 翰林院 冷板凳

男子二十, 冠而字。

在正式入职翰林院之前,徐辞言也迎来了自己的冠礼。

林西柳她们很重视这场礼仪,早早地就开始准备起来, 到了三月二十五这日,早早地开了祠堂供上各色花朵香瓜。

徐辞言上辈子十八岁生日平平淡淡地就过了,全身心地为着冲刺高考做准备, 而眼下虽只是占卜出来的吉日,也意味非凡。

最主要地是, 有为他操前忙后的家人,这日子也格外地特别起来。

徐问秋已经逝去,老师白巍不得上京, 今日冠礼是由师伯唐焕代为主持的。

徐家设了东房,徐辞言面西而跪坐, 长发挽成发鬓,插上发簪, 而后用黑帛包住。

唐焕神采奕奕, 不用人搀扶, 自个顺西阶而下,在堂前洗器里净手, 又回到堂上,在徐辞言面前的席上坐下, 抬手为他整理发鬓。

整个礼节十分庄重,徐辞言如今属于“士”一族,需加三种发冠,而眼下首加的是黑布制成的淄布冠。

唐焕从有司手里取过发冠,端肃着面孔为徐辞言整理仪容,把发冠缓缓地为他戴上, 口念祝辞训诫。

“ 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这样一个好日子,你戴上了缁布冠,已经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