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外一断腿老兵的介绍下,他们知道了武夫人的存在。搜索本文首发: 打开它
有了头绪再去了解,事情就容易的多了。虽是女子,但武夫人在军队中暗里名声奇佳,她和女儿这么些年能在凤安城里活下来,也多靠这些士兵们照顾。
人性就是这样,前朝武夫人被宦官作乱时那些士兵们无能为力,也不敢发一言。但君权之下,他们省吃俭用囊中空空,却也愿意凑钱给武夫人母女治病,供她们生活。
夫妻俩对坐沉默,半晌杨姝菱才叹口气,“那两千士兵,夫君可有法子?”
在凤安当兵可不是个容易活,先前说的那一千士兵,已经是徐辞言在全府范围内抠了又抠,甚至把隔壁几府也加上才有的。
眼下那两千……若是要,那便只有向都指挥司要人了。
这可不容易。
“不怕,”徐辞言笑笑,眼底划过一丝锐利,“马匪马匪,自然是有马的才能叫做马匪了。”
“马可不是容易得的,放眼三大寨十七小寨,这么多匪徒都有马,这些马从哪里来的,想必上头的大人们,会给本御史一个合理的解释。”
话音落地,两人同时看向藏着圣旨的地方,心有灵犀地一笑。
身为四品知府,向省里的大人们问话,那叫为官不尊以上犯下,但是身为陛下特封巡安监察御史,司马政互市二事,再问话,那可就是问罪问责了。
“这凤安的雨,也该下起来了。”徐辞言起身倚窗,北境雾蒙蒙的天里一片片绵延的乌黑云朵,他扬唇笑笑,神采飞扬。
第83章 安定 攘外先安内,在去找都指……
攘外先安内, 在去找都指挥司麻烦之前,徐辞言先找了凤安府书生们的麻烦。
身居高位,他也不使什么魑魅伎俩, 干脆利落地以见见本府学子、考校学问的名义,在府学设宴。
徐六元的名声实在是太响,哪怕背地里有再多心思, 得了消息后,府内的大小书生, 只要赶得上的,都齐刷刷地换上正服按时赶到府学去了。
这位可是大启数百年来才得一现的文魁,不说得其单独指点, 只是浅学一二,都够他们再上一层楼了。
反对互市, 叫嚣得最响的那群学子到底舍不得这么个机会,咬着牙也来了。
进门时他们心底侥幸, 大家可都是有功名在身的, 这徐大人……总不能对他们耍什么花招吧!
难不成还能对他们用刑, 或者暗地里弄死他们?!
拼了!几人对视一眼,相互鼓劲。
知府设宴, 进了学,却不见宴席该有的美食佳肴, 反倒是往日里岁考的桌案被一张张搬了出来,摆在院里,最上方放了张大案,支着青盖。
几个学子面面相觑,为首的一人姓王,如今已有秀才功名, 在凤安也算小有才名。
见府学占尽了地域优势最先赶到的书生们都自顾自地找位置坐好,一个个肃穆以待,王秀才一咬牙,招呼着人坐下。
“最多不过是考考文章,”王秀才安慰他人,“知府初上任,以考试的方式来探知学问虽然过于苛刻了点,但我等的学问也不是偷来的。”
“见招拆招便是。”
身后几个书生倒是没这么乐观,纷纷苦笑一声,心底腹谑。
只怕是鸿门宴啊……
过了半柱香时间,外头进来了乌泱泱一群人,王秀才打眼一望,府学的几位老夫子连刘教谕一同,簇拥着一个身着绯红官袍,面如冠玉,气度极佳的年轻官员进来。
“学生拜见徐大人,拜见夫子。”
坐着的书生们齐齐起身见礼,再坐下的时候,姿态都忍不住端正了几分。
“凤安不愧是三圣故地,就连学子也比别的地方看起来神气些。”徐辞言瞥他们一眼,转头朝刘教谕笑谈一句。
“也是圣上教化之功,这些年来派名师选官吏,让学子们能得个安心地方读书,不然哪有今日这般气魄。”看着座下一张张神采奕奕的面孔,刘教谕也心底满意。
他拂拂胡子笑道,“尔等生在凤安学在凤安,该对地情人文无比熟悉才是。”
“学里与徐大人商量了,今日先考后宴,以示我地文风昌盛。尔等往日四书文章作了不少,今日便换换,不论古贤而议今事,便以朝廷新颁的互市条令为题,写一篇策论文章来。”
此言一出,座下书生们面色变换,心底思绪翻飞,既是学考,也由不得他们多想,很快便
有学宫的书童前来发放纸笔,在最上首点上柱大香。
王秀才还没来得及从这说考就考的作风里面缓过神来,便被周围人研墨提笔的声音惊到,赶忙跟着动起来。
徐辞言坐在上首看着他们,视线落在几个被提前标记好的“刺头”上面,开始还是巡视,后来见那姓王的秀才越写越激昂,便干脆直直地看着那处。
刘教谕瞥了一眼,也有些唏嘘地笑起来,“这王恒宗啊,是个人才,只是人如其名,执拗得不行,深信祖宗功法不可改,活脱脱一个拗相公。”
“本来以他的才华,也该入府学的,只是他的想法太过直硬,人又过于激进,在和夫子论学的时候,一气之下竟然跑了!”
是个有意思的,徐辞言似笑非笑,府学里虽不说各个都是名师,却也是对科举深研究多年,有朝廷背书的。
师资好待遇好,别的书生恨不得一辈子待里面,王恒宗倒好,说走就走。
“若不是个执拗的,也不会早早地跳出来。”徐辞言笑笑,抬眼看了看时间,香灰颤颤巍巍地落下,底下已有大半学子停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