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战斗家 作品

第177章 山庄一夜

第177章 山庄一夜

荣国府。首发免费看书搜:读阅读

梦坡斋,贾政的书房。

刘通和郑浩来到京城贾府,贾政收到二人带来的消息大惊失色,不敢怠慢,知道此事非同小可,留下二人在府上,不过二人还要送信给一人,得知是陆仲恒后,贾政直接派人去请。

陆仲恒在翰林院做官,自前明以来,科举考试均由翰林官主持,陆仲恒虽然只是新进翰林,论资排辈不够格,却也知道地位的重要性。

刘通还好,郑浩非常的客气,等陆仲恒抵达贾府,郑浩犹如弟子般的孝敬。

“贾公准备怎么做?”陆仲恒没有过多寒暄,直接询问贾政。

贾政知道陆仲恒不放心自己,却也没露出不满之色,陆仲恒是林如海的得意门生,论地位和前程,未来不下于自己,单论清贵而言,如今已超过了自己。

“据王信所言,此人杀良冒功,欺罔朝廷,结党专权,形同藩镇,又有养虎遗患,纵敌成势,并贪渎暴敛,荼毒军民,掩败饰非,怠战误边,乃有十大罪也。”

贾政觉得自己做的仔细,又说道:“此人罪不可赦也。”

对方是永兴节度使,贾政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敌人,很有种年少时期记忆的感觉,却也隐隐有点惶恐,如此与人撕破脸,万一己方输了怎么办。

陆仲恒笑道:“贾公所言细无巨细,实乃稳重之人。”

听到对方的夸张,贾政内心得意。

现在已经没有了刘通说话的份,端端正正的坐在椅子上,主要是弹劾的事,他也不懂,不知道其中的弯弯绕绕。年轻的郑浩虽然来过京城,可也只是普通士子的身份,心里激动不已,更不敢胡乱说半个字。

“仲恒可有话要交代?”贾政问道。

贾政的话音刚落,陆仲恒就说道:“加一句即可。”不等贾政询问,陆仲恒一口气说道:“大同地区历年胡人叩关里十胡七假,因此不可轻信冯庸节度使,朝廷当另选一可靠之人询边事。”

贾政怔了怔,惊讶道:“太快了吧?”

王信才是从三品的武官,难道陆仲恒想要此人取代冯庸?贾政觉得此事希望不大,反而会导致奏疏被拒绝。

陆仲恒摇了摇头,“我之前与人闲聊,打听过督察院里,这些年并不是没有弹劾冯庸的奏疏,贾公所言之事并无遗漏,可朝廷一直没有动静。”

“啊?”贾政不可置信,连忙反问:“既然朝廷知道,为何不处理,任由此事滋生?”

陆仲恒瞅了贾政一眼,想到恩师评价贾政脑子有点迂,此时觉得恩师对此人的评价实在没错。

御史又不是神仙,每年弹劾的事情多了去,东南西北天下事,哪件事没有弹劾过,包括倭寇之事,多少人把倭患原由说的清清楚楚,朝廷处理了么。

不处理,因为处理不了啊。

没奈何,陆仲恒只能向教弟子一向仔细解释:“弹劾冯庸不是关键,如何让朝廷相信,王信能解决大同的胡患才是关键。”

说完,一旁坐着的刘通欲言又止,想到自己身份卑微,忍住了心里的疑惑。

陆仲恒精神敏锐,感觉到刘通的动作,竟客气问道:“我是否说的不对?”

刘通连忙摇手,紧张了片刻,便说道:“不敢不敢,只是听两位大人提及胡患,而小人经历过倭患,因此心中想来,胡患与倭患并无多大区别,可当初朝廷对待倭患并不着急.”

未说完的话,意思很明确,陆仲恒认为朝廷在意胡患可能估错了。

陆仲恒笑了笑,并没有生气,与对贾政的态度不同,知道眼前的人是武人,反而笑道:“彼一时,此一时。倭患时主要是两位圣人之间的矛盾,当下胡患是地方与朝廷的矛盾。”

刘通还是有些不明白,只是清楚眼前身份清贵的官员并没有漏算倭患的事,心里也就安心,便不再多言。

陆仲恒只来了片刻,三言两语就成为了主导者。

年轻的郑浩满脸敬佩的看着陆仲恒,这才是自己的目标啊。却说贾政,本来无主意,硬着头皮支撑,此时有了陆仲恒做主,而且主意坚定,倒也乐的退后一步,当起了甩手掌柜。

陆仲恒不是没来过贾府,这些日子以来,在翰林院熬资历,熟悉关系,也不愿多事,可沉稳是一件事,平庸又是一件事。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王信之事,让陆仲恒看到了更多的机会。

同时也对贾府有了更清楚的直观,果然是指望不上的,只能自己冲在前面,如此一想,难怪恩师林如海说王子腾的腾笼换鸟之策并不全怪王子腾。

如此大事发生,是危机也是机遇,贾府不冲在前面,那也得在背后运筹帷幄,又或者幕后拍板才对,哪里有像贾政如此态度,当做麻烦一样的躲避。

这官场之道,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岂有避让之理。果然是勋贵子弟,没有拼搏之心,只有贪婪懈怠之根,可又不得不感叹。

如能在勋贵这等温柔之乡挣脱而出,必有大毅力,犹如自己的恩师非同一般,不可小觑。

离开了贾府,陆仲恒坐回轿子,脸上神情变化莫测,就以此事为自己扬名,正式踏入士林吧。

贾政送走了陆仲恒,安顿好了郑浩,至于刘通,陆仲恒安排刘通回去雁门关,带口信给王信,让他做好回京城述职的准备。

这是陆仲恒的计策之一。

陆仲恒坐在轿子里,把所有的细节都回想一遍,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事。

如果王信能主动归京解释,比起冯庸的奏疏自辩,谁更值得朝廷信任一目了然,当然,接不接受归京,要看王信的能力。 要是前脚离开,后脚都被冯庸端了雁门关,那还不如不回,因为回来了也没用。

王信的能力还是值得信任的,陆仲恒嘴角露出笑容,果然如恩师所言一力破十,过了河的卒子,可以把对面掀的人仰马翻。

回到了衙门,陆仲恒开始串联。

而贾政回到自己的书房,心里仍觉不安,有些个畏惧,于是让人准备好笔墨给林如海写信。

林如海虽远在金陵,来不及协商,可写了信去,贾政心里才安,一边写,一边想,如果林如海回到京城就好了。

过了一会,管家今天通传,“太太来了。”

“她怎么来了?”

贾政把书信装好,起身去了门口,果见到王夫人带着丫鬟。

王夫人一向不来自己的书房,贾政知道必有事,于是领着她进来,两夫妻一辈子婚姻,却无话可说,王夫人也没有奢望,提起了一件事。

“什么?”

贾政听完后,呆了。

小姨子一家什么时候把主意打到王信头上的?而且,贾政狐疑的看了眼王夫人,她不是一直想撮合宝玉和宝丫头么。

要说起来,贾政并不是木头人,知道许多事。

比如老太太想要撮合黛玉和宝玉,而夫人要撮合宝钗和宝玉。

老太太想要亲上加亲,夫人嘛,除了亲上加亲之外,更有和妹妹的不和。

当初妹妹在府里的时候,与夫人闹了很多不愉快,因为妹妹是府里的小姐,哪有媳妇欺负小姑娘的,加上还有老太太在呢,吃亏了好些年。

“你改主意了?”贾政忍不住问道。

王夫人点了点头,没有说话,更不打算把王仁来过的事告诉贾政,至于贾政以后会不会知道,她也不是很在乎。

今日发生这么多事,贾政揉了揉眉头,让人去请大哥。

无论是王信的事,又或者两家的婚事,必须要让大哥知道,哪怕大哥并不在意王信,甚至有点反感,因为王信姓王。

可大哥也不能否认,贾琏和凤丫头生的孩子终归姓贾。没奈何的事情不如早点接受,免得心里更烦。

贾政安排管家周瑞去找贾赦,周瑞没找到大爷,只找到贾琏。

“琏二爷,大爷去了何处?”

“我不知道。”

贾琏摇了摇头,他现在躲都来不及呢,王熙凤躲着他,他从王熙凤那里拿不到钱,怎么敢去见大爷。

周瑞不知只能再去找,贾琏本来要出门,经过周瑞的打搅却缩了回来,不禁想到在凸碧山庄看到那俏丽的身影,始终难以忘记。

“好事凭啥都留给姓王的。”贾琏骂了一嘴。

王家已经不行了,不然大爷也不会逼着自己找王熙凤要银子,不就是欺负王家不行了么,想到这里,贾琏心痒难耐,心里骂道:“就不信一直躲在那里,爷亲自去揪出来。”

发了狠,贾琏往里头走去。

大观园。

凸碧山庄。

平儿无端端住进了里头,晴雯欢喜有个伴,可晴雯又不傻,是个聪明的小姑娘,对男女之事单纯的犹如白纸,其余之事上倒有她的一番见解。

一夜无眠,第二日一早。

晴雯以前是贾府的丫鬟,后来送到了王信身边,先后几人的关照,更有如今王熙凤的细心,晴雯住处待遇不差,差不了府里小姐多少。

平儿是通房丫鬟,与丫鬟也差不多,又不是普通的丫鬟,两个人身份相近,经历一致,倒也是说不完的话,睡在一张床上。

霞光透着窗户映入屋内,云锦霞帐自金丝楠木雕床顶垂落,天青软烟罗织就的帘幔半掩半开,晴雯睡觉不规矩,露出她内衬淡粉色锦缎裹胸一片白皙,紧紧抱着身段窈窕的平儿。

平儿也拥着晴雯,两个大小美人藏在铺展如三春积雪的玉色鲛绡被面下。

晴雯实在是不老实,整晚动手动脚,小手又放在了平儿身上,压得平儿醒了,平儿已经睡不着,睡眼惺忪的睁开眼,只觉气若幽兰,再一看,好一张精致的面庞。

实在是小巧玲珑,平儿忍不住亲了口。

却把晴雯亲醒了,倒让晴雯想起了以前的时候,和麝月她们一起睡的,晚上也是经常闹腾,偶有你亲亲我,我亲亲你,小女孩们的玩闹。

如今长大了,猛然被平儿亲了,不但不生气,反而觉得好玩,要报复回来,翻到平儿身上,压着平儿亲回去。

笑闹之间,被褥已经滑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