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的折耳根 作品

第138章 准备对朱高煦下手的文官,返回

朱高煦听到这话,顿时一怔,随后径直笑了,他回到大明这么久,朱棣终于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啊。

他还以为朱棣会一直忍着,或者直接是忘了这事呢,

看来朱棣对这两件事,尤其是那件找人的事情,尤为关心。

“爹,我出去后也派了人去往海外诸国,但都没有打探到什么消息。

不过因为大汉国才刚建立,国力弱小,我也没有来得及加派人手,后面我会多派些人去查探的。

我准备对一些不配合的小国直接动手,到时可以更加方便寻找。

若是有人告到爹你这里来,可不能说我啊。”

朱高煦虽然表现忐忑,但心中可是乐开了花,找人这么好的理由,以后想打谁,直接就这样用,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朱高煦唯一担心的,就是那些小国告状告到朱棣这里来,毕竟这样一来,大明要是不管,脸没地放,但要是管了,他大汉国的脸就没地放了。

朱棣看着朱高煦,也是乐了。

“老二,你要是连灭那些小国,都还让人跑到咱这里告状来了,你也别去弄你的那什么大汉国了,回大明来吧,咱怕丢不起那个人。

只要不是当事国告状到咱这里来,咱都不会管,哪怕是当事小国告状到咱这里来了,只要你能有正当理由,咱也不会去管的。

你知道三宝(郑和)下西洋是怎么去那些小国的吗?你以为三宝是和和气气的跟他们沟通交流的吗?

咱告诉你,而你应该也知道,三宝率领舰队下西洋远航,咱可是集结了大明最为精锐的水师随行,足足两万多人,近三万。

就这个兵力,又是大明最为精锐的水师,你觉得外面那些小国,敢说个不字吗?

期间三宝所灭之小国,不在少数,只是都没有去占领,只是为了震慑周边罢了。

还有咱刚才在朝会上说的话,你也要记得,威严与脸面,是需要打出来的,只要你够强,那些小国就只会服从。

理由你自己去找,咱不管过程,尽快给咱将咱那大侄子找到就行。

对了,后面三宝若是去你那里了,让三宝在海外好生补给,别给咱省这些。”

朱棣本来不想说得这么露骨,但他又怕朱高煦听不懂,不是他对朱高煦没信心,而是朱高煦说的什么那些小国跑到他这里来告状,朱棣对这话很不放心。

而且朱棣有句话真没有说假,那就是朱高煦要去攻打那些小国,若是让那些小国的国王真的告状告到他这里来了,朱棣是真的觉得丢脸。

朱高煦带去的那些大军,虽然比郑和舰队随行的人少,也没有那么精锐,但怎么也不至于这种事都办不到。

朱高煦听后,丝毫没有在意朱棣言语中的鄙视,他只是要朱棣这句话而已,今后他要是在外面扩张,只要这个理由好使就成。

至于郑和率领的是大明精锐这个事,他是知道的,没有想到的是,居然郑和还灭了不少国,他是真没有任何风声。

现在朱高煦有些明悟了,合着今天朱棣在朝会说的那些,已经实现了不少,难怪说得那么自然。

更加无语的是,既然这些事都做了,不就是向战败的敌人索要补偿与赔偿罢了,朱棣怎么就没有想过呢?还得要他来提醒。

不再去想,朱高煦随即开口。

“另外一件事,我已经在开始着手了,不过你得再给我几年时间。

如今迁移了几十万人过去,我需要时间来安置与发展,大汉国的耕地太少了,还得不断开荒才行。

之前要那些瓦剌俘虏,就是想着让他们过去开荒的。”

其实对琉球三国与倭寇动手,他已经在准备了,但这事他不想这么快开始,他也猜不到自己一旦完成后,会不会受到朱棣的针对。

总之先防范一手,朱高煦觉得总没有错,先把自己的实力壮大起来再说。

朱棣闻言,看了朱高煦一眼,径直笑了。

“这些咱不管,但不能拖得太久,沿海之地常受倭寇袭扰,防不胜防,也无比的烦人,你尽快将倭寇这个问题解决了。”

见朱棣应下,朱高煦心头松了一口气,随后与朱棣又聊了许久,直到下午些时候才离去。

朱棣看着朱高煦远去的背影,目光满是不舍,直到消失不见,轻轻一声叹息,神情逐渐有些落寞。

“终究还是走了啊。”

朱棣坐在阶梯上,斜着身子,双眼望着殿顶,不知在想些什么。

朱高煦来到外面,也没有再去找朱高炽与朱高燧,径直回到王府,韦达第一时间就来到朱高煦身旁。

“王爷,确定好明日就走了吗?”

“确定好了,明日拂晓就走。”

韦达一惊,走得这么着急,难道有事?

韦达也没有去问,应下后当即下去开始安排。

朱高煦径直来到后宅,拉着韦清婉回到屋里。

“今日早点休息,准备好要带走的,明天走得会比较早,路上也会比较赶。”

“嗯,我知道了。”

韦清婉心中

担心,同样也没有说什么,开始下去准备。

朱高煦一个人静静的思考着,他有一种预感,要是不早点走,今日参加朝会的那些人,会找他麻烦。

当时无人站出来声援朱棣,唯独他站了出来,虽然被朱棣喝回去了,但显然成了目标。

那些人不敢对朱棣做什么,但对他,可就是大大的敢了。

他那一站,直接鹤立鸡群,当时没有什么事,过后那些人回过神来,肯定会集火他。

待到晚些时候,朱高燧匆匆走了进来。

“二哥,你得早点走了,太子府的属官在牵头,准备对二哥你发起弹劾,理由是挑动皇上发起战事,不顾百姓死活,且已在海外就藩,又在朝廷不愿回去,意图参与夺嫡。”

朱高煦看着一脸急切的朱高燧,听着这些话顿时变得一脸阴沉。

好啊,他才在从宫里回来的路上想通这一点,结果这些人还真就忍不住了。

他挑动朱棣发起北征?他在大明不回自己的藩地是想参与夺嫡?

朱高煦都差点被这些人给气笑了,他能当着朱棣、朱高炽的面挑动朱棣北征?

至于参与夺嫡,他要真的想参与,就不会出海去海外建立大汉国了。

虽然朱高煦很愤怒,但这些文官的这两个理由,偏偏特么的站得住脚,哪怕是朱棣亲自下场保他,只要这些文官一拥而上,朱棣必须得对他惩罚才能将这事平息。

因为北征不能让朱棣来背锅,他是因为朱棣让他留下这事,同样不能让朱棣来背锅。

朱棣本身就注重名声,今天朝会已经那样做了一次,下一次会不会这样做来保他,朱高煦心中都没底。

果然啊,论无中生有,还得是这些文官,握着笔杆子的人擅长,什么莫须有,是真的能够整出来。

朱高煦看着朱高燧,缓缓开口。

“这事,老爷子应该知道了吧,老爷子是什么想法?还有老大,是否知情?”

“老爷子确实知道了,为了这事,老爷子已经让我找机会拿下几人震慑其他人,必须得找新的证据。

老大应该也是知情,这事在锦衣卫里面,我和老爷子都特意没有下封口令,老大的人肯定能够知道,只是如今老大还没有什么动作。”

朱高煦心头一冷,这些人,是真的哪怕搞不死他,也要来恶心他啊。

朱高煦很想留下来好好反击这些人,但最终还是忍了下来,他真要是留下来,才是中了这些人的计,只会让这些人更加有底气。

而且如今朱棣这么做,已经摆明了,要是真的发生了,朱棣不会像今天朝会那样强硬的保他了。

朱高煦也能理解,这些人太团结,与地方官员坑壑一气,一旦朱棣要处理,就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倒,到时治理都没有人去做了。

只能让朱高燧重新找证据,这样既能收拾那些人,又不会让那些人恐慌。

片刻,朱高煦缓缓开口。

“老三,这事我知道了,你回去吧,明日一早,我就出发了。

以后有事跟我来信,若是有机会,也可以来我那里看看。”

“好,二哥你保重,一路顺风!”

朱高燧也没有再说什么,已经经历过一次离别了,这次显然是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的。

而且局势如此,他也没有什么办法。

一夜时间很快过去,这件事朱高煦并没有与韦清婉说,天都还没有完全放明,汉王府外的车马就已经就绪了。

刚至拂晓,朱高煦骑着马,带着队伍开始出发。

当朱高煦来到城门,却是看见有一人正在城门处等着,仔细一看,朱高煦当即走了过去。

“老大,你怎么在这里?”

朱高煦心中虽然疑惑,但脸上却满是笑容。

以他如今和朱高炽的关系而言,可是比之前差太多了,许多事破了那层窗户,两个人都是心知肚明的。

朱高炽看着朱高煦走来,脸上同样带着淡淡的笑容。

“我在这里送送你,那几个准备弹劾你的人,已经被我收拾了。”

“老大,你真下得去手?”

朱高煦的笑容更盛了,他还真没有想到朱高炽下手是真的挺狠,他都要回去了,结果朱高炽还是没有放过那些人,那可都是朱高炽的人啊。

朱高炽摇头一笑,随即收起笑容。

“老二,说这些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这次你回来,我确实被你弄惨了,从来没有这么忙过,更没有这么操心过。

我想告诉你一句话,我们之间或许理念不合,或许有冲突,但我们始终是亲兄弟,我们都是老朱家的人。

这是我的底线,他们触碰到了,自然需要收拾。

不说了,这天是真的冷,太医让我尽量不要受寒,我就先回去了。

老二你也回去吧,保重。”

朱高炽说完,就上了马车,缓缓向着城内走去。

朱高煦看着这一幕,片刻,当即大喝。

“大哥,保重!”

朱高煦心中有一些遗憾,若是朱高炽没有朱

瞻基这个儿子,该有多好啊。

他和朱高炽,存在的争夺只是那个位置罢了,谁也没有想过置谁于死地,而且他还敢说,即便他就是失败了,朱高炽都不会对他做什么,顶多削他权力。

朱高炽无论真心还是假意,不管是为名还是真的为情,都会留下他。

他这个原身对朱高炽其实也只是有一股被朱棣挑动起来的那股气罢了,没有非得杀死谁才能罢休的仇恨。

但他和朱瞻基就不同了啊。

朱瞻基忌惮他这个叔叔的身份,因为他起兵,就不是造反,而是靖难了,有那个名分在,朱瞻基必然会防范他的。

而要怎么防范?

当然是死人最好了,不然还得担心他什么时候就来一手。

至于服不服朱瞻基,无论是原身还是现在的他,这个事情都不用想,朱高炽他还有理由说服自己,对于朱瞻基?

想什么呢。

他和朱瞻基之间的矛盾,才是真正无可调和的啊。

而且他和朱瞻基也不想调和,对他能够用出那种方式,将他这一脉杀绝,这样的人,能够做出这样的事,可见想要弄死他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了。

如果没有朱瞻基,他是真想和朱高炽好好做兄弟。

不再去想,朱高煦翻身上马,继续往外走去。

不过一个时辰不到,朱高煦又遇到了一个熟人。

“老三,在这等着我,是有什么事?”

朱高煦都有些搞不懂了,这些人要来送他,就不能在他离开王府的时候送?

非得在半路等着,也不知道玩什么神秘。

“二哥,我是来送你的,也是老爷子让我来的。

老爷子说你要的厨子,自己不去拿,还得让他给你送来,让你下次回来的时候,准备好挨揍吧。”

朱高煦直接乐了,这事他还真忘了,没想到朱棣还记着。

想着下次回来,朱高煦兴致也不高,因为要是没有什么意外,他应该是不会再回大明了。

朱高燧的声音继续传来。

“老爷子还准备了十万石粮,三十万两银子,以及一些布料、铁等等,还有三万青年与女子,另外还有三百少年,都是从民间挑选的,只需要适当教导,长大后就可以入仕一方。

已经全部送到刘家港了,二哥你带回去吧。

我也回去向老爷子交差了,二哥保重!”

朱高燧说完就准备直接离开,朱高煦当即开口。

“老三等一下!”

“还是那些话,你自己在大明,只需要照顾好爹就行,其他的不要去参与,也不要去争。

你回去告诉老爷子,我不会让他失望的,代我向老爷子说声谢谢。

对了,再代我告诉他,有时间就来大汉国看看。”

“知道了二哥,一定带给老爷子,走了!”

朱高煦看着朱高燧离去,收回目光,继续开始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