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的折耳根 作品

第140章 时代精英的创造力,提升科研人才地位

朱高煦是真的想骂人,这玩意张景告诉只是需要一点气力?

这需要的气力大了去了。

他就说嘛,这么大一坨钢铁,还特么实心的,那么粗的链条与齿轮,还没有润滑油这些辅助,那三个轮子,也是重得不行。

就这个重量,只要想一想,就知道肯定不是一个人所能蹬得动的。

如今他能蹬走这三十多米的距离,朱高煦都觉得自己厉害得不行。

就这三十多米的距离,差点让他双腿都废了,换成一般有点气力的,朱高煦都敢说蹬不动。

王玉、张景一行人赶紧来到朱高煦身旁,看着气喘吁吁的朱高煦,每个人都很是担心,张景更是自责。

“王爷,您没事吧?”

“我没事,只是张景,有件事我给你说一下,你们的这个思维方式,是对的,这个车,做得也很好。

只是细节方面需要改,尤其是这个重量,这些铁中间,能不能做成空心的?

还有那个轮子,得想办法减轻重量,还得让其能够更好的滑动。

链条与齿轮也是,有没有想过,用一种什么样的油,让其能够用起来更加流畅。

这些虽然有些人强人所能,但科研院的目的,也就是初衷,就是要解决这些往往听起来不切实际的问题。”

朱高煦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就开始叮嘱起张景了。

说的这些,朱高煦很清楚其中的难度,但就如同他说的那样,他成立科研院,并且投入这么多资源,一切以科研院使用优先,将优先级提得这么高,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

因为他知道这些是能够解决的,并不是单纯的幻想。

张景听着朱高煦说的,他其实很想说,幻想与理想,还是有差别的,因为在他的认知里,他是真想不到什么可以做到的了。

看看朱高煦说的是什么吧,铁还能做成空心的?

里面是空的,这怎么...诶?改变一下模具,好像不是做不到。

但用什么油让链条与齿轮更顺畅,他是真想不到,尤其是这个轮子,千百年来,不都是这样?还能怎么做?

然而朱高煦说的偏偏又没有错,这确实是科研院的职责。

尤其是朱高煦给科研院的待遇,纵观历朝历代,朱高煦给的确实是最好的了,已经不是超出一般的好了,许多朝廷大员,恐怕都还比不上他们。

“王爷,臣知道了,以后定做出更为实用的新物件出来。”

朱高煦不再说什么,继续在码头上看了一会,只能感叹这个区别,是真的大。

随后带着众人往城内走去,来到城外,朱高煦看着这高大的城墙,一时间都觉得有些懵,这个城墙,恐怕已经不比大明的京师差了吧?

那种恢弘霸气的气息,扑鼻而来,若是敌人,看着这样的城墙恐怕都会头痛。

朱高煦越发的想不通了,这一年多时间,真能这么快就把城墙给建造成这样?

朱高煦疑惑的看向王玉等人,他是真的很想知道,这些人到底是怎么办到的。

这事放在他前世不稀奇,但在如今,可就太稀奇了。

这时阮安来到朱高煦近前,躬身开口。

“王爷,这个城墙,是王爷当初让臣试过的那个钢筋加水泥混着石子的混凝土做的啊。

臣试验了许久,后面又找了科研院一起帮忙,铁器局的吴中也一起想办法,通过接近三个月的试验,才得到了韧性效果更好的钢筋。

臣带人试验了建造十二层的房屋,都没有问题,后面建造城墙,臣就运用到了这里,外面添加了一部分石砖,城墙的坚韧程度比之前更好,臣等还特意用炸药、火炮试过了,能够承受。

不过这个城墙如今只是建造了一面,其他城墙还在建造中。”

朱高煦听着这些,也是好受了一些,钢筋混凝土运用到城墙上,石砖修饰,更结实了,总归是好事。

不过当听到只做了一面时,朱高煦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这真就是为了迎接他,特意先做的这一面城墙呗?

但这些都不是朱高煦关心的,朱高煦关心的是,阮安还真搞出了用钢筋混凝土做的房屋?还十二层?

“不错,运用得很不错,进城看看。”

现在朱高煦只想进城看看那个十二层的砖房建筑了,毕竟如今的大明,流行的房子可不是这样的,尤其是还是高楼。

这个十二层的小楼放在前世那是根本不值得惊讶,甚至不会让人多看一眼,但在如今,可是完全不一样。

朱高煦进入城内,然而映入眼帘的,是到处都在修建的房屋,根本就不是他印象中的城池。

这时王玉的声音传来。

“王爷,之前的城池已经是王城了,如同京城的皇宫、皇城、外城,这里也是一样的,王宫、王城、外城。

而现在王爷看见的,就是规划中的外城。

臣将之前来的人都安置在城外了,设立了村庄安置点,这里修建出来的房屋,过后都将会以王爷提过的,售卖的方式将房屋卖出,而不是直接分配了。

并且皇城里,臣正等着王爷您回来跟您说,都修建那种高层小楼,到时将人集中后,空余出来的地方,同样进行修建小楼,到时根据房间,售卖给需要来这里居住的人。”

朱高煦眨巴着眼,当初因为让阮安做这个事,他是顺嘴跟王玉提了提,说是这样通过房地产,王廷就能大赚一笔。

朱高煦是真没有想到,他虽然有这个想法,但如今王玉就真把这些给整出来了,而且看这架势,明显是已经弄出了详细的规划。

至于这里的房子能不能卖出去,朱高煦是压根没有想过,作为他大汉国的国都汉州城,会有卖不出去这一说?

朱高煦他下面的这些人,是真的对他说的方向是深信不疑的,他只要提出来,这些人就会下去做,并且还能真给他弄出来。

朱高煦都不得不感叹,对比起在大明看见的那一幕幕,果然创业时期人心是最齐,因为跟在他身边的这些人,都没有一个是傻的,知道只有主体更加强大,他们的地位才会提升。

也就是大汉国越好,他们才能更好,大汉国若是都不好,他们也好不到哪里去。

朱高煦是真希望这个齐心协力能够一直保留下去,而不是想的争权夺利,为自己争取利益。

虽然想得有点美好,且不现实了点,但毕竟是憧憬嘛。

不再去想,朱高煦也没有说什么,继续往里面走去。

他看得出来,如今这个外城修建的房屋,都是按照砖房来修建的,只有几片区域,没有用石砖。

哪怕王玉没有说,朱高煦都能猜出来,这肯定修建的是宅院,给那些有钱人修建的,因为卖的价格肯定更贵。

这玩意,是真的被王玉这些人给玩出来了,这跟那种大别墅的定位有什么区别?

朱高煦嘴角一抽,就现在他见到的这些,他就已经知道,这次回来,短时间内他得忙成什么样了。

不再去想,朱高煦看向王玉。

“这些事等后面再说,先进城,带我去看看阮安修建的那十二层的楼房。”

朱高煦现在并不着急,无非就是一两天的时间罢了,要真有不能等的紧急事情,王玉也早就给他来信了。

继续往里面走去,又是走了一段时间,终于是来到他似曾相识的那道城墙,这个也是王城城墙,比之前还是要高大一些,是后面加铸的。

城门也被开成三个,有着三条通道,可以供人进出往来。

来到王城之内,景象顿时就变了,地上铺设着整齐的石砖,街道上往来着形形色色的人,街道两旁,店铺都纷纷开门营业,一些小摊贩,也在道路两旁井然有序的摆放着,吆喝叫卖着。

外城还在建造,看不到人间烟火气,在这个皇城,就已经可以充分见到了。

朱高煦并没有去问王玉等人,而是直接在街道上闲逛了起来,逛了许久,朱高煦很是满意,这才看向王玉。

“做得很好啊,看来王城以内的安置,都已经结束了,百姓也都过着正常的生活。

看也看了,我也放心了,带我去那个楼房看看吧。”

“是,王爷。”

王玉等人脸带笑容,带着朱高煦来到一处偏僻一些的地方,只见一栋十二层的楼房矗立着。

朱高煦走近一看,冲击力这些倒是不存在,只是这个外观,有些丑了,这个外观丑,不是因为房子的结构丑,相反结构还挺可以的,虽然没有像他前世看到的那样,但古人的欣赏能力,还是在线的。

加上阮安本身就是这方面的顶尖人才了,按照原本的木质阁楼换做石砖升上去的,外部构造还是耐看。

朱高煦认为的丑,只是外墙没有装饰,就是一层石砖,显得是真的比较丑。

“走,进去看看。”

朱高煦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进去看看了,外观实在也就那样了。

进入到里面,与现在住的房屋基本是差不多,朱高煦关心的是这个楼梯,抬头一看,好家伙,螺旋式楼梯,然后又是在最中间,每一层都有两条通道进行延伸。

通过延伸的路过去,就是每层楼的楼道,每层楼都有屋檐一般,往外伸展而出。

朱高煦来到三楼,通过楼上往下面看,直接看见螺旋式楼梯这一小部分地方,而且每层楼梯还有类似雨伞一般的延伸设计,导致在楼上真正能够看见的,与在下面时想的完全不一样。

这些内部设计,朱高煦是真的有些惊叹了,这内部空间,是真的被阮安给玩出一朵花来了。

“王爷,这个楼房内部,除了石砖与水泥、钢筋外,还有些地方用了木头,并不是纯粹的全部由石砖、钢筋、混凝土、水泥所制而成。

另外在两侧,臣也是受到科研院那个轮滑应用的启发,设立了一个可以由人力牵动,使得一个能够载人的箱子可以进行上下移动。

若是有人觉得走楼梯太累,可以进入两侧箱驾内,只需要在进入说清楚去往几层,达到六人,就可以启动了。”

箱驾?

这下朱高煦又有些不懂了,当阮安带着来到面前时,朱高煦恍然大悟,这个箱

驾,合着就是一个人力拉动的天梯!

两侧留出了空间,上方采用大型轮滑,箱驾两侧有类似刹车一般的齿轮转盘,底部有着支撑,还可以进行压缩,最后则是由粗绳牵出,拉动绳索,使得这个箱驾上升。

朱高煦是真的服了,这墨家机关术,是真被这些人玩得明明白白的啊。

这时候不用朱高煦示意,已经有人开始进行演示。

朱高煦只见五人进入箱驾内,下方有两个粗壮的汉子摇动转盘,绳索被收缩,箱驾缓缓上升,当来到第二层时,箱驾下面侧方有一人拉动摇杆,能够听见明显的响声,这两个粗壮的汉子没有用力,箱驾也停了下来。

需要继续上升或者下降时,则向上用力拉动摇杆,又是一道声响传出,继续开始上升或者下降。

看完之后,朱高煦都忍不住鼓起了掌,这真是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真的比困难多啊。

他最先不过就是想要试一试手搓轨道运输车罢了,结果手搓了个半成残次品,而来轮滑他也是因为当初提升捕鱼效率而弄出来的,结果现在被科研院这么一结合,搞出了这么些应用的方式出来。

朱高煦是真的感慨,真不愧就是时代顶尖的人才,只要给这些人一个思路,这些人就能沿着这个思路,给他弄出来的同时,还能在这个过程中给他把其他的顺道弄出来。

如今哪怕就看这些改变,朱高煦都已经觉得他这个科研院建立得值,投入这么多进去,都是值得的。

看了一会,朱高煦走了出来,随即继续往王宫之内走去。

逛也逛了,看也看得差不多了,现在他要回去该处理堆积下来的事情了。

尤其是这次看到的改变,让他清楚,他不仅要培养与看重这样的人才,接下来还需要提升这些人的实际地位了。

因为这些人,真正让他感受到了,发展的根本因素,还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