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从京郊大营拔营,一路直往济南而去。
行军途中,朱棣看着身旁的朱高煦,轻声开口。
“老二,你那些火绳枪,运来有多少?确定能够到?”
朱棣对火绳枪还有担忧,实在是如今没有看到,大军又已经出征了,他是真的放心不下。
本来他是准备等着火绳枪运来之后再拔营的,结果朱高煦说晚一点时间会直接运到登州,又信誓旦旦保证没有问题,朱棣不仅是因为相信朱高煦,更是时间再拖,对于大战不利,只得拔营。
朱高煦看着担心的朱棣,笑道:“爹,我办事你还不放心吗?
晚一点是因为送来的火绳枪会更多,这次会有八千支火绳枪到来,按照时间,半月之后就能抵达登州。
爹你可以让神机营的人先行前往,领了火器之后,再返回济南操练一段时间,到时再随大军一同出发。”
“好!就按你说的办!”
朱棣心头火热,八千支火绳枪,加上朱高煦先前带来的那部分,足足一万多支,朱棣的信心可谓是彻底爆棚。
本来他就极为自信,如今更是自信得不行。
朱棣当即派出接手火绳枪的神机营先行,大军随后赶去。
大军行进月余,抵达济南时,拿着火绳枪的神机营更是已经操练了近半月时间。
当朱棣看着神机营崭新的火绳枪后,无比的满意,率领大军继续出发,又是两月的时间,才抵达大同。
大同之外营地内,朱棣召集朱高煦、朱高燧等人看着地图商议着。
“如今七月中旬,终于是来到这里了,接下来再行进三日,就进入鞑靼地界。
瓦剌现在势大,鞑靼依附于瓦剌,瓦剌大军以答里巴为首,如今集结于忽兰忽失温,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三人也在。
接下来怎么行进,怎么打,你们有什么想法?”
朱棣看着众人,话音落下后朱高燧当即站了出来。
“禀皇上,这仗都不用想,瓦剌大军在忽兰忽失温,那我们就直接过去,与其一战,只要直接将瓦剌正面击溃,瓦剌如何能挡我明军之威!”
“皇上,赵王说得是,直接打杀过去就是了,管那么多干什么。”
朱高燧话音落下,部分人纷纷附和,然而朱棣都没有采纳,更没有出声,而是将目光看向朱高煦。
朱高煦打仗的本事,朱棣心中还是非常有数的,尤其是如今改变之后的朱高煦,他更想听听朱高煦的意见。
朱高煦见朱棣向他看来,当即站出。
“皇上,老三说得其实不错,行进路上以常规阵型便可。
如今瓦剌势大,不将大明放在眼中,恐怕他们也在寻求与大明直接一战。
现在阿鲁台北逃,瓦剌的嚣张气焰必须要打下去,只有正面解决瓦剌,鞑靼之危自解。”
朱棣见朱高煦也这样说,也不再说什么,当即看向众人。
“既如此,传朕令,大军即刻拔营!”
大军随即出发,先派出两万军为先锋,左、右两翼各三万军,护卫朱棣所在的中军。
这也是常规的进攻阵型,先锋开路,左右两翼展开,中军居中指挥各部,并且随时策应各方,同时也是确保中军的安全。
而至于后军,基本则是大军辎重部队,保证大军供给的,也是在大军最后方。
大军持续行进一个月,来到忽兰忽失温东南方向之外。
朱棣中军,朱棣看着地图,眉头紧皱。
“老二,老三,你们看,我们后日将会抵达这里,这里距离忽兰忽失温不足百里。
而据哨探消息,答里巴等人带着数万军,全是骑兵,一人至少三马,全部在这山头之上。
咱们若是对此山头发起进攻,到时瓦剌大军可居高临下,骑兵冲锋而下,咱们即便有着先进的火器,恐怕也难以展开进攻。
你们有没有什么想法?”
朱棣提到详细的战术,朱高燧直接闭嘴,打仗这块,他自知不能和朱棣与朱高煦比,与其说那些没用的,不如闭嘴。
朱高煦听着朱棣所说的情报,心头无比的凝重。
“爹,这一仗,恐怕不好打,你看瓦剌都在山头上,而在下方只有一道隘口,我们若是强行冲过去,这些瓦剌完全可以半道而击之。
从上山快速冲下来,纵然我们有火器之利,也极难防范,一旦战场被切割成两份,瓦剌若是再调兵,亦或者说服阿鲁台,我们虽有二十万军,但处境将会更加艰难。
现在的难题就是,进不能进,一旦退,又很容易被全是骑兵的瓦剌给拉扯,大军极为容易出现破绽。
而若是继续对峙下去,我们的补给线太长,且对朝廷的压力太大,这次准备的物资,就是必须要在寒冬之前结束大战,不然大军危险。
现在能够考虑的,只有两点,要么佯退设伏,要么想办法将瓦剌消灭在山头上!”
如今算是私下,朱高煦与朱高燧称呼也变了回来,涉及到集体商议时,就只有君臣了。
而现在的局势,朱高
煦也有些头疼,他都不得不承认,瓦剌这些人是真的会挑地方,得知他们没有分兵后,就派小股兵马不断来骚扰,来打探他们有没有暗中分兵。
然后集结大军就在这里等着他们,如今他们根本没有办法绕路,被瓦剌大军牵制都还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一旦绕路,寒冬之前极难结束战斗。
他们这次根本就没有装备冬季作战的装备,朱高炽虽然在准备,但二十万大军,数十万民夫的冬季装备不是短时间就能准备好的,起码需要数年甚至更久。
一旦被拖到寒冬,他们这二十万军就跟待宰的羔羊没有什么区别了,火器的助力也将大打折扣。
而哪怕退去,这次的目的一旦达不到,瓦剌真就要起飞了。
他们这次出兵瓦剌的关键,就是不能让瓦剌统一草原,不能让瓦剌整合鞑靼,若是达不到这个目的,那么这次出兵就是失败的。
现在战场局势,就是他们想要主动出击,太难太难,然而更难的是,他们偏偏必须要主动出击,因为他们耗不起。
朱棣看着地图,眉头一皱,一声轻叹。
“老二说得是啊,咱们现在是被答里巴这些人给架住了,进退不得。
至于佯退吸引瓦剌来攻,如今有火绳枪的情况下,再搭配火铳火炮,可以试试,但答里巴、马哈木这些人未必会来。
他们应该也清楚,只要拖到寒冬到来,咱们的处境会更加艰难啊。”
“爹,不试试怎么知道,不然就这样对峙下去吗?对我们没有半分好处。
我建议明日开始派兵约战,瓦剌必然会战,届时以神机营的火铳炮进行压制,瓦剌定然不敌。
瓦剌出战几次,必然就不会再行出战,而我们则趁机尝试过去,也必定过不去,到时我们便与瓦剌彻底形成对峙。
而在对峙期间,我们不断降低戒备,我不信答里巴、马哈木那些人会无动于衷。
因为他只要攻破我们的中军,就有很大的可能会俘获爹您,大明的皇帝,以及大明汉王、赵王,说不定他还能光复前元荣光呢。
这个好处太大,哪怕马哈木等人明知有问题,恐怕都会尝试。
而我们就赌瓦剌会不会主动来攻,时间就定一个月。
若来,消灭部分瓦剌后对我们更加有利,若不来,到时我再实行另外一计!”
朱高煦双眼锐利的看着朱棣,如今到了这一步,退兵是绝对不可能退兵的,大明一旦退兵,必然会让瓦剌更加得寸进尺,反而是在帮助瓦剌一统草原各部。
强冲又是不能冲的,如今只有以朱棣为诱饵,引诱瓦剌主动来攻,他们才有机会。
朱棣听着朱高煦说的,脑海中也在不断思考着这样做到底能不能行,然而还没有等到他出声,朱高燧的声音就率先传了出来。
“爹,二哥,这个法子,要不还是不要试了,若是真出了问题,那问题可就大了!
我和二哥都可以死,但爹您绝对不能有任何闪失,不然大明北地,被收复的燕云十六州,恐怕都要出问题啊!”
朱高燧实在有些忍不住,他是真的怕朱棣以这样的方式出现问题,到时大明野战精锐尽丧,朱棣身死,什么燕云十六州出事,在他眼里都还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他和朱高煦,也活不下去!
这才是朱高燧最担心的,因为这是朱高煦出的主意,真出了问题,朱高煦还能跑?
朱高煦一旦出事,在朱棣已经出事的情况下,他朱高燧同样跑不了。
朱高煦没有出声回应朱高燧,而是依旧看向朱棣,他想要看看,朱棣到底会怎么抉择。
朱棣也没有犹豫,当即开口。
“老二你说的这个法子,咱觉着可以试一试,不过你说得还不全,这期间还需要让两翼的大军持续给瓦剌施压才行。
只有保持给他们压力,在他们做出抉择时,才有冲动的可能。”
朱棣同样没有去回应朱高燧,在朱棣眼中,要是答里巴、马哈木这些人敢全部来,那正好,他一起全收拾了。
他朱棣打了一辈子的仗,什么恶战没有经历过?如今用计之下,他还会在意这个?
他要是这么在意,他也不会有如今的成就了。
朱高煦闻言,也是笑了,这才是他熟悉的朱棣啊。
朱高燧也没有再说,朱棣与朱高煦达成了一致后,在作战这块,别说他劝了,把朱高炽、朱瞻基和其他人一起叫来,很大可能都劝不动。
随后朱棣当即召集众将,将军令传达下去。
第二日,朱高燧亲自率领上万明军约战,瓦剌也是派出大军迎战,然而瓦剌大军刚冲下来,首先就遭到了神机营的铳炮打击,大军都还没有接触,阵型完全被切割打乱。
朱高燧当即率领大军出击,不过两个时辰不到,击败瓦剌军。
上山,答里巴、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等人看着这一幕,马哈木轻轻摇头,其余人却是不服气。
随后接连十日,接连爆发小规模大战五次,平均两日一次,最后让瓦剌这些人彻底认清现实,那就是有着火器装备的明军,他们
真干不过。
任由明军如何挑战,瓦剌军就是不出。
随后五日,朱棣派出两万军,强冲隘口,瓦剌大军顺势而下,哪怕明军有着铳炮,在瓦剌骑兵的冲锋下,两万大军伤亡三千余返回。
朱棣与朱高煦看着这一幕,两人心有灵犀,朱高煦当即将朱棣军令传达大军,停下进攻。
双方在忽兰忽失温外展开对峙,一连二十五日时间过去,如今时间更是来到九月中下旬。
时间越是靠后,哪怕是朱棣,心中都渐渐开始有些着急了。
“老二,你说瓦剌会来吗?咱们今年还有时间吗?”
“爹,再等五日,五日之内,瓦剌若是不来,这个山头,我去打!”
朱高煦看着有些着急的朱棣,他也能够理解,到了这个时间,他们最多还有两个月,必须要停下战事了。
草原的寒冬来得要快一些,一旦再超过两个月的时间,他们的处境就会变得非常尴尬了。
朱棣听后,没有再说什么,如今到了这一步,就剩下几天时间了,也必须要坚持。
又是两日时间过去,这一日,朱棣与朱高煦、朱高燧坐在营中,突然,三人齐齐感到了不对,因为地面有轻微的颤动。
三人顿时站起身来,神情一喜,这时一将匆忙进入。
“报!禀皇上,瓦剌大军来袭!”
“好!来得好!传朕令,全军立即开始行动!
传令左右两翼大军,给朕攻上山,断其退路!”
朱棣激动的看向朱高煦与朱高燧。
“老二,老三,你们现在下去带军,这次,要狠狠的教训这些瓦剌!”
“诺!”
朱高煦与朱高燧来到大军之前,此刻在瓦剌大军靠近后,神机营的铳炮火力全开,全部落在瓦剌大军之中。
朱高煦已经来到前军,当即指挥手持火绳枪的军士开始准备。
“所有人!三段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