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的折耳根 作品

第125章 永乐十一年春,大明皇帝诏!(求月票!)

“老二,老三,你们可算来了,走,我们一起进去。”

“老大你怎么来得这么早,外面可冷了,先进去,别冻坏了身子。”

“就是,老大你先来了那就先进去,也不提前给我们说一声,现在是我和老二不懂事了。”

“老三你胡说什么呢,我好心等你们,你可别在这里指桑骂槐。”

朱高煦与朱高燧进入宫门就遇到了等待着他们的朱高炽,三兄弟当即聊了起来。

只是朱高燧还是往常一样,可着劲的呛朱高炽,这把朱高炽弄得就很无语又无奈。

朱高燧听着朱高炽这话,顿时不乐意了。

“老大,我可是在夸你懂事呢,你怎么不识好人心,反倒说起我来了。

你好歹也是老大,是太子,怎么这么小心眼。”

朱高炽感觉自己牙疼,自己在这等这两人本来是好意,尽量表现出自己这个当大哥的职责,虽然也是为了让朱棣知道他的付出,但这人上来就是一顿冷嘲热讽,直接让朱高炽有些忍不住了。

这时朱高煦的声音也是传了出来。

“老三,你少一句,老大肯定不是那个意思,他是我们大哥,难不成还会害我们?”

“老大,老三的性子你也知道,你跟他说这个干嘛,行了,我们赶紧进去吧,别让老爷子等久了。”

朱高煦一左一右,一只手搂着一个人的肩膀向前走去。

虽然面色无奈,但心里可是乐开了,他是真没有想到,朱高燧这么能呛朱高炽,见面就直接干了起来。

朱高燧满脸笑容应下,朱高炽心中却是像便秘一样的难受,朱高煦这人说的这些话,在他看来也是在呛他,更不是什么好人。

什么叫他身为大哥,会害朱高煦与朱高燧?

上来就绑架他,难道他这个当大哥的就只能对朱高煦与朱高燧忍气吞声?不忍气吞声就是要害自己的亲弟弟了?

这是什么道理?

朱高炽最终还是没有说什么,这种口舌之利,输了虽然闹心,赢了也没有什么用,但只要争论起来,反而会让朱棣觉得他小气,还有什么争的?

三人来到朱棣所在的宫殿前,还没有进屋,就已经闻到了菜香味。

三兄弟排好队,朱高炽走在前面,朱高煦跟在朱高炽身后,朱高燧最尾,进入殿内。

“爹。”

“行了,今天只有父子,不用在乎那些礼节了,快来坐下吃饭吧。”

朱棣看着三人,脸上满是笑意,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日子,仿佛才是朱棣最为开心的。

朱高炽与朱高燧闻言,还有些拘谨,虽然朱棣话是那样说,但两人明显还有些没有当真。

朱高煦可是就一点都没有客气了,直接坐在朱棣旁边。

“老爹,这不是还没有到下午吗,怎么就弄得这么丰盛,下午那顿是不是更丰盛了?

还是爹你心疼我们三个,既然是家宴,那我可就不客气了啊。”

“哈哈,臭小子,就你没个正行,今天家宴,没有那些规矩,你们敞开肚子吃。

尤其是你,咱倒是要看看,你现在的饭量究竟如何。”

朱棣一点没有在意朱高煦所说的话语,脸上的笑容更甚,最后反而和朱高煦比了起来。

朱高煦也很懂,当初靖难时,因为打仗的原因,两人吃饭可是完全没有任何礼节,吃的速度那叫一个快,就是为了节省时间。

几人当即开始吃喝起来,朱高炽与朱高燧还时不时看朱棣,夹菜倒酒什么的,朱高煦是一点都没有管,直接和朱棣一起埋头干饭。

当朱棣与朱高煦吃饱,朱高炽与朱高燧根本就还没有吃饱,但两人看着朱棣都放下了碗筷,也跟着放了下来。

“爹,你这速度还是这么快,撑死我了,居然还是输了。”

“小子,别以为咱老了,咱可不减当年。

你看看这两人,肯定没吃饱,要饿肚子咯。”

朱高煦与朱棣肆无忌惮的聊着,朱高炽与朱高燧在一旁尴尬的笑着。

朱棣心中哪里不清楚朱高炽与朱高燧想的是什么啊,但他也无奈,自从起兵靖难以来,最开始的天伦之乐,他已经看不到了。

再看着身旁直接快要躺在椅子上,一手摸着自己肚子的朱高煦,愁容顿时没有了。

起码在朱高煦身上,他还是感受到了当初这几兄弟还小的时候的那种温情,这才是亲人的感觉啊。

朱棣看着朱高煦,那是越看越满意,要不他一直说朱高煦类父呢,不是没有原因的。

虽然之前他那样说有利用朱高煦的嫌疑,但如今朱棣就是觉得自己是真心说的,现在的朱高煦可不是最像他的嘛。

朱高煦此刻也是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反正有朱棣亲口说的话在前,他有什么好怕的?

他不是朱高炽与朱高燧,需要迎合着朱棣,他就完全不一样,大明实在待不了,大不了他就提前回他的大汉国。

可以说是兄弟三人之中,最为轻松的那一个。

一家人吃完饭,聊了许久,又带着几人来

到外面一起逛了逛,最后在朱高煦的提议下,三个大男人,一个老男人直接打起了雪仗,堆起了雪人。

朱棣是完全没有任何犹豫的同意,朱高炽与朱高燧是被迫同意,朱高煦纯粹是因为以后在他的大汉国再难见到这样的雪了,如今看见,他是一点也没有忍住。

几人打起雪仗,只有朱高煦敢去丢朱棣,朱高炽与朱高燧是一点也不敢。

玩了一会,朱棣的兴致更高了。

“老大,你身子不好就去休息。”

“老二,这样玩不过瘾,先等会,咱调集点人来,咱们分成两拨,排兵布阵,看看谁能赢,敢不敢?”

“老爹,来就来,输了你可别揍我。”

“臭小子,咱会输给你?你还嫩了点。”

“老三,你跟咱一起,好好教训教训老二。”

“爹,我来了。

二哥,待会我可不会留情的。”

朱高煦看着朱棣直接耍赖,把朱高燧给叫出去,听着朱高燧这挑衅的话,顿时乐了。

“爹,老三,你们两个要是输了,可不要输不起,我可是不会手下留情的。”

“臭小子,咱倒要好好看看你的本事。”

朱棣放声大笑着,这次他是真的高兴了,他不知道自己已经有多少年没有这样的高兴过了,如今有着朱高煦在,再次让他体会到了这样的感觉。

很快,朱棣就从宫内调集了两百宿卫,这次朱棣都没有叫太监来,直接叫的是宫内的禁军,显然是将这个雪仗当成了打仗。

朱棣为了不占朱高煦的便宜,特意给朱高煦多安排了二十个人,因为朱高燧在他这里。

至于规则,就是夺下对方的帅旗,雪球就是武器。

制定好大致规则,朱棣与朱高煦各自为帅,开始召集自己的人手商议起来。

不过一炷香的时间,两边直接开始打起了大规模的雪仗。

朱高炽就在一旁看着,脸上虽然满是笑容,但心中看着朱棣与朱高煦相互玩得认真又高兴的样子,尤其是朱棣释放出来的情绪,朱高炽心头一阵沉重。

他已经是看出来了,自从朱高煦出海后,朱高煦反而越来越得朱棣的宠爱了,不对,是喜爱。

明明两人见面的次数更加的少了,这次就是快一年时间没有见了,朱棣反而对朱高煦更好了,简直就是不合常理。

朱高煦越发的受到朱棣的重视,对他而言,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尤其是如今的朱高煦,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朱高煦了,若是当初那个朱高煦,他依然有着绝对的信心。

但如今的朱高煦,让他越发的感到棘手。

他倒不是因此害怕朱高煦,朱高炽真正担心的是,明明朱高煦有着这么深的心机与算计,但之前却是表现出那么一副无脑武夫的样子,没有任何人怀疑,这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

尽管朱棣相信是朱高煦后续自己发生的改变,也对他是这样说的,但朱高炽心中不信,他反而相信这是朱高煦一直以来的隐藏。

虽然不知道朱高煦这样做的目的,但现在看着这些,他又似乎有些明目了。

现在的局势,算是被朱高煦开辟出了一条新的路子啊。

而另一边的战场上,不对,是雪场上,两军的‘厮杀’已经开始,打了不过两炷香,朱棣的中门直接被朱高煦带着三十人强力突破,朱高燧也被朱高煦无情的干倒在地。

最终朱高煦与朱棣王见王,帅见帅,然后朱高煦被朱棣给斩首了。

“臭小子,还想来这招,当初你这招确实强,但你现在也不看看对手是谁,你以为咱会像那些人一样?”

朱棣看着被他击败的朱高煦,那叫一个得意,这已经不是只在心中得意了,而是直接显现在了脸上。

朱棣只觉得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有哪一年,能够像今天一样让他这么高兴。

这一刻,朱棣是多么的希望,要是每天都能这样该多好啊,尤其是眼前的朱高煦,要是朱高煦能够留在他身边,那该有多好?

此时的朱棣完全忘了之前朱高煦在他身边时气他的样子了,现在朱棣的脑海都是朱高煦好的一面,可以说没有任何瑕疵的一面。

朱棣对朱高煦,可以说满意极了,也只有现在的朱高煦,才能这么别出心裁的让他这么高兴了吧。

看了看朱高炽与朱高燧,朱高燧他直接无视了,至于朱高炽,心头一叹,这些他是不想了。

朱高煦拍拍身上的雪,看着臭屁的朱棣,一脸的黑线。

“爹,我不过就是看你老了,让让你,你看你得意的,你觉得我的本事就这点啊。”

朱高煦瘪嘴,语气嫌弃,这让刚靠过来的朱高炽与朱高燧感觉后背一凉,一颗心都提了起来。

尤其是朱高燧,他心里是真的苦啊,实在是他这二哥是真的敢说,这样的话,还用这样的语气说出来,他是真的佩服至极。

朱棣看着朱高煦那不屑的样子,不仅没有丝毫的生气,反而笑得更开了。

“哈哈,你个混小子,要找理由就不能找个别的?咱还需要

你来让?

咱打仗的时候,你小子还在你娘胎里面呢,如今还需要你来让咱。

咱看你是越来越回去了。”

朱棣虽然在骂着,但语气格外的轻柔,脸上的笑容更是没有消失过。

朱高煦也不再去辩解,雪仗打完,几个人又一起堆了几个雪人,至于堆的雪人是谁,那不用说,朱高煦直接堆了一个朱棣出来,别管像不像,反正朱高煦就是这么说的。

朱棣也不甘示弱,随即堆了一个雪人出来,取名朱高煦。

几个人玩得欢乐,直到有人来叫他们吃饭,朱棣才念念不舍的带着几人走了下去。

父子四人的背影,对着堆好的四个雪人,紧紧挨在一起。

下午这一顿饭,也是年夜饭,朱高煦三人的正妻纷纷到来,朱瞻基也来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吃完饭,又一起欣赏着准备好的烟花,彼此愉悦的笑着。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管是真的快乐还是假的快乐,第二天缓缓到来。

永乐十年过去,永乐十一年到来,过了年,又过了元宵佳节,逛了灯会,看了难得的京城夜市,朱棣带着朱高煦、朱高燧开始进入紧张的准备之中。

大明,永乐十一年春,北方瓦剌不断做大,驱逐大明使者,对大明不敬,大明皇帝朱棣正式下诏,发兵二十万,征讨瓦剌,亲征漠北!

消息一出,满朝皆惊,但没有一人反对,纷纷赞同大明出兵。

在年前,朝堂上的人就已经嗅到了,因为大明的物资,不断在向北地集结,民夫征调、大军集结,都是早有看见的。

永乐十一年四月,京郊大营之内,朱棣站在台上,朱高煦与朱高燧两人站在朱棣身后,身穿金色盔甲,腰配长刀。

朱棣看着下方三大营兵马,眼神之中满是肃杀之意。

许久,朱棣拔出腰间长刀。

“明军!出征!”

“大明威武!皇上威武!明军威武!”

随着朱棣一声令下,大军拔营,向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