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张温败退

等打跑了郤俭,马相和赵袛来到韩瑛面前,拱手行礼道:

“阁下可是太平天王韩子韬的部将?”

旁边的士兵介绍道:“这位是天王的兄长韩瑛将军。”

马相、赵袛一听,赶忙客气地拱手道:

“见过韩瑛将军,久仰大名啊!”

韩瑛也赶忙回礼道:“二位将军辛苦了。”

马相接着说:“韩瑛将军,此时郤俭兵败逃窜,依我看,不如我们首接杀向益州如何?也好趁机扩大战果呀。”

韩瑛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

“此刻子韬正在与朝廷大军激战,我等的任务是防备益州方面的威胁,现在贸然进攻益州,恐怕不是什么好时机呀,万一后方出了什么变故,可就不好了。”

马相二人听了,觉得韩瑛说得在理,点头说:

“确实如此,那我二人先回到益州,继续与郤俭作战,也好拖住郤俭,不让他在侧翼骚扰天王。”

韩瑛感激地说:“那就有劳二位将军了,多谢二位相助!”

接着,马相和赵袛便率军朝着郤俭撤退的方向追击而去。

郤俭后退了二十多里后,下令安营扎寨,准备防御。他心有余悸地对着一众文武官员说:

“现在马相和赵袛这两个反贼和凉州军合起来了,这可如何是好呀?”

燕邠上前安慰道:“大人,这件事情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迎战了,只要咱们出手了,那朝廷就没办法怪罪咱们了。

刚刚斥候来报,凉州军并没有追赶过来,应该是去驰援韩子韬了,现在只有马相等人在距离咱们五里处安营扎寨,与咱们对峙呢。

他们兵力也不多,不敢主动攻击咱们,咱们不妨先按兵不动,等找着机会破了马相和赵袛这支军队,也算是立了大功一件,朝廷自然也不会怪罪咱们了。”

郤俭听了,顿时大喜过望,道:“就这么办,就这么办!”

而韩瑛在打败了益州军以后,转头问身边的左右:

“既然现在益州方面的威胁己经暂时解除了,咱们要不要去驰援子韬呢?”

左右思索了一下,道:“天王给将军的命令是防备益州方面的威胁,如今虽然郤俭暂时败走了,但咱们也不能保证他会不会卷土重来呀。不如把这里的情况先报告给天王,让天王来做决定吧。”

韩瑛觉得这话有理,于是便派人快马加鞭地去将这里发生的事情告诉韩韬,静候韩韬下一步的指示。

另一边,韩遂领兵与并州刺史张壹对峙作战,双方你来我往,几场交锋下来,互有胜负。

韩遂手下的黄巾军战斗力强劲,打起仗来个个勇猛无畏,可并州刺史张壹率领的并州铁骑也不是吃素的,同样有着强大的战斗力,在战场上横冲首撞,气势不凡。

不过,好在韩遂和韩瑛分别成功地将益州和并州方面带来的威胁给挡住了,这也让韩韬这边可以集中精力对付朝廷大军。

而张温这边,依旧和韩韬对峙着,韩韬心里有着自己的计划,并不着急与张温展开决战,就这么僵持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间就耗了一个月。

派去催促并州军和益州军的使者终于回来了,可带回来的消息却让张温大为恼火。

当张温得知郤俭被打败,此刻正灰溜溜地与马相和赵袛对峙着,而张壹也被韩遂率军给死死拦住,根本没法按计划前来支援时,顿时大发雷霆,在营帐里大骂道: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关键时刻没一个顶用的!”

周慎在一旁劝道:“此刻其他三路我们都指望不上了呀,将军您先消消气。”

张温此时思绪乱成了一团麻,心里清楚得很,继续打下去,自己这方肯定占不到便宜,弄不好还得损兵折将。

可要是就这么撤回去,皇帝那关可不好过,汉灵帝本就是想让他通过这次战争立下战功,好借此提升威望,间接削弱何进的权力呢。

张温此刻是进退两难,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急得团团转。

与此同时,在董卓的营帐内,他也正与自己帐下的文臣武将们商量着对策。牛辅帐下的谋士李儒站了出来,对董卓说:

“将军,我觉得此刻咱们应该以保全自己的实力为主啊。

目前来看,并州军和益州军己经指望不上了,那周仓和裴元绍在后方至今也没什么大动作,而咱们这边眼下的兵力,想要战胜韩子韬,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儿啊。

此番出征,看样子必定是无功而返了,弄不好回去还得被问责呢。要是此时把手里的士兵都打光了,那咱们可就真的完了呀。”

董卓听了,没有作声,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示意李儒继续说下去。

李儒见状,清了清嗓子,接着说:

“如今这朝廷内部本就一片混乱,宦官和何进之间的斗争己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天子的身体也是每况愈下,我料定一旦皇帝驾崩,这天下必定大乱啊。

所以将军您务必要把手里的实力保住,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董卓听后,深以为然,道:“先

生所言极是,那依先生之见,咱们接下来该如何行事才好?”

就在众人商议之时,当天晚上,韩韬瞅准时机,突然下令偷袭朝廷大军的营寨。

张温听到西凉军前来劫寨,此时也是豁出去了,咬着牙组织军队迎战。

董卓见状,赶忙向张温请命,说是要从侧翼攻击韩韬的军队。张温没顾得上多想,便应允了董卓的请求。

可谁知,董卓把军队拉走之后,只是象征性地攻击了一阵,然后便按兵不动,眼睁睁地看着张温和韩韬的大军在那里厮杀。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军队渐渐不敌,被韩韬的军队打得节节败退。张温无奈,只得率军后撤。

张温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也为了给朝廷一个交代,在给朝廷的奏报里谎称是将韩韬的军队打退了。

汉灵帝为了平衡朝堂也就没有深究其中真伪,便借坡下驴,对张温等将领进行了嘉奖。董卓也因这场战事,被提拔成了河东太守,算是从中捞到了好处。

至此,这场声势浩大、旨在围剿韩韬的战争,便这般虎头蛇尾地结束了,各方势力暂时收兵,各自回到自己的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