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董卓率领着大军来到了洛阳城郊的夕阳亭,望着眼前近在咫尺的洛阳城,那高大的城墙、繁华的轮廓清晰可见。
董卓心中一首强压着的野心,此刻就如同被撩拨的火苗,开始不受控制地蠢蠢欲动起来。
可谁料,种邵奉何进之令,带人等将董卓拦在了此处。董卓与李儒等谋士凑到一起商议对策。李儒分析道:
“朝廷这接连两次派人阻拦主公进军,依我看,朝中定是出现了对主公极为不利的变数啊。那何进不过是想借主公的威名来震慑宦官罢了,根本没打算让主公真正进入洛阳,参与朝局之中。”
董卓听了,眉头紧紧皱起,脑海中回想起刚才种邵当着所有士兵的面,言辞犀利地呵斥自己的场景,而且种邵仅凭一道诏令,就吓得自己手下的士兵不敢妄动。
这足以说明,士兵们心底还是对朝廷心存敬畏的,这让董卓不禁感觉自己在这支军队中的威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董卓忧心忡忡地问:
“那如今咱们该如何是好?”
李儒思索片刻,说:
“当下也只能静观其变了,贸然行动怕是不妥。”
董卓心里其实很着急,他本想着借着这次进京的机会,为自己谋取权力和丰厚的封赏呢,可现在却被硬生生拦在了这儿,况且自己之前在渑池己经违抗了何进的命令,等这事了了,何进肯定不会轻易放过自己,定会找机会清算这笔账的。
想到这儿,董卓只觉自己己经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进,朝廷不让进。不进,又怕后续麻烦不断,实在是骑虎难下。
就这样,董卓在夕阳亭焦急地等了一天,突然,眼尖的他瞧见洛阳城方向有火光冲天而起。董卓赶忙对李儒说:
“文优,你看,洛阳城那边有火光啊!”
李儒顺着望去,脸色一变,赶忙道:
“主公,都城必定是发生大乱了,事不宜迟,咱们得赶紧进京啊!”
董卓本就按捺不住了,一听这话,当即下令大军快速行军,朝着洛阳城疾驰而去。
在半路上,正巧遇到了董旻。兄弟二人相见,都顾不上寒暄几句,董旻急匆匆地对董卓说:
“兄长,刚刚洛阳城里发生了一场大动乱!张让等人假传太后旨意,把何进骗进宫里给杀了。这还没完,袁绍等人得知消息后,立马率军攻入皇宫,见宦官就杀,那些宦官走投无路,便挟持着少帝逃出宫去了,正朝着北邙山的方向逃窜呢。”
董旻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兴奋,接着说:
“兄长,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呀!您现在赶快去寻天子,迎天子回宫,这可是救驾之功啊。”
董卓一听,心中大喜,暗想:
何进和宦官这两拨人拼得两败俱伤,这不正是老天给自己送来的夺权的好时机嘛!当下毫不犹豫地说:
“好,我这就去寻天子。”
说罢,便率领大军快速首奔北邙山而去,一心想着要抢在他人前头,把皇帝握在自己手里。
数日后,韩韬正悠然地在府中踱步,思索着诸多事务。这时,贾诩神色匆匆地赶来,行礼后赶忙禀报:
“启禀主公,洛阳传来消息,那宦官们设下奸计,杀害了何进。而后袁绍等人带兵进宫诛杀宦官,一片混乱之中,张让竟挟持着少帝逃出宫去了,最后是董卓将少帝迎了回来。如今洛阳城内局势可谓是乱成了一锅粥啊。”
韩韬听后,心想:这情形和上一世的历史轨迹倒是相差无几,只是还不确定接下来董卓会不会像前世那般废立皇帝。思索片刻,韩韬说:
“再探,务必给我紧紧盯着洛阳那边的情况,任何风吹草动都要及时来报。”
贾诩恭敬回应:“是。”
在洛阳那气势恢宏的太师府内,气氛透着几分肃杀与得意。一位身姿矫健、相貌英俊的武将傲立当场,此人身高七尺有余,手中紧握方天画戟,寒光凛冽。
他身前的地上,摆放着并州刺史丁原的首级,鲜血还在缓缓渗出。武将恭敬地单膝跪地。
董卓见状,仰头哈哈大笑起来,那笑声在厅中回荡:
“奉先啊,你此番可是立下了不世之功!我往后定会把你当作亲生儿子一般看待。你可愿拜我为义父?”
吕布听闻,毫不犹豫,急切说道:
“孩儿拜见义父!”
董卓听后笑得愈发张狂。
丁原既死,吕布接管并州军便顺理成章,董卓收服了吕布就等于掌控了这支并州铁骑。
不仅如此,他还巧施计谋,把何进与何苗麾下的禁军也收入囊中,一时间,董卓的势力急剧膨胀,在洛阳城及其周边可谓一手遮天。
这天,董卓与李儒在密室商议要事。董卓微微眯起双眼,缓缓开口:
“我瞧着那皇帝,远不如陈留王聪慧机灵,我琢磨着,改立陈留王为帝,你意下如何?”
李儒心中透亮,深知董卓打的是巩固自身权势的算盘,当即迎合道:
“如今这朝廷上下,都由主公您说了算,机不可失,此时不做,更
待何时?”
董卓听了李儒这话,愈发坚定决心。很快,他便雷厉风行地废黜少帝,扶立陈留王登上皇位。
为绝后患,又差遣李儒暗中行事,用毒酒结果了少帝与何太后的性命,彻底扫清掌权路上可能出现的障碍,全然不顾朝堂内外的暗流涌动与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