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银河 作品

第49章 你没有资格封赏我

贾诩将董卓废帝立陈留王,还毒死少帝的消息告知韩韬后,韩韬暗叹:历史的车轮终究还是轧过了这道辙。贾诩进言:

“主公,董卓此番行径人神共愤,您应当发文谴责其僭越之举,号召天下人奋起反抗,如此便能占据大义名分。”

韩韬欣然点头,心里盘算着借此又能提升威望、吸纳人心,便吩咐贾诩起草声讨董卓的文书,随后昭告天下。

韩韬这谴责董卓的文书一经传出,瞬间在天下引发热议。冀州渤海的一家酒楼里,几名食客正聊得火热。稍显瘦弱的男子率先挑起话头:

“你们听说没?金城韩子韬站出来号召天下人反抗董卓的暴政!”

身着灰袍的男子接话:“没想到第一个发声的居然是韩子韬。”

体型略胖的男子补充道:“自从韩子韬发出号召,好多人自发组织起来偷袭西凉军呢。”

瘦弱的男子好奇追问:“也不知道韩子韬会不会首接起兵,去讨伐董卓?”

身着灰袍的男子分析道:“我看大有可能。韩子韬从前为羌人出头举事,又为整肃朝纲出兵攻长安、为救百姓入益州,如今董卓专权,废立皇帝、秽乱后宫,他第一个站出来号召,要是没了他,这天下还不知乱成啥样。”

他们正议论着,邻桌一位高大健硕、容貌威严的男子听到谈话,不禁眉头微皱,旋即起身。身旁下人懂事地掏出几枚铜板放在桌上,几人匆匆离开。路上,许攸对袁绍说:

“主公,如今董卓祸乱天下,这本该是主公您来号召天下人反抗董卓,却被韩子韬抢了先。”

其实袁绍因反对董卓废立皇帝,离开了洛阳,本来打算借此机会号召天下人讨董,以此提升威望,谁料被韩子韬横插一杠,此时袁绍心情十分不爽。

许攸接着劝:“主公,当下得立刻联络各镇诸侯,号召大伙一同起兵讨伐董卓。韩子韬虽先发制人,但他毕竟是黄巾领袖,还是与朝廷对立的反贼,凝聚不了诸侯。最终还得靠主公您的威望。”

袁绍听了,眉头稍展,许攸继续说:

“事不宜迟,咱们尽量多联络些诸侯,先入京剿灭董卓,再挥师西进铲除韩子韬。到时主公既有匡扶汉室之功,又有剿灭反贼之绩,天下谁能与您争锋?”

袁绍朗声大笑:“就依你所言!”

说罢,便着手派人去联络各镇诸侯。

另一边,洛阳城中的太师府内,董卓听闻韩子韬号召天下人反对自己,又得知袁绍仗着西世三公的威望联络诸侯兴兵讨伐,顿时怒发冲冠,拍案而起:

“韩子韬好大的胆子,竟敢煽动天下人与我作对!还有那袁绍,就凭他家世显赫,就妄图纠集天下诸侯来讨伐我,真是自不量力!”

李儒在一旁赶忙劝解:“袁绍之流不足为惧,不管是谋略还是兵力,关东那些诸侯加起来都没法跟太师您相比。当下唯一能给太师造成威胁的,唯有韩子韬,此人必须想法稳住。”

董卓听后,深以为然,点头说:

“不错,当今天下英雄,只有我与韩子韬。只要韩子韬不在后方捣乱,这些关东诸侯们,能奈我何!”

李儒接着进言:“主公,不妨许给韩子韬一个高位,先把他安抚住,让他别轻举妄动。”

董卓觉得有理,便问:“那给他什么封赏合适?”

李儒思索片刻,道:

“不如封韩子韬为凉州刺史,再加封武威侯,这等荣耀,想必能让他心动。”

董卓说:“好,就这么办。”

于是,李儒赶忙起草圣旨,差人快马加鞭送往凉州。韩韬收到了朝廷的这份赏赐。他拿着圣旨,转身问贾诩:

“文和,你怎么看待朝廷这封赏?”

贾诩微微一笑,分析道:

“很明显,这是董卓的拉拢手段。当今天下,能对董卓构成威胁的,唯有主公您了。只要主公不在后方袭扰董卓,他便能毫无后顾之忧,从容应对关东诸侯。”

韩韬微微皱眉,又问:

“那这封赏,我是接还是不接呢?”

贾诩立刻回道:“主公身份特殊,您如今可是天下黄巾之主,要是接受朝廷封赏,恐怕不太妥当,难免会寒了天下黄巾军将士们的心啊。”

韩韬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文和,你替我起草一份书信,回拒董卓。”

贾诩领命而去,着手构思回信措辞。

数日后,董卓收到韩韬的回信:

吾为天下黄巾之首,身系苍生,是为人皇也。天子尚需仰仗吾护佑,何来资格封赏于我

董卓见信中韩子韬贬低天子,以人皇自居,视天子之封赏如无物。董卓阅罢,怒不可遏,将信狠狠摔在地上,骂道:

“韩子韬这个匹夫,竟敢如此张狂,欺我太甚!”

李儒捡起信,看了看,赶忙劝道:

“太师息怒。韩子韬自幼成名,向来心高气傲,难免张狂些。”

董卓气冲冲地问道:“如今他不接受天子的封赏,这可如何是好?”

李儒思索片刻,道:“不妨派人再去韩子韬

那里,向他陈说利害关系。就说他与太师乃是唇齿相依,若关东诸侯起兵,一旦攻破洛阳,必定挥军西进。到时候,若没有太师在前方阻挡,他韩子韬也难以安宁。”

董卓听了,怒气稍减,觉得此计可行,便又派使者前去游说韩韬。

在南阳袁术的府邸中,袁术正拿着袁绍发来的邀请信,满脸不悦地抱怨道:

“他袁绍不过是我袁家一个小妾所生,竟还敢来指挥我。我才是袁家嫡子,本应是我来号令天下诸侯。还有那个韩子韬,天天神神叨叨的,自称什么太平天王,竟真有一群傻愣子信他,拼了命地往凉州跑。”

阎象在一旁恭敬地劝道:

“主公,如今韩子韬率先谴责董卓,号召天下人反抗,袁绍又率先联络各镇诸侯,他们己占尽风头。咱们此次一定要参加会盟,但不必出全力。主公可借助会盟提高威望,待会盟结束后,迅速出兵占据淮南,进而攻取江东,大业可成。”

袁术听后心中一喜,道:“你所谋划的甚合我意。”

阎象继续说:“主公不必在意袁绍,他怎能与主公相比,袁绍早晚得归顺主公。”

袁术听后哈哈大笑,随即对阎象说:“回复袁绍,就说我参加会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