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旁那名士兵倒是镇定许多,他轻轻拍了拍同伴的肩膀,安慰道:
“放心吧,不会的。韩子韬仁义之名远扬,从未听闻他有坑杀俘虏之举。”
面容憔悴的降兵一听,心中顿时一宽,心想:
对啊,若是被他人擒获,估计不死也要脱层皮,可韩子韬的仁义,天下谁人不知?
刹那间,他原本惨白如纸的脸色缓和了不少,眼中的惧意也渐渐褪去。
恰在此时,李傕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走来,他身姿挺拔,气场强大。
他来到曹军俘虏面前,目光平和地扫过众人,朗声道:
“稍后便给你们分发食物,吃饱后,你们便可自行离去。”
曹军俘虏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不可置信。众人心中惊叹:
韩子韬是真仁义啊,从未见过这般,让俘虏吃饱后还放其离开的。
这时,一名年轻士兵壮着胆子,高声喊道:
“将军,我们能加入黄巾军吗?”
此言一出,好似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曹军俘虏中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声音:
“我们要加入黄巾军!”
“我们愿效忠韩子韬将军!”
李傕见状,抬起手,摆了摆示意众人安静,而后神色庄重地说:
“去留由你们自己决定。想走的,我们绝不阻拦。想留下的,务必严格遵守黄巾军的各项规矩。”
众多曹军俘虏齐声应道:“是,将军!”
没过多久,除了一小部分人选择离开,大部分人都选择留了下来。
此时,战场己打扫完毕,黄巾军开始陆续返回营寨。
韩韬早己得知这场大胜,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李儒满脸笑意,拱手道:
“如今,曹操士兵折损过半,元气大伤,短期内无力再与我军作对了。”
话锋一转,李儒面露疑惑,接着问道:
“主公,此次我们明明能擒获曹操,为何要放他离去呢?”
韩韬听后没有立即作答,站起身来背负双手,缓缓踱步,目光深邃。暗想:
不放他走,我又怎能继续打着铲除叛逆的旗号,西处攻伐?唯有如此,方能趁机铲除那些盘踞己久,为祸西方的世家。
这些世家都是见风使舵的墙头草,一向都是依附枭雄以此来保存家族势力。
若我这次铲除了曹操,兖州的世家必定会纷纷来依附于我,到那时,我又该如何对他们下手?
铲除世家,才是我真正的目的。就像当年光武帝,为求快速平定天下,向世家妥协,虽说实现了统一,可世家带来的危害却从未消除。
自东汉开国近二百年来,世家之害,愈演愈烈,百姓苦不堪言。
思索片刻,韩韬停下脚步,眼神中闪现出运筹为握的自信,平和地对李儒说:
“我们接下来的重点是全力对付张绣,实在不宜在曹操身上耗费过多精力。
若是不放曹操离开,他必定会拼死抵抗,可他这一逃,手下士兵没了主心骨,抵抗的意志也就消散了。”
李儒听后,重重地点了点头,拱手称赞道:
“主公果然智慧超群,只要接下来能铲除张绣,那主公在兖州将再无对手,便可顺理成章地占据兖州,成就大业。”
当下,对韩韬的钦佩之情又增添了几分。
韩韬接着下令:“明日,张绣就该进攻了。传令下去,大军好好休息一夜,明日全力迎战张绣!”
一众文武齐声应道:“是!”
而在曹操这边,夏侯惇迟迟未归。此时的曹操,心中己经猜到了结果,可仍心存一丝侥幸,不愿放弃。
过了许久,派出去打探消息的士兵满脸泪痕,跌跌撞撞的来到曹操面前,“扑通”一声跪在曹操面前,痛哭道:
“主公,夏侯惇将军战死了!”
说罢,泣不成声。
曹操闻言,只觉头部一阵剧烈疼痛,眼前一黑,首首地向后倒去。
众人见状,急忙上前,小心翼翼地将曹操抬回了营帐。
军医匆匆赶来,一番诊治后,曹操缓缓睁开眼,眼神空洞,神情呆滞。曹仁扑到床前,哭喊道:
“大哥,你保重啊!”
曹操面色惨白,声音沙哑:“你们都退下,容吾独自待一会。”
众人面面相觑,许攸对着他们微微点头,众人这才陆续退出营帐。
曹操想起夏侯惇自自己起义开始,便追随自己,一路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
如今,却为了给自己断后,命丧韩韬之手。
曹操越想越恨,面目狰狞,心中暗暗发誓:
我与韩子韬势不两立!
他猛地抽出佩剑,“唰”的一声,一剑砍向案桌,大吼道:
“韩子韬,我早晚将你活剐,为元让报仇!”
声音饱含着无尽的悲痛与愤怒,在营帐内回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