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礼站在裴家小院门口,一手灯笼一手铜锣。搜索本文首发: 进入她
他来得太早,小院里静悄悄的连个光亮都没有,李礼用灯笼撞铜锣代替拍门声。
褚休跟裴景先后起来,院里点上灯笼,渐渐有了光。
张叔过来开门,瞧见是李礼,立马伸手将人往院里请,“少爷跟解元才起,等他们略微收拾洗漱完就去看榜,您来这么早,是……?”
张叔期待的看着李礼,莫不是提前有了小道消息,这才提锣前来恭喜?!
李礼将锣跟灯笼都递给张叔,笑着说,“这榜守得严也公正的很,我有通天的本事也没办法提前知晓结果,我就是过来喊褚兄跟裴兄一同去看榜。”
“至于这锣跟灯笼,都是褚兄的,那天走得急我没能还他。”
瞧见褚休出来,李礼上前,“你这东西我可还回来了啊。”
褚休疑惑的盯着李礼看,“这几日我以为李兄会上门找我要钱,左等右等不见你来,我还道李兄大气视金钱如粪土,便宜我了。”
李礼,“那褚兄纯属是,想多了。”
褚休笑,扭头朝屋里喊,“念念。”
于念听见了,从里往外应她一声,“好。”
这就是能说话的好,褚休的话句句都能听到于念的回应。
“小景那边还在洗漱,李兄来坐会儿。”褚休引着李礼往堂屋走,手摸桌上茶壶,见壶肚子还温热着,就提壶翻盏给李礼先把杯子冲洗一遍再倒水。
这还是她跟老师学的。先冲杯子,证明她这杯子跟水都是干净的。
褚休抿着水,“李兄最近都在忙什么?”
“忙着四处打听凑热闹,”李礼仰头喝水,“这才没抽出时间来寻你跟裴兄。”
李礼小声跟褚休咬耳朵,“你知道为何这次审卷审的特别快吗,因为太子被请进宫里没再出来过。”
这个褚休属实不知道,“展开聊聊。”
李礼,“这可展开不了一点,我听说的也少,好像是确定重审后的第二天,长公主让人去请了康王进宫,太子没能见到皇上不说反倒直接被关起来了。”
太子是所有成年皇子里年纪最小的,穷时,哥哥姑姑都疼着他惯着他,加上皇上起兵推翻前朝的时候太子还年幼,几乎没吃过什么苦便迎来最尊贵的好日子,这才纵的没边,竟想着借春闱党争一事揽人才排异己。
李礼轻声猜测,“太子那边如何说,估计也是今天会出结果。”
春闱重新审卷归重新审卷,而先前的春榜不公是事实,朝廷要给这届举子甚至全天下的读书人一个交代。
春榜辰时中张贴,而朝会卯时便会开始。
所有事情,等放榜时就知道了。
于念过来的时候,两人关于这事已经聊的差不多。
于念走到褚休身边,将银钱放进她手里。
褚休笑着将钱还给李礼,“那日多谢李兄慷慨解囊。”
李礼收下。
褚休,“我还以为李兄会跟我客气一二。”
李礼,“……不来那些虚的,这东西还是落袋为安最放心。”
裴景洗漱收拾好,过来,“李兄。”
“听说你那天在衙门口晕过去了,如今怎么样?”李礼扭身看裴景,在身上前后摸索,“你说说,我也来晚了,应该早几天买些东西过来看看你才是。”
褚休,“……”
裴景,“……”
假的让人没眼看。
李礼笑着左右拱手,“不来虚的不来虚的,不过我这会儿的关心的确是真的。”
好歹他还记挂着这事呢。
养了几天,裴景气色都好了不少,“谢李兄关心,无碍。”
褚休掀开话题,“她那天就是饿的,没多大的事情。张叔马车套好了,咱们走吧。”
于念自然是要跟褚休一起去看榜的。
四个人站在马车下面。
倒也不是坐不下。
只是李礼想着避嫌,不好直接上车,毕竟于念在,四人中就她一个姑娘家,她坐马车可以,他们三个大男人都挤上去像什么话。
李礼,“娘子上车,我们三个大男人走着去就行。”
褚休跟裴景,“……”
三人齐齐看向李礼,其实吧,四个人里,就他是外人不说,也就他才是‘真’男人。
褚休摸鼻子,“太远了,走着去挺累的,还是坐马车吧。”
她把于念先扶上去,“君子守心不讲虚礼,何况我也在车里,没什么好避嫌的,上车吧。”
她跟裴景都上去了,李礼一想也是,跟着爬上去。
贡墙边上已经等了无数人,因为京兆尹府那一闹,这次的人竟然比上次还多还挤。
褚休护着于念往前走,勉强往前头挤。
马车处只留车夫看着,连张叔都走在裴景前头给裴景“开路”,想要亲眼见一见今日这榜。
四月底的天气,莫说冷了,挤了这么一会儿,都有些热。
于念站在前面,褚休站在她身后,双臂环着她的腰,将她圈在怀里。
于念双手扶搭在腰腹处的手臂上,踮脚左右看,“等榜。”
褚休笑,“对,等榜。”
四月春光最盛,加上贡墙里头种着杏树,空气中漂浮着的都是杏花的清新。
今日好天气。
不过卯时左右,天边已经露出晨曦光亮,随着时间流动,一线的天光缓缓张开,旭日如执掌天地秩序的巨兽睁开眼眸,慢慢看清天地间的一切。
天光大亮,朝会散朝,礼部放榜。
礼部尚书莫大人,头戴官帽身穿红色官服,双手捧着明黄榜纸下了轿子。
来的并不止他一人,还有对外代表着皇上、替皇上开口传达旨意的公公,李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