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词妄语 作品

第14章 发 财

接近日铺时分,公孙衍重新燃起火把走进石室去取干粮,看见放在石桌上的木架和石头也顺便带了出来。冬日的阳光暖洋洋的,照在身上很舒服,他斜倚在洞口晒太阳,手里摆弄着那个木架,这木架放在洞里这么长时间都没有腐朽,材质一定不凡,他判断是金丝楠木。

放回木架时,无意间看到他倚着的洞口内壁近地面处有个大“牛鼻孔”,思索了一会儿,他想到这应该是栓绳子用的。

他又拿起那块石头仔细察看,除了一些金石类药材外,公孙衍对石头了解很少。那石头圆咕隆咚接近椭圆形,表面比较光洁,他举起来对着光线看,又轻轻敲打,摆弄很久也琢磨不透,只好放在身旁,拿起干粮吃了起来。

夕阳西下,落日余晖又勾起了公孙衍的思乡情结,想到他此时离家万里,家人对他却是生死不知,心里格外惆怅,倚坐在那里,他神态有些落寞。又想到今天采摘的两种珍贵药物,若是父亲病危时能有其中一种都有很大希望挽救性命,自己可能就不会沦落他乡,可惜“世上无如果”,他无奈地叹了口气。

见天色已晚,公孙衍收拾好东西,燃起火把准备回到石室休息。他拿起洞口处的干粮袋和水袋,当他看到那石头时,感觉似乎有些变化,没有多加关注,连同木架一起带回了石室,放好东西后他走进里间,望着那光秃秃的石床,他思量明天要买些被褥之类的东西,今天只能继续和衣而睡了。

吹熄火把,正欲睡下时,发现外面石室很明亮,他陡然一惊,手中握紧匕首蹑手蹑脚地向外屋移去,来到门口他探头一看,外屋已是满室生辉,室内安静并无外来者,仔细观察,光线来自桌子上那块石头,他猛然意识到那石头就是“夜明珠”。

公孙衍从来没有见过夜明珠,在他的想象中,夜明珠应该是表面类似珍珠般光滑,夜里闪闪发亮的大圆珠子,哪会想到这个其貌不扬的石头竟然会是夜明珠。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围着石桌反复观看,嘴里自言自语道:“真是上天眷我,一日三喜呀”,多日来郁闷的心情也一扫而空。

第二天卯时,天刚破晓,公孙衍早早爬起,先把大部分银两藏在山洞隐秘处,又在桌子上选了两棵红色崖参放进怀里,在洞口内侧那处牛鼻孔拴好绳子,背起背篓迅速下山。到达谷底,公孙衍拉动副绳收好绳索,把它藏在附近松树上,朝东南方向快速离去。

行至较远的地方,他把背篓中的朽木碎屑都扬撒在路旁,又把放在附近松树上的草药都找出来装好,急忙向安化城赶去。

闻言,公孙衍脸唰地一下红了,知道他们会错意了,连忙起身,拱手说道:

“那就谢谢掌柜了,能不能开具成银票?最好每十两银子一张,那三两四钱银子也都要碎银。”

他知道“君子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

“没问题!”掌柜很爽快地答道,示意张清给公孙衍添加茶水,随后放下手中崖参,去拿碎银和银票了。

张清连忙给公孙衍添加好茶水,并笑眯眯地说道:

“小哥以后得常来呀,方便告诉我你的名字吗?”

“哦…,我叫楚豹,以后免不了来麻烦张哥的。”公孙衍灵光一现,编了个假名字以防万一,既然以后想要报仇,难免会惹下仇敌,为避免给家人带来麻烦,还是起个假名安全些。此外,“楚豹”兼有“除暴”和“除豹”的意思,这个名字也可以警醒自己。

两个年龄相仿的少年在一起,自然有很多话题,交谈中,公孙衍得知安济堂其实是张氏家族的产业,张清在此主要是学徒,掌柜张孝景是他的长辈。

没过多久,张掌柜拿着银票、碎银和一串铜钱走了过来,他把这些递给公孙衍道:

“这是青洲商会的银票,这些是碎银和铜钱,小哥清点一下。”

青洲商会是家大商会,他们的银票在邽水镇也有流通,公孙衍大致看了一下,就把桌子上的稀草推向张掌柜,算是银讫两清了。仔细收好银票和银两后,他起身告辞,张掌柜和张清一直送到门外。

公孙衍迷迷糊糊地走出了安济堂,脚好像踩在棉花上,一下子有了这么多钱,他感觉有些不适应。他虽非出身寒门,但二百多两银子即使是他父亲也要多年才能赚回来,心里不免发虚,悄悄地用眼角打量四周,看是否被人盯上。

接下来他打算购物了,公孙衍决定还是先买些书籍。不久,他走进了一家名为“文魁堂”的书肆,这家书肆规模很大,书籍大多摆放在书架上,可以自由翻阅。他拿起一份《夏肃国地图》问伙计:

“这地图多少钱一份?”

“八文钱。”

“哦。”比那家书店还便宜,他心中略喜。随后他又选了《济水十三国》《天经地纬》《六韬》《武艺基础》和《功法概要》,总共花费了不到二两银子,让伙计仔细包好后他开心地离开了书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