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词妄语 作品

第 33 章 深 山 寻 技

五月的济世山脉,正值盛夏之际,山中处处绿树成荫,花繁叶茂,一派鸟语花香、融洽祥和的景象。然而,安谧和谐的表面,又杀机遍地、危机四伏,山间林中前一刻还是风平浪静、相安无事,下一刻就惊心动魄、生死相搏,动物间生离死别的现象时有发生。

转眼间公孙衍深山历练就超过两个多月了,在这种毒虫遍地、猛兽出没的原始森林中行走,即使有着丰富丛林经验的他,也要万分小心,时刻保持着高度警觉。

与东正山脉相比,济世山脉更加山高林密,山中猛兽的种类和数量也更多一些。公孙衍最初也是用飞锥并借助身法与各种猛兽缠斗,偶尔也会使用软剑,但行至后来,随着他不断深入山中腹地,许多时候他只能在丛林灌木中行走,各种猛兽的近距离突袭也时有所见,与猛兽发生“遭遇战”的情形开始增加,这时飞锥已不起作用,只能与猛兽近身肉搏。

有几次,场面一度十分凶险,公孙衍险些丧命,身上也多次负伤,但最终还是战胜了猛兽,死里逃生。在多次与猛兽搏命的缠斗中,那种命悬一线、转瞬生死的感觉,也不断激发他的斗志和潜能。

整个夏季,公孙衍与各种猛兽的“遭遇战”有近三十次之多,涉及虎、豹、狼、熊、蟒、獾等多种猛兽,随着对手和战斗次数的增加,他实战的经验也不断丰富,对各种武技的感悟也愈加深刻,并开始推演和自创属于自己的招式。

同时,这些天公孙衍每天以各种兽肉为食,他的身材也逐渐增高健壮,体能显著提高,此时再遇见那些杀手,若是单打独斗他可完虐对手。到后来,公孙衍已是丛林中猛兽中的“猛兽”,许多猛兽看见他就远远逃开了,令他沮丧不已,不得不继续深入山中寻找更多的搏杀机会。

这一天,公孙衍来到了一处名为亶爰岭的地方,此地山高坡陡,险峻难攀,崖壁上洞穴成串,瀑布成群,水流从断崖处凌空飞落,气势磅礴,峡谷中常年似雷声轰鸣,回音不绝。

公孙衍刚走进峡谷,震耳欲聋的瀑布声就不绝于耳,耳边隐约还听见虎啸声,他加快脚步向谷中走去,远远看见四大一小五只老虎在与两个持剑青年缠斗。公孙衍立即停下脚步,屏住呼吸驻足观看。

只见那四只吊睛白额大虎分别对战两个青年,小老虎则是在旁边不停地游走突袭,那俩青年十分狼狈,可能是缠斗良久,已呈现体力不支之状。渐渐地,两人眼神开始飘忽不定,目光游离,似是在寻找逃走之机。心中既生怯意,手上招式自然迟缓,两人处境越发危急。

见状,心地纯善的公孙衍顿生恻隐之心,虽不知对方底细,但还是决定出手相助。他脚步轻移,借着灌木掩护,悄悄潜行过去,他身上本就带着“蔽息草”,只要不弄出声响老虎是不会发现他的。

“师兄,我看这‘披发猫’定是已被惊走,我们不如下次再来吧。”

“惊走?哼,这‘披发猫’是亶爰岭特有动物,无论怎样都不会离开这里,只是藏匿得太隐秘,费些精力罢了。”贾深又继续道:

“对了,那家伙既然有老虎相伴,我们就从老虎洞下手。”

三人于是把目标放在寻找老虎洞上。老虎一般都无固定巢穴,常出没于矮林灌丛、山脊、砾石塘或岩石较多等山地,但携带幼虎的成年虎通常都有固定洞穴。

顺着这个思路,三人很快就发现了一处隐秘的洞穴,在那洞口处的岩石上正蹲着一只很像山猫一样的动物,两耳直立,尾短且粗,四肢粗长而矫健,灰白色身上深浅不一地点缀着金色斑点和小条纹,金发披头至齐眉处。此时它已发现三人,立即仰天唳啸。

公孙衍眼疾手快,连发数石将其击伤,这时洞中窜出两只猛虎,正是那天与贾深他们缠斗的五虎中的“夫妻俩”,贾深和胡坤挺剑上前与之缠斗,掩护公孙衍上前捕捉“披发猫”。

公孙衍则几个纵跃来到那岩石上,用贾深他们事先准备好的布袋罩起那只受伤的“披发猫”就跑。见公孙衍得手,贾深与胡坤则是且战且退,最后成功脱身,追随公孙衍而去。

三人跑了好久,直到认为已出了亶爰岭范围才停下脚步,三人皆是气喘吁吁的样子,公孙衍放下手中布袋望向两人,贾深知道他是要交付银票的意思,他看了胡坤一眼,随即掏出一张银票递给公孙衍并说道:

“喏,这是你的报酬。”

话音刚落,两人仗剑刺向公孙衍,哪知公孙衍早有防备,顺手把布袋丢向他们转身就跑,两人连忙去接布袋,这一迟缓,公孙衍早已跑出五丈开外。

两人拿起布袋,奋力追赶,三人开始展开追逐。

公孙衍一边跑还一边捡起小石子试探性地飞掷二人,但都被他们一一用剑挑开,但公孙衍还是沉住气,没有轻易暴露底牌,他晓得名门弟子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先把他们引向密林深处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