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渊说道:
“首先当是战事。幸赖陛下圣明,这次工部不必再打造新战船,户部也无需再增加多余预算在募集新兵上。但户部还需要多加劳累一番,和兵部算一算此次出征轩辕元帅引军青州会师再向倭寇岛屿进发需要拨出多少粮草,军械调度具体需要多少。另外,大家有什么想说的都可以摆到台面上来了。”
工部尚书林畅长叹道:“兴兵必然伤民,此次出征倭寇岛陛下意在亡国灭种,所以在青州会师时需备够足量军械,云大人,不知武库剩余军械能否撑得住三倍消耗?如若不能我这就吩咐司隶附近几个州的工匠们在这两三天内赶制出来些。”
兵部尚书云辙摇摇头:“若是两三万人马总是装备得齐的。只是,我在担心两三万人马对抗倭寇岛上一百八十余万人轩辕元帅会有力不从心之感,因此我想与诸位谈谈递给皇帝的奏章里是否要多给轩辕元帅增添兵马?增添兵马势必要再劳烦户部夏大人,多拨出粮草来用。”
陆明身为兵部二把手左侍郎在这时提问道:“我觉得云大人此言不妥。”
“哦?陆大人有何见教?”:云辙问。
陆明谈道:“若要增兵目下无非从东北部幽并战线抽调,陛下召二位元帅来京,如今北方可就只剩下老元帅闻磬了,老元帅披肝沥胆指挥五十万大军想必不易,当然这只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匈奴。”
陆明说到这,群辅们无一不倒吸凉气。
匈奴部根据轩辕元帅所说,目前尚且不知主力在何方。
很明显,匈奴正在北方酝酿着一场针对虞王朝五十万虎狼之师的阴谋,五十万人的精锐军队不但牵扯着边防战线是否稳固,一旦这五十万人有失,五十万人就是五十万个家庭,这将是一场会动摇国本的阴谋。
“陛下召轩辕与百里二帅进京本就是兵行险招,意在稳固荆交扬三州的税收重地,然而我们如果不把北方之事考虑妥当,尽量填补上二帅走之后战略上的空缺,灾祸便会从北方席卷而至。”:陆明语气稍顿,大胆发言:“失去北方五十万大军,西北公孙堕元帅就算急转而下恐也难以抵挡,到时,我朝说不定...会陷入当年宋朝危局,尽失北地、衣冠南渡。”
“敬山所言有理。”:开口者乃是户部尚书群辅夏亦,他称呼陆明字号敬山,心是为凸显他对这个年轻同僚小辈的尊重,听他继续说道:
“鲜卑狠辣乌桓刚猛,匈奴更是二部集大成者不可不防。闻老元帅独在北疆,我想是不是要让闻老元帅退回长城以内,待到倭寇灭罢,再作北进草原的打算?这样一来朝廷粮秣负担还可由兵士们在长城内自耕田缓解,有五十万大军在长城内守候,匈奴料他千般诡计也不敢乱来。”
“不可不可。”:云辙无奈言道:“难不成夏大人您还没看出来?在这民富国强的时刻,皇帝陛下要的就是对天下八方夷众全面开战。”
“依我看,陛下此举虽险,民力消耗虽巨,但其背后收益是无穷的。”
“请诸位回想,八方夷众当年是如何在陛下刚继位不足十年时光里欺凌我国的?我们向他们和亲,赠礼,堪堪才换得了数年和平,就是和平期间我们也他们被南下骚扰过无数次死过万万民众,无非因为一句话,国力不盛不能与之相抗。”
“如今我们有国力征讨,诸位再试想一下,八夷之中声势最盛莫过于南蛮巫族,善使幻术,在西南疆域占据益州之南久矣祸及荆交之东,谁料却被汉王与当日张竹之等人挫败再不敢侵犯就近益州,使得临近荆交之东也不再受巫蛮威胁。距离巫蛮最近的益州,那段时间民心依附税收暴涨,虽未出使相谈和平也换得了直到现在的安宁。”
“陛下很显然是想以一朝之兴换万代盛世啊。”:云辙感叹完向诸位进言道:“倘若这次不仅以五十万大军击溃匈奴鲜卑乌桓三族、西北公孙堕引军十万清剿羌胡联军,我们还抽出手来灭掉了倭寇种族。这将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带来多少年和平?我云辙敢断言,此事若成,八方夷众将在百年间不敢轻举妄动!而我等经此一役之功,必将会被传颂千秋万代。”
“话虽如此,行未必然。”:陆渊这时开口道:“想换这百年和平万代之功业需得承受亘古未遇之苦,陆某这里还得请各位同仇敌忾一心御敌。接下来,我们不仅要商议与轩辕元帅增兵多少,还需精确计算轩辕元帅登岛之后物资得支援多少才能够竟全功,灭倭寇种族。商议完这些之后,在不牵动我朝北部草原局势的情况下,大家尽量议出个填补二帅调离空缺的万全之法。”
众人应诺,表决心,势要为子孙后代、为自己,争一争这百年和平。
时间来到下午。
约莫三四时,内阁成员约上轩辕百里二帅纷纷来到乾清宫。
以陆渊为首,诸位大臣有联名上奏手书一封欲规劝皇帝务必不要有穷兵黩武之嫌,当然他们知道皇帝不会听,皇帝不会听他们作为大臣也要劝。
另外,还有兵部轩辕元帅调度兵马增兵至三万方略,最好从宫廷再抽调一千禁卫,禁卫都是精锐中的精锐王牌中的王牌,高手高手高高手,有他们在能给会师之时的幽并士兵安慰,还能给予区区倭寇天朝上国的震撼,一举多得。
户部这边给出了详细财政支出,包括西北公孙堕战线、北部闻磬老帅战线、与即将开战的轩辕百里元帅东南战线的财政总支出情况,每年税收就那么多,能省则省罢了,不能省他夏亦也绝不含糊。
工部复杂的多,在内阁朝会时就已经开始调动各地工匠与役工集结,备车架万乘,吩咐个州府存量地已可开始装载粮食时刻准备方案通过向京师集结。
工匠是为战船受损时进行修复,役工可叫杂役,负责在船上时给士兵制作饭食、喂养马匹、看管粮草,搜集木材与工匠一起在登录倭寇岛后安营扎寨,掘坑作厕。
礼部与其他部一样,这次只是陪同上奏,与皇帝交流解释事情究竟该怎么办。
他并没有像当初五六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出征时给皇帝递需要祭天的折子,所心无非也是没把倭寇看在眼里,纯属瞅着倭寇癞蛤蟆趴脚面不咬人膈应人,没什么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