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让朕考虑考虑。”
皇后坚挺的身躯在听到这话后瞬间软下,她跌坐在软塌上垂头啜泣,庆元帝心中微小的怒火很快被眼泪浇灭……
从凤仪宫出来,庆元帝吩咐赵德海:“给怀瑾传口谕,让他准备一下,去北边吧。”
赵德海点头应是,接着又问:“皇上,给安王赐婚的旨意……”
庆元帝想起酒后下的某道旨意,闷声道:“先压着。”
是压着,不是算了,也就是说以后还可能被翻出来。
赵德海想着,还得时时盯着那位公主,不能让她定下亲事……
宋令仪得知周怀瑾要离京的消息时正在绣花,因为太过吃惊,不小心扎了手指。
她将手指放在嘴边吮吸,止住血后立刻问:“边关安宁,为何突然让王爷过去?”
迎霜看了眼宋令仪,在说与不说之间纠结摇摆。
宋令仪察觉她的意图,冷声道:“你若不说,别人一样可以打听出来。”
迎霜无法,只能如实交代:“皇上让王爷去边关督促士兵成家。”
宋令仪:“……”
让用兵如神的王爷去干媒婆的活儿,真是荒唐!
迎霜见宋令仪气白了脸,忙道:“公主,王爷在京城便如龙困浅滩,不如去边关自在。”
“若是留在京城,类似澎国公那种事情不知还有多少,认真算起来,这也是好事。”
远离京城确实自在,如果安王从始至终只想当一个王爷,宋令仪会为安王开心。
可安王想要夺嫡,此时却被赶出权利中心,这算哪门子的好事?
她深呼吸几口,遏制住情绪:“迎霜,我想跟王爷见一面,你去问问他是否方便 ?”
什么狗屁避嫌,见鬼去吧!
第100章 义卖
重生以后,宋令仪几乎没有被情绪裹挟的时候。
可听到周怀瑾被打发去边关的事情,一股邪火突然就冒出来,让她迫切的想为周怀瑾做些什么。
可惜宋令仪并未见到周怀瑾。
据迎霜所说,周怀瑾在收到口谕的第二天便要启程,无暇顾及旁的事情,自然也抽不出时间见面。
不过周怀瑾在走前给宋令仪写了一封信,信上说两人如今都处于风口浪尖,不宜见面,不过宋令仪不日将启程去北边,若有需要,可在边关一见。
周怀瑾还在信上叮嘱宋令仪要注意安全,她最近所作所为触动不少人的利益,接下来怕是要面对不少非议,更有甚者可能狗急跳墙,因此进出必须带上足够的护卫。
信不长,只写了两页纸,但绝大部分都是叮嘱宋令仪注意安全,猜测恨她之人会从何处下手。
宋令仪看过信后心情沉闷:“迎霜,你跟王爷说了我要去北边?”
迎霜赶紧摇头:“公主您说此事不宜声张,让奴婢悄悄准备,奴婢自然不敢告诉王爷。”
迎霜没说,那就是周怀瑾自己猜的。
这个答案让宋令仪的烦闷更多了几分,却不知该往哪里发泄,只能将全部精力用在手头差事。
九月初一,京城内外各处集市同时开启冬衣义卖置换。
在义卖正式开始之前,熙和公主竟然出现在城南的义卖场,宋令仪得知消息后匆忙赶过去。
见熙和公主好奇,宋令仪便亲自带着她逛了一圈:“整个卖场分为裘皮锦衣售卖区,旧棉衣售卖区,旧棉衣置换区三个部分,我们安排了三个入口,通往不同区域。”
“裘皮锦衣售卖和旧棉衣售卖区十分简单,前者拿钱换衣,后者拿衣换钱,只旧棉衣置换区的步骤有些麻烦。”
“百姓们用来置换的棉衣棉鞋需要在这里经过检查,然后在货物区挑选想要置换的衣裳或布匹,再到结账区估价,要么补差价,要么退差价。”
熙和公主问:“宋姐姐,我刚刚看了一眼,好些百姓都是扛着好大一个包袱,若是要检查他们的衣物,岂不浪费许多时间?”
“这也没办法,咱们虽说是收旧棉衣棉鞋,但起码也得能上身,能保暖,不检查不行。”宋令仪道,“不过早在几天之前,我们就说过要求,拿来置换的棉袄必须洁净,不可有破洞,一件衣服的补丁不能超过五个,鞋子也要求必须厚实保暖,鞋底完好,鞋面没有破洞,但凡没有达到要求的,整包衣服都不收,这话有一定威慑力,百姓们配合得还不错。”
“加上卖场人员充足,提前几天都经过演练,因此置换步骤虽有些繁琐,但整体进度应该还是能保证的。”
“而且我们这边没有时限,如果没能在七天内弄完,往后再延两天便是,反正我们的衣服是分批出,每天都有新东西,也不怕后面都是挑剩的,没有吸引力。”
熙和公主在现场了解了具体步骤,又跟着去到宋令仪旁边茶楼,在二楼窗口看着下面的情况,尽管只能看到人影走动,听不到任何对话,也看得津津有味。
中午时,她突然感叹:“我以前过得可真奢侈,一年四季不知要换多少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