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裙,有些衣物甚至从未上身,这些钱若省下来,不知能为边关百姓添多少过冬衣物,与宋姐姐你相比,我真不是一个好公主。”
宋令仪眼看小公主满脸自责,只能拿自身经验开解:“这次募集善款过程中,有人暗地里骂我伪善,没有将宋家卖了然后尽数捐出,就不算真的心疼边关百姓……”
“他们胡说!”
宋令仪的话尚未说完就被截断,熙和公主没了悲春伤秋的模样,愤愤道:“边关百姓并非姐姐你的责任,你能为他们奔走纯属善心,谁有资格指责你?”
宋令仪闻言失笑:“是啊,我觉得除非那人做的事情比我更多,否则根本没资格指责我。”
“而你,在得知我的想法后便捐了两万两银子,京中不少闺秀受你影响,也纷纷捐款。”
“你拜托你的外祖母承恩侯夫人在官眷中为我说话,所以不少官眷主动给我帮忙,让我筹到更多钱,就是今天,承恩侯夫人也派了二十个人来。”
“想必你也没少在皇上皇后面前为我摇旗呐喊,因此我的筹款之路才会如此顺利。熙和,你已经做了你这个年岁能做的所有事情,实在不必再自责。”
熙和公主闻言瞪大眼睛:“宋姐姐,我真有你说的那么好?”
宋令仪毫不犹豫的点头:“我这人笨口拙舌,不会说话,其实你比我说的要更好。”
小公主实在好哄,两句话就眉开眼笑:“宋姐姐,其实我也没有你说的那样好,最起码在衣物这块,我确实有些浪费,待回宫之后我便要跟母后商量,控制每季的衣服数量,然后将省下来的钱交给你,由你帮我花在有用的地方。”
宋令仪:“……”
熙和公主在茶楼待到傍晚才走,宋令仪在一旁陪着有一句没一句的聊天,根本没机会担心义卖的效果。
待到各处集市陆续收工,宋令仪看了一日成果后,才算是彻底放心。
她当即叫迎霜带人去近京的城镇,依照京城的模式去筹措棉衣。
效果肯定比不上京城,但有总比没有好。
京城的义卖前后进行了七天,得到的棉衣实在不少,再加上京城各大户捐赠的下人的旧衣裳,以及近京几个城镇得来的衣裳,足足装了四百多箱。
就在众人好奇这些衣物要怎么运过去时,宋令仪已经将顺源镖局的东家请来公主府谈生意。
“宁镖头,不知有没有意向打通京城到边城的商路?”
宁远立刻猜出宋令仪的真实想法:“公主是想让宁某将京城筹措的衣物送去边关?”
宋令仪笑笑,不说是,也不说不是,继续道:“圣上欲重建边关诸城,此时由我全权负责,九月十五我将去往边关巡查,随行的有户部、工部、兵部等官员,若宁镖头愿意随行,最起码官道这块,我可保证畅通无阻。”
宁远不得不承认,他心动了。
自从北戎灭国,京城各大镖局都想在边关设点,赶在各商户到达边关之前抢占先机,顺源镖局自然也想。
可镖局在北方并无人脉,他不敢轻举妄动。
宋令仪的建议帮他扫平了最大障碍。
有公主开路,就算这份面子没办法长久用下去,最起码他也知道去哪里要拜哪座山头……
第101章 传承
宋令仪在拖无可拖的时候,终于跟爹娘说起要去边关的事情。
柳氏听完就哭了:“小乖,我听说从十月就开始下雪,那雪几乎及腰深,你连京城的冷都扛不住,如何能去边关过冬?”
宋令仪含糊道:“娘,我好歹是个公主,就算去边关也有人照料饮食起居,吃住也有保证,不会吃什么苦的。”
“可是……”
“而且此事我也没得选择。”宋令仪在她娘说出可是之前抢先道:“皇上将一百六十余万两的善款交给我,便是将边关百姓的未来交在我手里,有很多事锦心都做不了主,必须得由我出面才行。”
柳氏听到这话便知道说什么都没用,女儿此行已经没有转圜的余地。
她若再哭,便是存心让女儿难受。
她拿帕子擦干眼泪,站起身哽咽道:“你说得对,边关那么重的担子,你不去不行。我得赶紧去库房找些皮子出来,给你做些保暖的衣裳,免得误了你的行程。”
“还有迎霜青黛她们几个,也得做几身大毛衣裳,不然冻病了可怎么办。”
宋令仪知道她娘想找个地方悄悄哭会儿,因此也没拦着。
柳氏走了,跟她一起来的卢氏却留了下来:“公主,您若一定要去北边,就让老奴跟着您一起去吧,有老奴在旁边照顾,夫人也能放心。”
宋明也跟着劝:“小乖,要不就带上卢嬷嬷一起,迎霜玉竹到底年轻,不如卢嬷嬷清楚你的喜好,你路上胃口不佳,卢嬷嬷也能给你做几道开胃小菜。”
宋令仪上前握住卢氏的手,认真道:“嬷嬷,你唯一的任务便是照顾好星悦。她是哥哥嫂嫂盼了多年才盼来的女儿,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