袄,城里百姓对她的信任度还是够的。
很快就有人上前问话:“迎风姑娘,这是要去哪里修城墙通河渠?”
迎风道:“修的是晋阳关的城墙,通的是咱长平城外的清湾河,招工不限男女,有把子力气都能去,挖河十个铜板,修城墙十二个铜板,管一天三顿饭,当天就结账。”
“不过事先说好,晋阳关离得远,肯定是要在那里住着,等天下雪了,干不了活儿了才能回来。”
尽管修城墙的工钱更高,可听说要在外头住着,大家都不愿意去。
倒是城外挖河的事情很快就招到了八十来号人,这些大多都是不符合善堂居住条件,家里又揭不开锅的。
宋令仪看着锦心前方空无一人,叫来玉竹低声吩咐两句。
很快,负责招河工的迎风便收了摊位:“我们这边暂时只需要八十人,刚才报了名的,明天卯时二刻在南城门等着,吃了早饭后有人领着你们去干活。”
迎风走后,锦心那边总算有了几个人,但是踟躇者居多。
后面闻讯赶来的百姓了解清楚是怎么回事后,一边后悔来晚了,一边跟着前面的人犹豫纠结。
关键时刻,宋令仪带着一队官差过来,推了他们一把:“虽是去晋阳关修缮城墙,但毕竟是长平城的百姓,此行将有二十个官差同行,确保百姓的安全。”
宋令仪一身大红洒金满绣折枝牡丹锦缎长袍,头上只簪三根簪子,但每根簪子上都嵌着拇指盖大小的红宝石,在太阳之下,她整个人都闪着光,一看便知身份不一般。
锦心起身行跪拜大礼:“奴婢参见公主,公主金安。”
“这是公主?”
“瞧着跟画里的仙女一样,说不定真是公主。”
“公主不在皇宫里住着,来咱这破落地方干啥?”
周边百姓虽小声议论,动作却很整齐,都跟着锦心的动作跪下来请安……
第111章 被欺
宋令仪的公主身份在此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当城里百姓得知她带着京城众多好心人捐赠的钱物而来,为的便是帮助边关百姓度过眼前难关,一时大家都哭了。
为昔日的艰难和委屈,也为如今的守得云开见月明。
哭过之后,大家眼里的犹豫和怀疑都被泪水带走,锦心面前很快排起长长的队伍。
这重建边关的第一步,总算是颤颤巍巍的迈了出去。
接下来,宋令仪的目光便落在城里高得出奇的物价上。
长平城内有近万数的百姓,城外的村子也有一些人住着,因此城里有部分的铺子还开着。
不过因为物价极高,生意极差,一天到晚也没有几个人光顾。
这城里城外,要说生意最好的就是伢行,每天都有过不下去卖儿卖女的。
可如今是人贱物贵,卖一个孩子撑死了二两银子,可是面粉二十多文一升,糙米陈粮一升也得十几个铜板,粗盐更是逼近二百文一升,一个孩子只能换十斤盐。
宋令仪在听到物价之后第一反应便是问:“官府不知道吗?官府不管吗?”
“袁大人之前也管过,那些商贩就是一句话,粮食稀缺,成本贵,自然得卖高价才能回本,袁大人若嫌贵,那他们就关门。袁大人虽是个知府,却因之前打仗的原因受沙丘城管制,那边不松口,他就拿不到钱拿不到粮,商铺再一关门,老百姓们就只能等死,因此他不能管。”
宋令仪听了迎风的话,面色铁青:“袁大人既然遇了难题,为何不往上报?朝廷总不会置之不理。”
迎风反问:“公主可知袁大人要想给京里递上一封奏折,沿途要经过多少人的手?”
宋令仪有些不敢置信:“你的意思是有人敢在奏折上动手脚?”
“奴婢只知袁大人的奏折光是离开边境地界就得经过沙丘城,溪山城,省府三道手,进了京城,先由通政司入内阁,再到皇上面前,这重重关卡,袁大人的奏折能不能送到御前,送到御前又是个什么模样,谁也不知道。”
迎风脸上是藏不住的讥讽:“物价高涨,百姓们卖儿卖女卖田地,总有人因此获利,也希望能维持现状。”
宋令仪追问:“可如今我来了,他们难道不怕我告状?”
迎风道:“公主之前在溪山城的表现可能降低了他们的戒心,而且他们也有把握,公主的信到不了京城,就算能进京城,也到不了皇上手中。”
“最后,即便皇上真的得知此事,派人来查,想必他们也有信心能够全身而退吧。 ”
宋令仪的思绪被这话带跑偏:“咱们的信真的到不了京城?”
迎风解释:“公主放心,王府有送信通道,任何人也拦不住。”
宋令仪点头:“哦,也就是说我的信若直接寄出去,真的会被检查一遍才能送出去,改明儿我就写封信把这沿途的官员都骂一遍。”
迎风:“……”
宋令仪在京城时决定自带粮商布商盐商入场,只是为了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