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初三 作品

作品相关 (2)

静,鸦雀无声。

这个老师不好惹。

所有的学生都有个探测老师脾气的雷达。像生物老师,他也是一米八多高的男人,平时在课堂上也没有太弱气的表现,但上过一节课后,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这个老师可以“欺负”,所以在他的课上说话的人最多。

相反,这位数学老师就完全不同了。

“我姓徐。”数学老师温柔一笑,林美在心里说以后想看到数学老师冲他们笑估计就难了,今天是初次见面老师才这么温柔。

徐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串电话,告诉大家有问题在休息日也可以打给他,晚上十点前也可以打,十点后她要备课就不要打了。

徐老师用了一分钟做自我介绍,然后通知:“我知道你们下午有两节自习,我跟你们郑老师说过了,下午你们班和四班一起做一次摸底考试,两节课时间。题不难,都是基础题,我也不会记分,等改完后我再来讲卷子,那么现在开始上课。”

徐老师是省特级教师,经验丰富。林美的脑子就像一团乱麻,很多东西在她看过书后都隐约有了印象,自己看懂了会觉得“这不挺简单的吗?”,可不看她就真的只能跟题目大眼瞪小眼了。

听完徐教师一节课,竟然听得十分顺耳,所有她讲过的内容全都被梳理的清清楚楚的。

她从没觉得自己这么聪明!

一节课四十五分钟,没有跑过神。

不枉学校把她挖来啊。听说为了挖她,还解决了她老公的工作和她儿子的学籍问题,当然不能少一套房子。纺织厂家属院里直接给徐老师分了一套两室一厅,还由着她挑楼层和户型。

林美以前想得不多,现在看来小厂长是真的憋着劲要把附中的成绩给提上去。就是从他们这一届开始的。

第 5 章

数学卷子发下来,徐老师确实没算分,她用一晚上就改完了两个班一百多份的卷子。林美脑洞开歪,想要是算分肯定会花更多时间,不算分只需要判对错能省不少事,而且卷子一样的话批到后面就是机械记忆,速度会比改前面的更快。所以一个晚上改一百多份卷子才没有成为不可能的任务。

不过徐老师的改卷速度还是让大家都倒抽一口冷气。

因为周四考试,周五早上的数学课就开始讲解了。

徐老师说:“这样你们的印象会更深刻。”

确实深刻。

卷子虽然没算分,但题目上有分值。发下来后大家不免都会算一下自己到底得多少分。林美未能免俗,虽然卷子上的大红叉非常触目惊心,但大红对勾也不少。

她悄悄算出来这张卷她得了64分。

64分!

她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能靠自己看书考64分!

她绝对是天才!

林美心里美得直冒泡,浑身轻飘飘好像要飞起来。

徐老师讲课的思路很清晰,林美跟着她跑,把卷子通了一遍,发现上面有些地方徐老师直接写出了计算公式给她,这个老师真不错啊。

不错的徐老师在放学前让人抱来了两大摞卷子,发下去说:“周末做一做,我们周一讲。”然后用“你们很占便宜”的表情说,“这次就不考试了,回家自己定个表,按考试时间九十分钟,看看自己能做多少。尽量别翻书,这样你们自己也有个底,知道自己的水平在哪里。”

跟徐老师比,新来的英语老师不教他们这班,她教前头的一班和二班。分给他们班的英语老师还是原来熟悉的老师,看到高老师走进教室,班里哗的笑起来,自发的给高老师鼓起了掌。

高老师忍不住笑了,站在讲台上冲他们压压手,说:“我也想教你们,这下大家都如愿以偿了。好了,我们开始上课,把课本拿出来。”

开学的轻松很快过去,当作业越来越多,大家都习惯了这种学习节奏。

放学前,朱海使劲把书和卷子往书包里塞,最后提起来给林美看书包带:“看,又快断了。我妈说我的书包用得太费了。”

林美抱着书包跟她一起下楼,正好看到周罄的爸爸开车来接她。

比起林美过个马路就能回家,朱海还要坐四站公交车,“好羡慕啊,我爸都不知道来接我,他下午五点就下班了!”

林美拍拍她:“快去等车吧。”两人在路口分手,林美去等红绿灯。

回到家,林妈妈已经回来了,一见她进来就从厨房端出来一个热腾腾的盘子:“吃吃看,你姥姥包的粽子,你舅下午送来的。”说着就挟着粽子喂她。

林美就站在门口让她妈把这一个蜜枣粽给喂完了。

“好吃吗?”林妈妈问。

林美连连点头:“好吃,好吃。”

林妈妈转身进厨房:“那我再给你剥两个,还有放花生的吃不吃?”

姥姥包的粽子都有男人拳头大,林美跟胃里有个洞似的不知不觉吃了三个!当她发觉时第三个已经进肚子了!

林美端着碗傻眼了。粽子不但

包了蜜枣,还洒了一层白糖,吃的时候甜丝丝的!

她看表,七点二十了。她在晚上吃了三个沾白糖的大粽子!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为了减肥她已经坚持过午不食至少四年了!

她摸摸肚子,吃三个怎么不觉得撑呢?

林妈妈从厨房探出头:“你还饿不饿?我做了炸酱面,用你姥姥晒的酱做的。”

“我要!”林美火箭般冲进厨房。

她有45kg的好基础,一个晚上多吃点应该没问题。

姥姥晒得酱特别好吃,林妈妈放了很多肉馅炒香,还放了香菇丁、火腿丁和笋丁,擦了一盆黄瓜丝。林美又吃了一碗炸酱面,最后拿着根冰棍心满意足的去写作业了。

林妈妈最近挂在嘴边上的话就是“我闺女太辛苦了”,所以晚上十一点半,林美在写数学卷子,她想趁现在多巩固巩固,林妈妈轻轻进来说:“饿不饿?给你下碗方便面吧?我刚买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还有卤好的茶叶蛋。”

这时的康师傅还是很好吃的,林美一吃就吃出来了,现在康师傅的肉酱包里真的有肉,能吃出来,料也足。跟几年后完全不一样,现在煮出来是真好吃,几年后煮出来就是闻着香,吃着除了一个咸,吃不出别的味儿。

她吃了一碗方便面加一个林妈妈卤的茶叶蛋,写到十二点半,林妈妈进来死活不许她写了,让她去睡觉,“睡得晚长不高。”林妈妈严肃的说。

林美可是“先知”,她以后会长到一米六七呢,穿上高跟鞋能藐视同公司八成的男人。再说她都习惯凌晨两点睡觉了,现在睡觉“好早”。

不过,还是扛不过林妈妈,被林妈妈快手快脚的就把桌上的卷子和书给收起来了,“去刷牙睡觉!”林妈妈黑着脸说,“你再这样我生气了!你以前十点就睡了!”

林美辩解:“那我十点睡不学习啊,我现在不是学习嘛。”

“那以后就别学习了!”林妈妈。

妈你气糊涂了……

早上,林妈妈大概觉得昨天晚上太凶了,打击了闺女的积极性,特意在早餐桌上哄她:“妈不是不让你学,只是让你注意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要是为了学习把身体搞坏了,妈妈多心疼啊。乖啊,咱不用学太多,学个差不多就行了。身体重要啊。”

然后给她规定每天必须十一点前睡觉。

林美没想到她努力上进一回还有这种阻力在,太意外了。

林妈妈是认真的,她在林美打算再战数学卷子的星期天拿出了一张电影片,引诱她去看电影。

“后勤你刘阿姨给我的,周星驰的《逃学威龙》,你看不看?”

连电影名都是这么的不和谐!

林妈妈拿出来的是两张:“你找同学一起去看啊。”

林美对林妈妈最近对她的“放纵”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林妈妈的“放纵”是全方位的,开玩笑道:“男同学也行?”

林妈妈的脸色一变,很若无其事的问她:“你认识男同学了?”

林美拉响警报,“我班上一半都是男同学啊。”

“别装傻!”林妈妈照她背上来了一巴掌,逼问:“说,是不是谈恋爱了?”

“没有!”林美举起手,“我对毛主席发誓!”一堆初中男生!谈个p的恋爱!〒▽〒她已经有预感她会有一个何等惨淡的青春了。

明明以前还暗恋过五班的一个男孩,记忆中长得帅翻。可升旗那天她特意找这人,本来是打算发展一下校园恋情,她现在可不是以前等级1的小丫头了,她是披着小号皮的高玩啊!

= =……

不过,现实是残酷的。

当她发现她没有在五班男生里看到那个印象中是如此与众不同,鹤立鸡群的帅哥时就知道:肯定有地方出了问题!

最后她终于找到了她初恋(暗恋)的男生!这都怪她之前连打听下他的名字都不敢,害怕别人知道她的暗恋(= =)。就算偶尔听到也会赶紧清理记忆,装作完全没听过这个名字,最后结果就是一点都不记得了……= =。

结果现在找人如此复杂!她都把五班(包括四班)的男生看过三遍了,还担心自己记错班级,最后终于圈定了一个貌似应该是的男生。

问题是这男生还远远不到帅翻的地步。但她听朱海说:“五班的图海好帅啊,名字都这么特别!听说他是少数民族!考试可以加分!”

林美终于把这个“风云人物”跟自己记忆中的人对上号了。

要知道,一个特别的名字加据说是少数民族这两样与众不同的特点,足以让这个男生登上校草的宝座。

只要这个男生不是太挫,学习再好那么一点点(人家是五班的学习委员),后面这条就足够他金光闪闪了。

最后,他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他有一头比旁人发色浅的棕黑发。

这些加到一起,构成了林美回忆里帅翻的美少年。

林美:= =……记忆有美化效果,科

学诚不欺吾也。

林美用斩钉截铁的态度打消了林妈妈的怀疑,并立刻当着她的面打电话约人看电影。她打给周罄,看,女生哦!

她猜周罄有可能没空,所以打算如果周罄不去,她就约朱海。

她跟周罄这一周都没说上话,唉……

谁料周罄问过她爸爸后说:“我爸爸让我去,那我去找你啊。”周罄的声音都要快乐的飞起来了,看来周末能放松下去看电影真是很难得的事啊。

两人约在电影院见面,林美带了两罐可乐,想着到时一人一罐。结果周罄带了两罐芒果汁和两包巧克力,一来就塞给林美说:“我爸让我带的。”

林美拿出票,两人走进电影院。

周星驰的搞笑功力不是盖的,哪怕这片林美看过不止一次,重新看依旧笑翻天。周罄笑起来居然是像小鸡子叫一样的咯咯声,林美被周罄的笑声逗笑不止一回,听她笑好像被人咯吱痒痒一样。

出来后已经快六点了,林美看到影院外卖烤羊肉串的已经出摊了,拉着周罄过去:“你吃不吃?”

周罄掏出十块钱:“我请你吧,你请我看电影。”

“电影票是我妈单位发的。”林美说。

最后周罄坚持请了她一瓶汽水。两人带的饮料在里面都喝光了。

周一去上学,学校也有志一同的决定丰富下他们的学习生活。

“运动会?!”林美听上面小厂长说,升旗台下一片哀号。

九月要开运动会。其实每年都有,不过没谁特意去记。何况开运动会就意味着要参加项目,又累又难受。

林美整个人都不好了。回到教室,她对朱海说:“不是小学生才开运动会吗?”

朱海说:“每年都有。”

林美也想起来了,她只是想挣扎一下。

郑老师也特意在下课前提了一下,要求大家认真对待,体育分也是很重要的!

“今后下课没事就去操场上练练,你们体育马老师在操场上划了立定跳远和铅球的线,都去练练,别在体育上丢分!”郑老师说。

郑凯和梅露加体育委员也开始“动员”大家报项目。先让小组长记一下大家都要报什么,再汇总到体育委员这里,讨论之后就要报上去了。

小组长问林美:“你报什么?每人两项。”

“立定跳远和铅球。”林美。

小组长很怀疑的打量她:“我记得上回你就跳了一米一吧?扔铅球,你行吗?”细胳膊细腿的不像大力士啊。

“重在参与嘛。”林美说,她还不记得自己上次体育课跳一米一呢(毕竟已经long long ago了)。

朱海小声问她:“你怎么会报这两项?”

“省劲。”林美也小声回答。

朱海站起来奔她的小组长去了,回来后告诉她:“我也改了,跟你一样。”

“你原来报什么?”林美。

“报了个五十米的接力。”朱海以前觉得跑五十米比跑一百米省劲,听林美一说才发现,不跑更省劲。

要开运动会了,马老师就要求他们下次体育课穿校服来了。

林美把校服找出来准备穿之前洗一下。

附中的校服属于近水楼台的性质,又有合作的制衣厂,质量是杠杠的,价格也是相当实惠的。

样子是极为难看的!

校服是深蓝色——耐脏。

背后有巴掌大的白字——纺织附中。

林美这个更加难看,她试了下上衣,照镜子简直就像套了个麻袋!下摆都到膝盖了!

林妈妈中午下班回来后说:“校服啊,当时订的时候价格一样,就要了最大号的。”

最大号,xxl。

林美内牛,在她最胖的时候倒是穿xxl,不过现在的体重都能塞进s号里了。

为什么还要穿xxl?!

林美想穿s的!

她跟林妈妈说:“我想再买一套小点的。”虽然有点浪费钱。

“买呗,看你们学校有没有。”林妈妈很开明。

有是肯定有,今年新生才入学,校服是大大的有。

林美直接揣上钱找到了校办公室的老师,一个她从来没注意过的女老师一边掏钥匙一边说:“我记得你是三年级的吧?”

林美惊讶的发现原来哪怕是她不认识的学校老师也有可能记得她这个学生。顿时有点小激动。

女老师带她去仓库拿校服,问她:“以前的呢?”

林美张口就来:“晒的时候挂到一个铁钉撕了个大口子,我妈说不用补了,买个新的。”

女老师在仓库里翻校服,就堆在墙角,“你要多大号的?”

“小号的。”林美幸福的说。

女老师给她翻出来三套:“试试吧,看看有没有坏的地方。”

林美只试上衣,果然无比的合身!

林美幸福的立刻拍板说:“就要这

件了!”

女老师摇头,亲手拿过来帮她检查:“买到坏的回去你妈该生气了。”

女老师把三套都给拆开,从裤缝到线头都检查一遍后递给她一套:“就这个吧。”

出去登记收钱。

“你们那时候一套是五十一,今年的便宜,四十七。来,签字。”女老师把笔给她,指着表格说。在林美签字的上面全是歪歪扭扭的一年级生签的名字。林美被编进了一年六班= =。

她带着新校服回班,朱海好奇的说:“你干嘛去了?”

林美把校服打开给她看,一年级的比她们的旧校服漂亮一咪咪,在胳膊和腿上都有两条白道。

“不错啊。”朱海说,“你干嘛又买一套?”

“以前的坏了。”林美说。

下午,朱海带钱也跟她一样买了一套。过了几天跟她说:“我原来那套让我爸拿去穿了,他还天天穿去上班,我妈说他穿着精神。”

林美回去给林妈妈一学,林妈妈就把她的旧校服包去给舅舅了。

“你舅妈可高兴了!说你舅舅不穿了还能让涛涛穿。”林妈妈说。

“用不着吧……”林美拿舅妈这劲真是没办法。

第 6 章

放学后,林美和朱海、周罄走出校门,一个穿着附中校服的男孩站在校门口,远远的就冲林美招手跑过来:“姐,我姑说你快放学了叫我来接你!”

“涛涛。”林美叫他,朱海说:“他就是你表弟吧?”

林美的表弟叫陶涛,比她小八个月。当时表弟刚生下来,林美舅舅突然灵光一闪,认为“陶涛”这个名字集天地之灵气,而且还特别顺耳,大名小名都能叫。就决定叫陶涛了。

陶涛他外公也给起了一个,叫陶红志。又红又专,志向远大。被舅舅毫不留情的给毙了。

“姐姐好。”陶涛嘴特甜的管朱海和周罄都叫姐还问好,朱海和周罄赶紧跟林美说:“林美我们走了啊。”然后被吓跑了。

林美不禁感叹大家此时还是很纯情的。

陶涛混不在意,对林美说:“姐,我帮你拿书包。”

他潇洒的提起书包带往背上一甩,林美心惊胆战的说:“小心!带子快断了!”

红绿灯变了,陶涛拉着林美一路狂奔穿过马路。林美的心脏都快跑出来了,过了马路赶紧把手给甩开不让他拉了,自己慢慢走,说:“你学校怎么这时候休息?”今天才周三。

陶涛小时候有两次机会跟林美同校,但都无奈含恨。

第一次是陶涛该上小学了。那时舅舅已经投奔了资本主义的怀抱,不算纺织厂的职工了。跟小厂长敞开校门欢迎大家来上学不同,附小的校长最讨厌外来学生,他要求入校的必须是“在职职工”的孩子。

像舅舅这种就不合格。舅舅拿着一大摞照片啊户口本啊带着儿子和钱去报名,第一关就被刷下来了。舅舅当时正是牛气冲天的时候,一恼,我们不稀罕在这儿上了!跟着就把陶涛给办到了离家二里地的试验小学。

试验小学实行双语教学,陶涛入学一周后见林美都是:“how are you”,林美陪他玩了半年“怎么老是你?”的游戏后腻了,不管陶涛怎么闹腾都不陪他玩了,于是陶涛转头找舅舅和舅妈继续玩,一直到他小学二年级后才罢休。

到了陶涛该上初中的时候,他的成绩让舅舅十分没有信心,想着附中属于不管考多烂都能让子弟入学的中学,就再次找上门来。

小厂长自然是欢迎的,当然,要收三千块钱。毕竟舅舅已经不是本厂职工了嘛,不能享受本厂子弟的待遇。

——不过交钱后可以恢复待遇。

在人均工资八百的时候,三千块,不是一笔小数目。舅妈当时一听就倒抽一口冷气,“我们不上了!”最后把陶涛给塞进了一所体育中学。陶涛进去后不到一个月就学会了喝啤酒,过年还能跟舅舅碰几杯白的。

舅舅觉得自己儿子特别男人,舅妈觉得陶涛穿衣服特别费,带到学校的衣服脏得都洗不出颜色来,还老丢,有时还会在陶涛的衣服里看到不认识的,不知道是他哪个同学的。林妈妈觉得陶涛这孩子快被他父母给毁了,所以陶涛只要放假就会被林妈妈叫过来吃饭,顺便关心一下。

“我们学校要开运动会,让我们提前回来,下周就不放假了。”陶涛说,他的学校是住校式的,每周末放学生回家。

今天陶涛来,林妈妈做了一大桌的菜,有一大盘的东北大拉皮,还有毛血旺和水煮肉片。陶涛和林美都爱吃辣,所以桌上的菜都带点辣。

陶涛捧着米饭拿汤勺捞毛血旺,一边说:“还是姑姑做的好吃!我妈做就使劲给我放豆芽!啊!还有肚丝!”他把红油浇到米饭里拌拌,吃得热火朝天。

林美看得浑身起鸡皮,她虽然爱吃辣,但还不到陶涛的这份上。“你不嫌辣啊?”她说,去冰箱里给他拿一罐冰可乐。

“还是我姐疼我。姐你不知道,我们那学校的食堂的菜,不加辣椒根本就

没味儿了,吃什么

都是一个味儿。你知道我们大师傅怎么做菜吗?跟我妈一样。”他放下碗比划,“一颗包菜,刷刷刷几刀切碎直接扔进锅里。切一大锅菜,最后加水熬啊熬,熬熟了,放盐放那种菜市场卖的火锅料。”

“大厨师能把包菜、白菜、豆腐、豆角和西红柿做成一锅菜,你说这能吃吗?我们都说我们食堂的师傅是做猪食的。”陶涛对体育学校的什么都满意,就是食堂,那就是罪恶的摇篮。他们学校的学生没有喜欢食堂的,“据说我们的食堂还有补助,我看都叫人给贪了!”

中二期的少年就是这么相信世界充满黑暗。

不过食堂的饭菜确实好吃得不多。

林美给他挟了一筷子肉片:“吃吧,回家了就多吃点。”

林妈妈看到催她:“你吃你的,涛涛别客气啊。”

陶涛悄悄对林美笑,“姐,这次我来你怎么对我这么好啊?”

林美:

不,她只是看他变成小孩子下意识的关照他而已。

“吃你的吧。”林美发现自己这个心态很不好,需要改。

陶涛一个人吃了三大碗米,林美则在发觉自己吃得多以后就把碗从六寸换成了五寸,她还想换成四寸的,林妈妈说:“你拿那么小的碗不嫌累啊?就装两口米?”

陶涛吃撑躺在沙发上拿着可乐慢慢喝,说:“我爸让我姐给我辅导功课。”他翻身盯着林美坏笑,“姐,我听说你最近很用功啊。”

林美冷笑,“那来吧,我刚好买了卷子,给你一份做做。”

陶涛立刻站起来:“姑姑我走了啊!”说话已经冲出家门。林妈妈从厨房出来,“让你姐去送你?”

楼梯间传来陶涛的声音,“不用了,不用了,我骑车来的。”

林妈妈收拾好厨房出来,去屋里看林美:“涛涛怎么走了?”

林美埋头做卷子中,平静道:“我说拿份卷子给他做。”

林妈妈噗的笑了,过来轻轻摸她的头说:“那你弟可吓坏了。”翻翻她书桌上摆的卷子和书,突然严肃说:“不许做太晚,十一点准时睡觉!”

林美马上举着卷子说:“我今晚就做这一份,别的在学校里写完了。”跟林妈妈再三保证绝不熬到十二点。

大概陶涛回去说了什么,舅妈过两天来找林美借书和卷子。陶涛现在是初二,舅妈说:“美美,你以前用的辅导书和卷子借给你弟弟用吧,反正你也用不了了。”

林妈妈一听就说:“怎么用不了?美美初三正是复习的时候,以前的东西都有用。”

舅妈被林妈妈一吼就气弱了,听说在林美还不记事的时候,她们这一对嫂子和小姑子曾经暴发过一场大战。林妈妈没打赢,然后舅舅把舅妈打一顿= =。

后来舅妈就不敢欺负林妈妈了。林妈妈说:“谁跟她似的不要脸?打架专扒别人衣服?都是跟他们那一家子学的。”舅妈娘家,林美从来没见过,听舅舅说是相当不讲究的一家人,那一片住的也有不少流氓,是市里数得着的。舅妈的亲妈曾有堵着人家门骂人的辉煌战绩,是有名的泼妇。

舅妈弱弱的说:“我们就是想借美美写过的、不看的卷子,你也知道涛涛的学习不行。”

林妈妈坚定的拒绝了,“我们美美都有用!”

等舅妈走后,林妈妈跟林美说:“找你用不着的给几份算了。”

林妈妈是标准的刀子嘴,豆腐心。

林美正好想整理一下自己的书柜,说:“等我整好吧。”没有舅舅和涛涛做润滑,她看舅妈就不怎么顺眼。

林妈妈很高兴,觉得林美这是给自己出气,说:“那你整出来了给我,我叫你舅来拿。”

运动会迫在眉睫了,抱了投铅球和立定跳远两项的林美现在每天都被小组长催着去操场练习,一下课,小组长就过来说:“下去扔个铅球呗。”

林美认为自己这算“假公济私”,体育会考时就三项,立定跳远,铅球,三千米长跑。她当时的分还不错,以为堪堪及格,结果还能超上几分。她现在就开始练铅球和跳远,说不定还能再多几分。

所以很积极的每天练习,有事没事就去操场上扔几次。

朱海和周罄偶尔也跟她下去,一开始这两姑娘就站在旁边看着她扔,给她加油,几次后就被她拉着一起练了,“会考时就考这个,现在开始练正好。”林美说。

体育考试的项目是早就公布的,不过毕竟体育一周才一节课,全校就两个体育老师,管得就不是特别严格,大家都没怎么当成一回事。

林美现在的力气投铅球都轻飘飘的,她自己都觉得胳膊没劲,一抬小细胳膊才一掌粗。马老师偶尔过来指导一下就摇头说:“偷懒报个省事的,你这样上去就是别人的菜。”

“我是想提前练练。”林美说。

马老师一听就认真看了她两眼,说:“我给你出个主意。明年考试前你再吃二十斤,差不多就行了。”

林美倒抽一口冷气,

头摇得像拨浪鼓,“没有技巧一类的

吗?”

马老师说:“就你现在,我都把你再把胳膊给闪着。再吃二十斤,至少你下盘够稳,不容易被铅球给带跑了。”

林美心情沮丧了一会儿就放开了,她想铅球不行,还有跳远呢。她现在身轻似燕,上次跳远虽然还是只跳了一米一,但跳的时候她觉得自己都是飘过去的,从来没觉得自己这么轻过!吃胖了就跳不远了,有利有弊,综合看保持现在体重是利大于弊,所以马老师说的就算了吧。

校运动会周六就开始了,办两天,星期一照常上课。

林美才知道这事还挺麻烦。星期五下午还要专门去学校排练进场顺序,要求大家穿校服,里面白衬衣或白t。

下午去上学时,林美就看到附中门口是校服的海洋。样子挺好区分的,三年级的背后纺织附中的字是一横排;二年级的做成了一个圆形的艺术字,“纺织附”三个字放大成拱型,“中”字拉横变长放在下头,总体来说很怪异。

今年一年级新生的校服又变成背后“纺织附中”是一横排,不过好像比三年级的要小一个字号,然后胳膊和腿上多两条白道。

林美一进校门,一个完全不认识的小个子女孩拉着她说:“在这边!一年级的别脱队!”一年级课业轻,好像今天下午直接不上课了,现在就开始排练。

林美不得不冲她大声说:“我是三年级!”

吓得小女孩手一撒,瞪大眼看她两秒一转身挤进人群溜了,旁边好几个学生冲林美行注目礼。

林美发现她穿着一年级的校服上到三楼收集了不少目光。

在班级门口,郑老师看到她还问:“你怎么穿一年级的校服?你的校服呢?”

“破了。”林美觉得她之前可能想得太简单了,在校运动会的时候,校服是区别年级的标志。

“哦,进去吧。”郑老师说。

幸好郑老师没多问,林美有逃过一劫的感动。

下午两节自习变成了排练,第二节一下课,郑老师就过来说:“都下楼,先别带书包,去操场排队。”

学生们呼呼啦啦的都往一楼跑,每个教室的人都出来了。

所有人都穿校服,大家互相看着都挺稀罕的。

附中的校服并不强制,体育课时也是爱穿不穿,马老师从来不管他们。所以穿校服就只是像开学第一次开会或领导检查这种重要场合才会特别提出要求。

林美穿的校服引起很大反响,连隔壁班的都特别过来看她,有几个不认识的人好奇的问她:“这校服能买吗?我看着比我们的好。”

朱海抱着林美的胳膊,两人都是一年级的新校服,说:“去买吧,到校办公室找一个姓杜的老师,她拿库房钥匙,四十七一套,大号的快没了。”朱海挑的还是大号的。

隔壁班的几个女生都叽叽喳喳的说:“咱们的校服难看死了,二年级和一年级的都比咱们好。”

排练时小厂长也来了,跟一群老师站在上头指点江山状。

下头除了列队,还要排练一下入场,他们要从主席台前走过才行,方队不能乱。

林美他们是三年级,排最后。林美看这至少还要半小时才轮到他们,无聊之中很怀念手机,要是能刷刷手机就好了。

一年级的一眼看去全是小萝卜头,看着跟小学生似的。三年级的学生看一年级用力踏步走过时都嘻嘻哈哈的笑。郑凯不得不脱队,绕着他们班的方队转,一边说:“不许说话!不许笑!说你呢!路高!”他伸长胳膊进去打了那个男生一下。

到一年三班走过时,这个班出人意表的在经过主席台时整齐的大声喊:“老师好! ”

上面的小厂长和一群老师都呵呵摆手。

于是后面的每一个班都在经过主席台时大喊“老师好”,有的明显是临时决定的,喊得参差不齐。

郑凯和梅露跑去找郑老师,然后再跑回来,跟每一排的第一个人说话,让他们往后传话。

林美前头那个人转头小声对她说:“一会儿经过主席台时班长喊口号,一二三,喊完就喊老师好。往后传。”

林美依言往后传。

整个班都知道了,郑凯小声说:“咱们先练练,大家小点声。一,二,三。”

全班一起压低声音:“老师好!”

“还不太齐,再来。一,二,三。”郑凯。

“老师好!”

……

林美看到隔壁的二班和四班都学会了,五班和一班的还过来偷师= =。

于是到三年级出场了。

一班做了一个小小的改动,班长领头走在前头,经过主席台时喊一、二、三,身后方队大场喊:“老师好!!”

后面的四个班就成拾人牙慧的了。

排练完,大家跑回教室拿书包。郑凯身边围着七八个男生,一个搂着他的脖子说:“没事,班长,都是他们一班的贱!就会学咱们!到时在运动会时报仇!

狠狠揍他们!”

郑老师等在教室里通

知明天运动会的时间:“跟上课时一样,八点到校,到了之后先到教室里搬凳子过去,书包可以放到教室里。别迟到!”

第 7 章

运动会当天,一早起来就是阴天,天边滚过阵阵闷雷。

“我看今天要下雨,你们的运动会开不成了。”林妈妈说。

“哦耶!正好可以回家写卷子!”林美现在对写卷子有着非常大的热情。每写完一份卷子都有很大的成就感!

林妈妈虎着脸催她出去:“别想你的卷子了,赶紧出门吧,带上伞。”

等林美从家走到马路边,太阳出来了,灿烂的阳光照得马路上一片白。早上八点不到,太阳就像十点似的。

林美有感觉,今天的运动会上一定晒死了。

她跑到学校,跟以前快上课前不同,大家没几个在教室的,走廊里都是人,大家说说笑笑,没一点紧张感。

朱海和周罄都已经到了,看到她进来就隔着半个教室招手喊她:“林美!”

“你们来得真早。”林美过去放下书包,看到班里的椅子几乎都不见了,连她的椅子都不见了。

“男生把椅子都扛下去占地方了。”朱海说。

周罄:“我爸要去开会,所以提前送我出门了。”

三人慢悠悠往操场走。“你们带水了没?”朱海问,不等她们说就接着道:“我听郑凯跟男生说这次运动会,一个班发两件汽水。就是小卖部卖的那种。”

“不错啊!”林美带了一瓶凉白开,在家里晾好的,大家基本都是从家里带的水。

远远的看见他们班的地方了,主要是几个男生看着太显眼。看来他们班确实挑了个好地方,正中一棵大法桐,树下不少荫凉地。树后放着两件汽水,看起来是藏在那里的,还特意用报纸和校服盖上= =。

树下稀稀拉拉的站着人,郑凯和梅露正在拼命的点人数,八点半入场,结果现在人都撒欢了,不知道跑哪去了,郑凯大怒:“快去找人!都到操场来集合!”

可他说了没用。很多同学都是早早的来了,然后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林美跟朱海三人在树下站了一会儿就被梅露叫去干活,“把椅子摆一摆,摆成一直线。”

林美算是知道为什么人都溜了。

这时要求集体荣誉感就太扯了,人家溜,他们自然也要溜,就跟上次林美发傻去努力打扫卫生一样,梅露的话让她觉得很囧。现在大家还没有“我要听领导的话”这种意识,梅露和郑凯都是进入角色太深。不客气的说,他们把自己当成回事了,班上的人还有没把他们当回事。

等出了社会之后,认识到领导可以捏着你的前程和工资条的时候,自然尔然就学会听话服管了。

所以林美看梅露,既觉得这是天生的领袖气质,又觉得她比同班学生早熟,所以显得有点不太合群。

不过这不代表她就爱听她指挥了。

林美跟朱海、周罄走到一边去摆椅子,朱海悄悄说:“去厕所不去?”

林美跟周罄点头,三人趁人不备也溜了。

站到远处能看到他们班的地方说话,看什么时候人多了,该集合了再过去。将将到八点半时,才看到郑老师找到他们班这里来。

郑老师居然也穿了一身运动服,看着气喘吁吁,挥汗如雨的走到树荫下,郑凯赶紧给郑老师开了一瓶汽水,郑老师边喝边看周围。

林美三人在这边看到,朱海说:“咱们过去吧,郑老师来了。”三人就往那边跑,路上看到不少往集合地跑的同班同学。

郑凯找半天见不着一个人,郑老师一来,大家马上就过来了。

郑老师叉腰站着说:“一会儿我让人来喊你们,你们赶紧去主席台后排队,到时从后面走出来,走过主席台,到接力跑终点线那里散开,别妨碍人家比赛,回到这边来坐好。”

下面同学们七嘴八舌的答应:“是——”

郑老师看看手里的汽水瓶,说:“学校发给每个班两件汽水,这个不能每人发一瓶,所以有项目的同学优先,没报项目的就没有了。”

一件汽水二十四瓶,两件四十八瓶。林美全班是五十九人,有十一人喝不上汽水。郑老师还喝了一瓶,所以只有四十七瓶大家分。

大家听说有汽水都很高兴,没想到居然还有人没有。所以大家都失望的喊起来。郑老师挺幽默的说:“叫你们报项目都怕累不报,这回后悔了吧?”她把喝空的汽水瓶放回去,对郑凯说:“汽水瓶要收回来,一个一毛,丢了打了都要赔钱。你们班委要注意。”

郑凯赶紧点头。

附中的操场还是很大的,不然小厂长也不会把新教学楼的主意打在这里。建筑预定地还没有圈起来,所以运动会的项目是分开的。

靠近主席台的这边都是跑步类项目,跳远、跳高、标枪和铅球等项目被排在了远离人群的另一头,大概是怕不小心误伤人。

操场周围有老师开始对着操场里头大声喊了,“都回班!

回到自己班里去!”操场上乱走的学生纷纷加快脚步跑向自己班。

广播里突然放了一段音乐《献给爱丽丝》,然后突然掐断,换一个男声:“咳。”

他就咳了一声,经过广播放大,全操场的人都听见了。大家都条件反射的看向主席台。见一个矮胖的男老师匆匆跳下主席台。

林美猜,这个人刚才是试音的。

然后广播再咔哒一声打开,开始放《义勇军进行曲》,大家下意识的全都起立,面面相觑。然后突然又掐断了。

有些人还站着,有些人一屁股坐到椅子上。纷纷抱怨:“这是干嘛啊?”

再然后,换了个女同学上台,姿态特别端正的坐在主席台一角,对着话筒说:“现在,运动会开始,请一年级一班入场!”

大家下意识的鼓起了掌,稀稀拉拉的。

朱海坐在林美旁边说:“那个是一班的曹芯,她是学生会的。”

附中的学生会的主要工作是查迟到,还有就是在这种时候念广播稿。

一年级的的又出了新点子,跟昨天排练的三年级一班一样,由班长领头走在最前面,班长手里还举着一面小蓝旗,看起来很像是临时做的。

这个,不知道郑凯他们准备了没有。

林美好奇的去看郑凯和梅露,果然班委们迅速集合交头接耳,一面看着一年级的队伍。

“我看也不难,咱们也做一个,上面的小旗用彩纸剪很快,校门口就有卖的。就是旗杆用什么?”梅露说。

郑凯,“我去找老师申请班费,旗杆……”

钱亮虽然不是班委,但挨得近,就主动出主意说:“要不去咱们厂的那个竹子林里掰一根?”

纺织厂的建设还是很全面的,里面就有让职工休闲娱乐的小花园,不过后来就让大家种满丝瓜、黄瓜和葡萄了。

在小花园挨着墙的地方有十几棵硕果仅存的竹子。以前应该是一片竹林,但剩下的都给拔了,就剩下这靠墙的十几棵幸免遇难。

旗杆要细要笔直,竹杆算是最接近的了。

郑凯拿不定主意,梅露说:“我先带人去做旗,你们赶紧商量吧。”说完女生就先撤退了。

挨着郑凯站得最近的是班上个子最高的高源,他也不是班委,不过最爱跟郑凯一起混,他说:“一年级的班主任新主意真多。”

一个说:“他们都是新被聘来的,当然想一鸣惊人。”

附中要扩班,当然老师就不够了。一年级的班主任有两个是新聘来的。

高源看郑凯还在犹豫,说:“要不用扫帚把?我去别的班偷个拖把来?”

旁边的人一下子笑了,郑凯笑着说:“别逗了,别的班都好看,就咱们班举个拖把杆?”他对钱亮说,“现在也找不到别的,你赶紧去找一根差不多的竹子。”

高源说,“还要借把锯子,不然不好办。”

钱亮和高源去祸害竹子了,郑凯说:“你们再想想,我还是觉得竹子不合适。我先去找郑老师申请班费。”他说完就跑到主席台后面去找郑老师了。

二年级也快走完了,一个陌生的男孩跑到林美他们班这里喊:“你们郑老师让你们快过去排队。”

大家纷纷站起来,可左右一看,所有的班委都不见了!

郑凯不在,梅露也不在。

林美径直往主席台后走,渐渐不少人都跟着往那边去。朱海小声问:“郑凯他们跑哪儿去了?”

“我猜,可能是咱们班也想举个小旗吧。”林美说。

主席台后地方不大,林美的班排第三个位子,前面两个班都把地方占完了,他们班有大半都站到后面的跑道上了。不一会儿就有个学生胸口挂着哨子,冲过来对他们喊:“你们不能站在跑道上!!”

没有人理他。

不站跑道上站哪里?他们在排方队好吗?

这个愤怒的学生绕着他们班跑了两圈,找不到一个可以做主的人。所有的学生看到他都仰脸看天,低头看地,还有人冲他笑。

他跑到队伍后对后面几个人喊:“你们不能站在跑道上!会妨碍比赛的!”

有人听他的想往前站站,但有更多懒得动的不肯挪脚,所以最后还是没用。

愤怒的学生又绕了一圈,跑回去请救兵了。

林美站第四排,没有像个正义之士一样出来伸张正义。

——好吧,她觉得这种架吵起来特别好玩。

她发现其实学生不像她印象中的那么乖巧,大多数都是不服管教的。

愤怒的学生拉来了一个老师,这个老师不是教他们班的,所以,林美发现大家还是不害怕= =。

“你们是哪个班的?”老师扫了一圈,没有人理他。

他盯着一个学生问,“你们哪个班的?”

那个被他看着的学生回答了,“三年三班。”

“你们班主任是谁?”老师问。

“郑春娥。”

林美扭头看是哪个勇士敢直呼郑老师其名。

居然是王宝宝!

只见王宝宝一脸被压迫被欺负的无奈和委屈,可怜巴巴的回答这个老师的问题。

这个老师看起来很了解学生们有多皮,所以也不跟他们浪费时间,他跑去找郑老师了。那个愤怒的学生站在这里“监视”他们。

一会儿,郑凯满身大汗的跑过来,前后一看,左右再一看,发现确实没有他们班站的地方= =。

愤怒的学生看着他,跑过去说:“你们班不能站在这里,会妨碍比赛。”

郑凯问他:“这条跑道是比什么的?什么时候比?”

愤怒的学生:“……”

这个……入场还没完成,所以比赛当然要等入场完成后再开始喽。

愤怒的学生卡壳了,方队里的同学们发出轰笑声。愤怒的学生开始怒视郑凯,认为他是故意的!

郑凯没空理他,再跑到后面看了看说:“后面两列先站出来,等到一班走完了,咱们就有地方站了。”

他就在这里等着,三年一班出去后,二班往前走,给他们班腾出很大一片空地。郑凯赶紧让同学往前走,重新排好队。

那个愤怒的学生刚准备离开,四班的班长带着人呼啦啦的过来了。他们班更狠,把跑道站完了。

愤怒的学生:……

愤怒的学生不管了,跑了。

林美在队伍里一直看着,此时说了句:“不是我军太无能,而是敌军太狡猾。”

不少人跟她一样在看那个愤怒的(找事的)学生,这一片的学生都嘿嘿嘿嘿笑起来。

郑凯听到赶紧过来:“不许笑!要严肃!”

赶在他们班出去前,小旗做好了,不过因为三年级前两个班都没用,所以他们班最后也没用小旗= =。

林美认为很好理解,第一,要跟三年级的同学们保持一致;第二,不能让人家说三年级的学一年级的= =。

入场之后,校领导开始讲话。这一段略过,林美一点没听,班上也没有人听,大家正在听郑凯和梅露说一会儿比赛安排。

讲话完,放《义勇军进行曲》,大家起立唱歌。唱完,广播里的女声慷慨激昂的说:“现在!运动会开始!!”

喇叭发出一声长而尖锐并且刺耳的鸣叫。

广播台的人赶紧把话筒关了。

在开始比赛前,郑凯先发汽水。先把汽水发到每个人的手里,要求在运动会结束后把汽水瓶都交上来。

林美有项目就过去领了一瓶,她和朱海都有,周罄没报项目。林美说:“我给你倒一杯?”

汽水是比较难得的荔枝味的,淡淡的雪色汽水。小卖部里一般是桔子味的最多。

周罄摇头,小声跟她说:“都是色素。”

林美:

偶尔吃点不健康的食品才能保证身体健康。林美不介意这里头的色素,看着就比桔子汽水的色素少,喝了肯定没事。

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大概分为短跑五十米和一百米,长跑三千米和五千米,接力跑,五十米接力和一百米接力。

其他还有铅球、垒球、标枪,这是投掷类的。

立定跳远,助跑跳远,跳高。

以上项目全都分男女组分别比赛。长跑放在明天最后才比。

林美的铅球是今天下午的,她上午基本等于没事做。

郑凯申请来的班费和梅露做的小纸旗没有浪费,全都改成了可以拿在手上挥的小旗,旗杆是校门口小摊上的一次性筷子。

梅露过来发小旗,“一会儿咱们的运动员跑的时候,大家要给他们加油!”

郑凯过来说:“有空的写两句话送到广播那里,给咱们的运动员加油!”

有人带了本子和笔,本子被征用,订书钉被卸掉之后,一人发了一页纸,笔轮着用,谁写完了就交给梅露,统一送到广播台去。

林美简单写了两句:“王宝宝!加油!王宝宝!加油!”以下重复五遍。虽说参加项目的运动健儿很多,但她对王宝宝的印象深刻,就决定支持他了。

梅露接过看了一眼,皱眉说:“多写几句。”

林美说:“简单点才好,广播的一看觉得简单就读了,写太多人家不乐意读。”歪理。

但歪理听起来很有道理。梅露被说服了。

梅露等在广播台,见王宝宝开始跑五十米接力了,赶紧把条子送过去,结果广播员还真读了!

听到广播里,广播员激动的喊:“王宝宝!加油!王宝宝!加油!!”

林美身边有人说:“上头那个认识咱们班王宝宝?”

王宝宝属于被“陷害”的人。他虽然换了座位,但组长还是原来那个。所以他们组长就直接给他报了两个接力,五十米和一百米都报上。要不是每人只能报两个项目,他们组长说连长跑都想给他

报一个。

上午的比赛就是两个接力,三个年级要分开比,还要分男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