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每月的工资都是月光,从来没存过钱。
后来林美能出去留学,是因为林家的老房子卖了,就卖在房价最好的时候。
周罄点头:“那你也挺可怜的……”她叹了口气。
林美觉得她这个年纪叹气太可笑了,说:“我一点都不可怜。”她人生幸福,事业有成,对不起她的人比她惨一千倍,她都不忍心再去报复了。她觉得老天爷对她已经非常非常厚道了。看,还特意让她回来再享受一遍青春,谁有她这运气呢?
“对不起。”周罄想她说林美可怜,林美一定不高兴了,没有人喜欢被人说可怜。
林美摆摆手,说:“周罄,我觉得你容易想太多。”这姑娘心思多,是林妹妹型的。
两人从四点多出来说到七点,天都擦黑了。林美把周罄送到公交车站,看着她上车,还让她回家后给她打个电话报平安。
周罄笑着说:“林美,我觉得你对人特别好。”
林美:……她只是又犯毛病了而已。
回到家,林妈妈熬了粥蒸好了粽子,她正在看电视:“怎么这么晚回来?”林妈妈起身给她盛饭,还给她切了两个咸鸭蛋,“今天路上看到一个人提着篮子卖自己家做的咸鸭蛋,我挑了几个,你看,这么多黄油!”
林美就着咸鸭蛋喝粥吃馒头,完了再吃粽子,吃完不得不站起来看电视,林妈妈收了碗回来还给她拿了根冰棍:“再不吃就浪费了,你怎么站着?”
林美接过冰棍,“吃撑了,坐不住。”
第二天,上午,林美班上的标枪和跳远全部落空,只保持了第四名的好成绩。
下午就是最后的长跑了。男女生一起跑,三千米和五千米一起比,五千米比三千米多跑两圈半。发令枪一响,跑道上的一大群人开始移动。
前头的都是跑得快的,后面的也有磨蹭的。很快,第一圈跑完的已经追上了跑在最后的人并超过了他们。
林美他们站在跑道两侧,声嘶力竭的喊:“加油啊 ”手上都挥舞着小旗,没旗的就又是跳又是使劲摆手。
“王宝宝!加油!!”看到王宝宝跑得脸都白了跑过去,林美他们这边的人尖叫着为他加油。
明明没有报长跑,但还是上场的王宝宝值得敬佩。
等他跑过去,林美问周围的人:“王宝宝怎么又上去了?”
一个人说:“郑凯他们商量换人,最后不知怎么回事就把他给换上去了。”
林美:“……有这么欺负人的吗?”
认为王宝宝挺可怜的又被欺负的不在少数,所以每次王宝宝跑过去,林美他们班给他加油的声音是最大的,明明还有另外四个人也参加了。
三千米跑完,王宝宝得了个第二名。他最后冲刺的时候,他那几个哥们跟他一起跑,好带他,一边跑一边说:“快跑啊 跟着跑啊 ”
林美一边加油一边说:“还不如他们自己上去跑呢!”
“这些人懒着呢,一个项目都不肯报!”旁边人说。
那现在又跑什么?林美实在不理解哥们义气的范围。
王宝宝使出吃奶的劲冲刺出了一个第二,一过终点就躺地上了,郑凯举着小旗跑过去指挥:“把他架起来让他走两圈!”
几个哥们上去七八只手把王宝宝拖起来架着走圈。
有了一个三千米男子组第二名,五千米就可以放弃了,一激动喊得嗓子都沙哑的林美回去坐着了,跟她一起回去坐着的人还不少,最后站在那里加油的只剩下班委了。等报五千米的人终于跑完了,最后的令枪一打,宣告运动会圆满结束。
郑凯今天上午就不停的说:“下午不许走!校长还要讲话!!”大家干等着跑完也都没走,就在操场里等着最后的领导讲话。
运动会结束还要集合一次,站在主席台前听领导讲话并颁发奖品。王宝宝得了一个二等奖的钢笔。
女子组五十米接力是一人一个笔记本。
小厂长在上头面带微笑的勉励大家:“明天星期一照常上课!!”
下面一片哀号。
第 9 章
万恶的星期一!
仗着过条马路就到学校,林美睡到了七点半才起来,林妈妈给她蒸好了粽子热好了豆浆,看着她吃完说:“中午回来我给你带炸鸡!”
在林妈妈看来,上周林美一天都没有休息还开了两天运动会,累坏了!要好好补补!
七点五十,林美准时到校。往常这个时候大家应该都乖乖坐下早自习了。今天早上自习的人确实在自习,但值日那一组还有人在拿着拖把拖地,擦黑板加倒垃圾。
看来经过两天运动会,大家的神经都放松了不少。
七点五十五,郑老师来到教室。整个教室所有人都低头看书,没人敢跟郑老师的目光对视。奇怪的是郑老师居然也没生气。
八点准时打响上课铃,政治老师笑眯眯的进来,抱着两大摞卷子。
班上同学小小声的哀号了下
。
政治老师一边把数好的卷子发给第一排让他们往后传,一边说:“都别看书啊。做一做,自己心里也有底。”
政治老师一直是个笑眯眯的人,不过整起他们来可是毫不手软。
“你们占大便宜了。四班和五班今天早上考语文,你们郑老师跟高老师他们换了课,后两节就该你们考了。你们至少比另外两个班要轻松点儿。”
整个班都傻了!
后两节考语文?
大家纷纷偷偷看课程表,钱亮悄悄说:“英语是第四节,看来是真换课了。”
有什么比周一早上考试更悲剧?那就是班主任监考。
关于政治,林美目前还没有功夫搭理它。她从开学到现在所有的时间都给了数学、语文、物理和化学等主要科目。像政治、历史、生物和地理就是被打入冷宫的妃子,林美暂时抽不出空来宠幸他们。
但政治有一个好处。
政治老师在上面说:“咱们政治就是这样,没有不会答的是,就是看你们能不能抓住要点,把抓分的部分答出来。”
老师说的没错。林美看整张卷子基本上都能编两句,哪怕是像“生产力三要素”这种完全想不起来的,她也胡写了“时间、地点、社会制度”这样的东西上去。
至于对错嘛,呵呵呵……
下课铃一打,林美看着最后一排的人把卷子收上去,心里十分光棍的想:哪怕得个三十分,她也算破记录了呵呵呵呵……在她的学生时代里还没有得过超低分,这次可以尝尝了……
下一节是生物,没有一个人在听课。林美更是抱着她新买的《初中语文重点总汇》看得热火朝天。刚才下课时看到后面的四班和五班都没课间,全班都在考试,这就是他们的前车之鉴啊!
生物老师就跟摘下眼镜的两千度近视一样,对教室里所有学生公然走神看别的科目的书这种事视若不见,自说自话了一节课,下课铃一打,他把教案和课本往腋下一夹:“下课了。”就走出教室了。
教室里头早就聊起来后两节课的语文考试了。
周罄特意来叫她:“林美,你要不要去买吃的?”
她难得来叫一回,林美本来不想去,还是放下书说:“走吧。”
周罄挽着她的胳膊,两人亲密的走到校门口,林美熟门熟路的走到卖饼夹菜的摊子前,一边掏钱跟摊主说“都要”,一边给周罄解释这里的东西是什么。
周罄明显是跟林美变得更要好了才跟她一起来,出于跟朋友保持一致的决心,周罄明显迟疑的掏出五块钱给摊主:“我给她一样。”
摊主一样样问她:“加孜然吗?要辣椒吗?要胡椒粉吗?要芝麻酱吗?”
周罄每一样都认真思考,对摊主用旧饮料瓶改造的调料瓶担忧不已,等她拿到手里,林美已经快吃完了,最后两口往嘴里一扔,林美顺手把塑料袋一团扔到摊子旁的垃圾袋里,再从摊子上拽点纸擦手。
一直走回教室,周罄都只吃了两口,她索性不吃了,提着塑料袋塞进书斗里,问林美:“我带饼干了,你吃吗?”
林美又坐在周罄前面的位子上吃了两块饼干,直到打铃上课,坐在周罄前头的陆露回来才离开。
陆露难掩鸡肚的说:“你们俩真好啊,她找你,你找她的。”
林美新奇极了,这种小姑娘我跟你好,你跟她好的鸡肚之心太有爱了!她拉着陆露的手说:“我跟你也好啊。”
陆露这才笑了。
林美觉得自己有万人迷的潜质了。
再抬头,讲台上已经摆满了一卷卷雪白的卷子。
整个班都有种悲壮感。
连林美都想已经到这个地步了,就不必再挣扎了。
郑老师站在讲台后,扫视过全班,冰冷的说:“开了两天运动会,开心完了就该收收心了。”
谁开运动会开心了?牺牲周六周日开运动会,我们都不乐意!
林美在心底这么说,她觉得大家跟她的心情是一样的。因为所有人都用“你冤枉人”的目光委屈的看着上头铁面无私的郑老师。
郑老师说:“两节课,包括课间,一共一百分钟。我是照着中考的题量出的卷子,你们今天就来试一试,看你们的水平在哪里。”一边说,一边开始发卷子。
大家都很安静的拿卷子,郑老师说:“后面的作文也要写,当成正式考试来做。不许作弊,不许交头接耳,不许看别人的卷子。让我发现了,给别人看卷子的和抄别人的一样!你这时好心就是害人!能考多少分就让别人看你的卷子?还有,你就知道别人写的就一定是对的?别抄再抄错了,你冤不冤?还不如自己写,说不定还能蒙对。”
已经拿到卷子的林美顾不上听郑老师的思想教育,她开始审题。
“都有人开始写了,我看谁还在浪费时间!”郑老师说。
不管在干什么的,全都拿着笔一副已经开始答题的样子。
林美也条件反射
的把头压低。
她把卷子大概扫了一遍,心里多少有底了。
她的弱点在课文背诵和文言文中的某些词语解释。
这两周上的课文她都背过了,但上学期的就不能要求她了。这两周她在家里重点背的都是著名诗词和各种作者。诗词的记忆力会高一点,有时稍稍熟悉下就能唤醒记忆。
还有就是文言文。别看文言文拗口,但它还是比现代文课文中的背诵选段要好背的多,记住主要内容,背下来不难。
林美扫了一遍题,觉得及格应该还是不难的。定了定神,开始写起卷子来。
语文这东西不会就是不会,跟政治不同,编也不好编。所以她的卷子上只要一看不会的就不浪费时间,直接下一题走起。
等郑老师巡视过来就看到她的卷子上星星点点的空白。
林美写得太入神了,完全没发觉郑老师大驾光临。
郑老师突然伸手在卷子上的一处填空用力点了点,吓得林美差点心脏都跳出来。
“这都忘了?这才教了多久?”
林美赶紧认真去看那题,说实话……脑海一片空白……
“上学期期末才讲过的!你干什么吃的?”郑老师骂道。
林美:……
上学期期末对她来说都十年了好吗?这是不可抗力……〒▽〒不过郑老师骂就骂吧。她还记得工作后有一次回这边来,看到郑老师头发都白了还在教书。称得上是在讲台上站了一辈子,这种老师值得敬佩。
林美低头做忏悔状,她在留学时还早被骂皮了,还曾经投诉教授,比较起来郑老师这句就不值一提了。而且站在郑老师的角度上,上学期刚讲过的现在就忘了,确实该骂!
郑老师又点点卷子,恨铁不成钢的走了,然后就说:“上学期刚教过的就答不出来!放暑假就不看书?我看你们都不想学了!”
班上静的只有笔写卷子的沙沙声。
林美为自己成了典型而有一点小小的羞愧。不过她再思考一遍,认为这是人力所不及的范围,于是很快完成了心理建设,抛到脑后了。
很快就只剩下作文了,前面的空白处比她想的要多,所以她只好胡编乱造了几个上去,只求让卷面上好看一点。她记得老师教过,哪怕不会写也要全填上。
作文是一篇叙事文,记你心里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或一个人。
林美觉得最深刻的无非现在了。
不过她还是想了两个比较符合初中生的主题,积极向上加天真善良。
一个是去九寨沟,她在暑假作文时写过了。为了避免郑老师真的会批改暑假作业,她只好改写去海南旅行。这也是当年公司组织的。
主角当然要改成她跟叔叔阿姨一起去的,他们去游泳,吃便宜的海鲜,拾贝壳装海砂,她还掏三十块钱买了一株红红的小珊瑚树,回来鉴定珊瑚是真,颜色是染的。顺便旅馆的淋浴头很糟糕。
三千字,林美很快写完了。然后再倒回去继续把前面的空白处再多编几个填上。
第四节下课铃一打,卷子从后面收上来。林美就把这事放下了,反正都考完了,考再烂也就这样了,再想也没用了。
下午的两节自习,郑老师已经把卷子改出来了。
她黑着脸走进教室时,班里瞬间一片安静。
“梅露带人去把卷子抱来。”郑老师阴森的说。
梅露赶紧站起来叫上前面桌的一个女生,两人跑向办公室。
“看看你们考的这叫什么?”郑老师痛心疾首,“我还特意先把咱们班的给改了,连午饭都没吃,你们就考成这样?我都没法看!!”
全班的人都低头含胸。
卷子很快发下来,林美看着上面鲜红的数字:67
她松了一大口气,及格了!
“我看你们的心都玩野了!以后我会每天不定时抽查,查到你了,不管是课文还是知识点,答不出来的就给我请家长!让你们家长来管你!”郑老师真的是气炸了。
林美听到都心里一沉。
郑老师用万夫莫敌的气势讲完了整张卷子,讲一题就说:“这道题多少个人错了?都举手!”
稀稀拉拉、畏畏缩缩的几只手举起来。
“都看看,都看看!”郑老师怒发冲冠,“这么简单的题都会错!这要出现在卷子上就是送分的题!!”
噼哩啪啦讲完卷子后,郑老师深吸一口气,用“我忍你们很久了,最后再给你们一次机会”的语气说:“这次的考试,应该让你们明白你们的水平了吧?不要再沾沾自喜!不要再每天只顾着玩!你们没有时间了!”她举着卷子挥,“看看这份卷子,你们都答成什么样了?这么简单的卷子只得这么点分,等你们上考场了也只考这么点分?那还考什么啊?都回老家吧!!”
有几个胆大包天的嘿嘿笑起来。
郑老师的年代比他们要久远,回老家这种话对他们这些八零后是没用的。
郑老
师马上瞪过去:“
还有脸笑?高源,你站起来跟大家说你考了几分?”
高源坐在教室最后,人高马大的站起来,脸红结巴说不出话。
“还笑呢!坐下吧!”
郑老师说:“今天的卷子,要拿回去给家长签字。要让你们的父母知道你们都考了多少钱,让他们在家里也要好好监督你们学习!知道不知道?”
晚上回家,林美偷偷在卷子上“替”林妈妈签了名。
她找出以前林妈妈签过的卷子,模仿了几次就挺像的了,肯定不会露馅的。
虽然她不记得自己之前语文考多少分,但这个64分肯定不算什么好分。她还是别拿出来叫林妈妈难过了。
等日后成绩上去了,再告诉林妈妈吧。
这次考试确实让大家变得紧张了。星期二,林美特意提前到七点四十到校,班里已经都打扫干净,几乎所有人都在早自习了。这让本来以为自己到得够早的林美立刻乖乖坐到座位上,一声不吭开始自习。
到了星期三,林美七点半就到校了,这次倒是只来了二十几个。值日生也在慢吞吞的打扫卫生。
林美心满意足的决定以后就七点半来了。提前十分钟,心情会大不同。看到班里还没多少人时会有一种轻松悠闲的感觉。
她把要交的作业整理出来放在课桌一角,摊开《总汇》开始背!
“今天不错。”郑老师突然出现在她背后说了这么一句,走过去还给了她一个微笑。
林美捂住再次被吓得激跳的小心脏:“……”
不过心情还是不错哒~
嘿嘿嘿被表扬了!
林美坚持了数天每天早晨七点半到校,在周五班会上被郑老师点名表扬!
“就像林美,上次考不好以后就努力了!每天七点半到校!我天天来都能看到她坐在那里背书!有这种精神怎么可能学不好?你们要都跟林美似的,下次成绩肯定能再进步二十分!!”
被全班同学行注目礼的林美在这么多年以来,再一次像个小姑娘一样脸红了。
郑老师继承说:“林美上次虽然只考了67分!”
林美:
喂!
“但我看她一次能考87分!”郑老师。
林美:
“被预言”下次能考87的林美放学收拾书包的力气都没有了,朱海嘿嘿嘿的冲她怪笑,周罄倒是真心实意的对她说:“郑老师很看好你啊!”
周罄的频道肯定跟大多数同学不一样。
林美发现班上除了不在意的,剩下的有一半以上的人在嘲笑她。
嘲笑去吧!姐下回就考个87让你们开开眼!
大概郑老师发现周一考试能让大家保持一周的紧张气氛,所以又到周一,郑老师再次抱着卷子进来了。
郑老师严肃的说:“让我看看你们上一周学得怎么样,有进步没有。”
林美感觉郑老师重点看了她一眼。
林美在上次郑老师考过之后就划了重点。总的来说,郑老师不可能会考太远的知识点,试卷出题点主要集中在初二的下半本书和初三这两周讲的课上。
之前她一直是从头复习,无形中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这次她做重点突击,先根据课本在《总汇》上划出重点,再用一周的时间抱着《总汇》使劲看。
连数学和物理都放下了。
不是她厚此薄彼,而是学习就是为了应试。她的目标一直都很清晰,那就是应试。是中考还是随堂考都一样。
既然是为应试服务,那就要有侧重。最近数学和物理都不考,只考语文,那她就只冲击语文。语文只考这部分内容,她就只看这部分。
如果说成长带给她的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那就是学会了给自己找一个目标。
下午自习课,郑老师让人把卷子抱过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单独拿出林美的卷子进行表扬:“上一周,林美只考了67分。之后我发现她努力学习,我说过努力就会有成果。林美做到了!这一次,她的分不是最高的,但她的进步是最大的!林美上来。”
林美起身,走向讲台。
“89分!”郑老师把卷子面向全班,然后递给林美,温柔道:“继续加油,不要放松。”
班上陡然响起一阵掌声!有几个故意捣乱的还拍得很响!
林美真不知道到底是哪个坏蛋先拍手的。
她脸发烫的坐回去,展开卷子,见上面还有郑老师写的一句话:进步很大,继续努力!
这次放学,还是有人冲她发笑,还有人跟她吹口哨。等她跟周罄和朱海走出班级,看到还有别的班的再冲她指指点点。
朱海说:“别的班的也知道了。”
周罄说:“我看是郑老师说的。”把你当典型了。
林美:
进步这么大的典型,绝对需要好好宣传一下来激励同学。
林美完全能理解〒▽〒
第 10章
运动会后不久就是伟大的国庆节。
国庆节放假三天。
郑老师非常不想让他们放假,她在讲台上叹气:“一放假你们的心又野了。”
下面的同学们嘿嘿嘿的偷笑,他们很喜欢郑老师露出这种“没办法”的表情。但其实他们只占了一天的便宜。
周五,周六,周日。
为了这多出来的一天假,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加印出来了好几份卷子发给他们。这就是身在纺织附中这个学校的“坏处”了,学校里绝对不缺印卷子的油墨和纸和机床。有整个纺织厂做他们的后盾。据说当年厂里还有厂报呢。
语文三份,郑老师轻松的说:“我就不给你们另外布置作业了,会主动学习的人不必我说就会自己学。这三份卷子,后面的作文不用写,你们只用一天抽出一小时做一份,非常简单。”
——你们占大便宜了!
一天只需要学习一小时,难道不是大便宜吗?
叫郑老师这么一说,大家还真有占便宜的错觉呢。
然后英语老师来了。高老师微笑的抱来了两摞卷子,一进教室就说:“别哭丧着脸。”她拍拍卷子,“题特别少,你们一看就知道了。”
卷子只有两张,题确实不多。
然后高老师再说:“每人再做几页练习册,从23页做到38页,不多吧?”
林美翻了翻,确实不多,七八页而已,捻在手里几乎没有厚度。
“再每天背十个单词,几个短语。英语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就是这么日积月累的。”高老师说,“找点英文阅读看看,去书店买两本原文书。”
林美想,再过十年,英语老师可以这么说:“混圈吗?找点欧美同人看看吧。”
她的英语就是混圈虐出来的。谁叫她爱的cp本土产出就两篇!!ooc她都认了,两篇背得滚瓜烂熟。结果欧美圈居然是大热的cp之一,文、图、漫像山一样多!最后她一咬牙去啃了。一周后,不知不觉间,她就能自由阅读了。
林美内牛满面。虐了她上学时近七八年的英语竟然一周就通关了,虐哭。这让她想起以前的朋友因为喜欢日漫,大学就去读日语专业,留学去了日本。这也是兴趣的力量。
物理老师今天没课,特意趁上午两节课后的课间来发卷子,二十分钟全浪费在这上头了,林美都没能下楼去买个饼夹菜加加餐。
“不多啊,就一份卷子。”凡是老师,进来第一句都是这样。“回去好好做,尽量别看书。还有练习册力学这一章后面的习题抽空做做,下周来了就讲。”
上午一共收获了十四张卷子,林美卷成一卷拿回家了。下午两节课上完都没发卷子,大家呵呵呵呵的轻松了,都在畅想放假三天怎么玩。
自习课一开始,徐老师微笑着进来了。
大家被她笑的心里一凉。再看她手里没拿卷子,还自欺欺人的想:数学可能没卷子。
徐老师刚来一个月,对班里还不太熟,就几个班委都认识,她的目光在教室里一扫,对郑凯说:“郑凯是吧?去办公室我的办公桌上抱卷子吧。”一边掏出钥匙给郑凯,“都是你们班的,都抱过来吧。”
郑凯想了想,站在教室门口冲最后的高源招手,带着这个壮劳力去老师办公室了。
全班的心瓦凉瓦凉的。
等郑凯和高源气喘吁吁的把卷子抱进教室,林美已经很自觉的开始收拾书桌了。一会儿发卷子,桌面上还是干净点的好,不然容易碰掉书啦笔啦,不方便。她抬头一看,大家都是这样做的,看来是都习惯了。
“三天。”徐老师用“时间很多”的语气说,她的目光扫过全班,好像在说“这么多时间你们舍得浪费吗?浪费了不心虚吗?”。
“你们已经没有时间了。”她语重心长的看着他们,像在看一群病入膏肓的垂死病人,再不努力就晚了。
“卷子是我综合最近两年的中考的题型出的题,比中考的题量大,不过你们如果认真做了,那中考时也不用害怕了。”徐老师轻松的说。
大家觉得貌似有点道理,要是做了这份卷子连中考都不用怕了,那不是很好吗?
卷子发下来,十张。
林美一看,原来是两份。
“ab卷。”徐老师说,“本来是想给你们班和四班考试用的。不过没想到赶上国庆节,没时间考试了,所以才直接发给你们当作业。”
于是大家又“占便宜”了。怎么能不感激涕零?我们是不是很幸运?国庆真是美好到哭。
反正都有逃过一劫的小兴奋。
大家嘿嘿嘿嘿准备把卷子收起来,徐老师眉一挑:“开始做吧,正好我在这里,有问题就举手。”说着往讲台后一坐,摊开书开始学习(?)。
林美怀疑徐老师又在出卷子了,要么就是在备课。
大家开始做卷子。此时便是人生百态了。
钱亮算完第一道填空,勾头往林美这
边凑:“第一题你算出来什么数?”
“10。”林美头都不抬的说。
“不是9.5吗?”钱亮转头去问另一边的。
林美看到讲台上的徐老师轻轻抬眼扫了钱亮一下,林美都替他背上一寒。
等差不多第一大题填空题的都做完了,班上开始响起一片嗡嗡声。大家开始对题,徐老师在讲台上静静看着底下的他们。
郑凯重重的清了下喉咙。
班上一静。
很给班长面子嘛。
五分钟后死灰复燃。
还有郑凯身前、身后、旁边的哥们问他:“老郑!你填空做完了没?”哥们都是很自来熟的,坐郑凯前头那个呼的一下趁郑凯不备把他的卷子给抽走了!
郑凯从背后连三赶四的又拍又拉那混蛋。
前头的男生不动如山,只把宽厚的后背留给郑凯去拍,“看看,看看。”一边奋笔疾书中。
郑凯急得扯着哥们的衣服,险些把衣服给撕了,一边小声的急道:“快还给我!徐老师在上面看着呢!”
哥们抬头偷偷看讲台,徐老师气定神闲的专注看自己的书呢。
哥们抄完了,把揉得皱巴巴的卷子扔给郑凯。
郑凯赶紧捡起来展平,埋头做认真学习状,一边警惕身边的哥们。坐他背后的站起来勾头从他肩上往卷子上看:“让我看看呗。”
“滚!!”郑凯怒咆。
徐老师让他们“自由”了半节课,在只剩下十五分钟下课的时候,她从讲台上走下来开始巡视。第一趟就是从郑凯那边走,在郑凯的前桌那里流连了五分钟。
她就站在那哥们的背后看他做题。
那哥们无比认真的背影让人印象深刻,就好像他从一开始就把全部心神都投注在了卷子上。
桌子下面的腿哆哆哆哆的抖着。
郑凯的心理素质比哥们强出一座山去,他还举手趁机问了徐老师一个问题,特别自然。
徐老师转了一圈,在其中几个她刚才在讲台上看到不认真做题的人的背都都站了站,还挑出两个典型说:“半个小时你就做这么点儿?那你还考什么啊?回老家得了!”
大概“回老家”是徐老师和郑老师这个年纪的人独有的特色。
被骂的学生无不垂头做忏悔状,额头几乎要贴着卷子了,有几个还在咬笔尖,一脸苦大愁深。
徐老师也在林美背后站了站,林美怀疑自己的名声已经传到数学老师那里去了。徐老师站完走了,没说话,应该只是路过。
林美松了口气。
放学后,周罄挽着林美下楼时说:“我看徐老师也对你有信心了。”
林美:“……不用吧。”
她还没做好准备要当所有老师的小甜心。一个郑老师就够了!再加个徐老师真的会挂!
晚上回到家,林妈妈说:“明天放假对不对?去看你姥姥吧?”
“好啊。”林美说,“涛涛在家吗?”
“听你舅说没回来,在学校呢。”林妈妈一直觉得林舅舅和林舅妈对涛涛太放松了,一个男孩子,每天打架不学习,他们就一点都不着急。
“没事,涛涛以后可以跟舅舅一样去做生意嘛。”林美说。陶涛最后确实去做生意了,先是在电脑城支了个摊,代理清华同方电脑,兼卖u盘、mp3、p4、p5,国产手机一类。后来有了淘宝,他就干起了淘宝店,也不少赚钱。林美还找他配了个电脑呢,特别便宜。
所以说,东方不亮西方亮,世道变得快,未来什么样没人知道。
林美突然觉得,其实她也应该想一想未来要做什么了。首先,留学还去吗?其实要是不去留学,省下来的钱正好可以再买一套房。她读个硕就出来工作,在职读个博什么的,一边刷资历,好像也不赖。
再往前推,初中要不要换个学校读?她上一次上的是七中的高中,在市里只算中等学校。这一次往省六努力试试?省一高不敢想,省六应该不算奢望?
要是能进省六,考清华北大可能还有些做梦,浙大呢?
林美晚上给周罄打了个电话,在她的印象里只有周罄可能有这方面的信息了。
“你说想知道浙江大学去年的录取分数?”周罄在电话里愣了一会儿说,“我去问问我爸。”她说,“林美,你现在就考虑上大学的事了?”
林美突然发现她做了件蠢事。高中还没上就考虑起了大学,这真是太着急了。
但周爸爸却很推崇这件事。
第二天上午,周罄给她打了个电话。
“我爸说我了,他说你同学现在都知道考虑大学了,我还每天什么都不知道呢。”周罄深深叹了口气,“我去找你吧?咱俩说说话。”
“我中午去我姥姥家,下午吧。你来我家还是咱们出去?”林美说。
“你想去哪儿?”周罄。
“新华书店?我想去再买两套卷子。”林美说。
中午在
姥姥家,舅妈做了卤面,黄豆芽放了
足有一斤,肉就从头到尾没看到一块。就这舅妈还说她特意放了很多肉,在哪儿呢?
林美在厨房里一翻,翻出两罐午餐肉,乐滋滋的全开了,切得厚厚的片,端了一盘子出来。舅妈吓了一跳:“你吃得完吗?”说着就要拿碗先分出来一部分放回去。
林美:“大家都吃吧。舅妈不吃是吧?妈你吃吗?”
林妈妈把碗一伸:“来点。”
林美端着盘子挨个分,每人碗里来几片就不剩什么了。最后剩下两块,林美给舅妈:“舅妈真不要?那我都吃了。”
“来一片吧。林美真能吃啊。”舅妈把剩下的挟走了。
吃完回到自己家,林美就收拾书包准备去新华书店了,她跟林妈妈说:“我跟周罄去逛书店了。”
“别再买辅导书了,你买的够多了。”林妈妈说,她现在挺发愁的,孩子不用功成天混日子她着急,孩子一下子变得太懂事太用功,她又怕她学坏身体了。
林美跟妈妈招招手:“我不买书,就买两套卷子。”
“卷子也别买,你们学校不是发了吗?别买了,跟你同学溜冰去,吃小吃去。”林妈妈塞给女儿二十块钱,“我现在看你拿书就心慌。”
林美嘻笑着替林妈妈拍背:“不心慌啊,就这一年。考完就好了。”
林妈妈认真的说:“听话啊,要劳逸结合。你学了一周,休息时就该好好休息。”
“好的,知道了。”林美答应得很乖,出门就想真没想到,难得用功一回妈妈还不愿意。这让她想起工作后还要考证,林妈妈跟她说:“不用赚那么多钱,身体要 紧。你白天上班,晚上看书看到几点啊?睡得够不够啊?”再摸摸她的脸,“熬夜对皮肤不好啊,容易老。”后来看她劝不住,林妈妈就给她五千块让她去买化妆品 注意保养。
站在新华书店的大门外,周罄递给林美两张纸,“我爸找人查的,这是最近五年里各大学在我们这里招生的录取分数线。”
“你爸真是挺厉害的。”林美扫了一眼分数,发现基本都是在五百分以上,保险起见最好能考到五百五十分左右。清华北大都是六百了。
她记得自己当年是考到四百七十多分,要想考到五百五,这可有点难啊。
周罄一直看着林美,看她认真的看着纸上的录取分数,说:“……林美,你现在真的开始想考大学的事了?你不觉得太早吗?”
林美把两张复印纸一折,还给周罄说:“我就是昨天晚上突然想到的。早点想清楚也没什么。”
“你想考哪个学校?”周罄问。
“还没想好。我想的是先看看学校的分数都在哪个地方,然后再朝着这方面努力吧。”她说。
周罄又是紧紧挽着林美的手,两人走进新华书店。
现在书店里还开着吊扇,屋里又阴凉,一进去还挺凉快的。不过书店里的人非常非常多,人山人海。
两人走到初中教辅这里看卷子,周罄一直是有心事的样子,不怎么开口说话。
林美悄悄问她:“你怎么了?是不是有心事?”
周罄也想找林美问问,看看她是怎么想的。
她的妈妈之前就一直想把她接到美国去,她爸爸一直不同意。结果这次不知两人说了什么,她爸爸突然同意了,问周罄是怎么想的,要是她也愿意,那就在初中毕业后把她送出去,让她在那里上美国的高中。
“过两年爸爸也去。爸爸想过了,你妈说的有道理。以后你们这一代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只读个大学已经不行了。用工单位都在追求高学历,这时能有个留学的经 历对你来说是有好处的。哪怕在外面只是读个普通的大学,回来也能加分。”周爸爸从不在她面前吸烟,那天却当着她的面边吸烟边说,眉头皱得死紧。
“说实话,你的成绩不算特别好,在你们班就是前十名,放到整个年级就落到前五十去了。你从小就认真,我想这可能就是你的能力了。爸爸也不想让你太辛苦,咱们现在既然有捷径能走,干嘛不走呢?”周爸爸说。
周罄说着说着就哭得结巴了,“我、我觉得我都笨死了……怎么学都学不进去……成绩提高得特别慢……有时我的脑袋都学蒙了,书怎么都看不进去……”
林美看着周围悄悄投过来的目光,拉着周罄去了洗手间。
在那里,周罄洗了把脸,冷静点了。
林美掏出餐巾纸给她。
她多少能理解周罄为什么会哭。去美国只是一方面,她只是觉得她让她爸爸失望了。现在她满脑子都是“我怎么这么笨?”,“我要是再聪明一点,成绩再好一点,我爸就不用替我担心了”。
于是卷子也先不买了,林美拖着她出来,站在书店门口的冷饮摊前买了两瓶冰镇可乐。然后两人就站着说话。
“其实我觉得你想得太严重了。”林美说,现在这个天气喝可乐有点凉了,喝一口凉得脑门发震。
周罄默默喝可乐,
一声不吭。
“留学这事你别想得太多
,它就是个学校,等于你换个学校上学而已。说是咱们这边迷信外国文凭,说不定等你学成归国,留学的海归多得不稀罕了呢?”林美说,这可是实情啊。
这种说法跟周罄听到的都不一样,她说不想去,周爸爸找了很多人来劝她,说的都是“你爸是为你好”,“现在都送孩子出国,你不去就落后别人了”,“你妈在那边正好能照顾你”,“你爸和你妈说不定还能复合呢”。
周罄知道自己妈妈在美国有男友,两人一直没结婚,但已经生活在一起很多年了。周妈妈还寄回来过照片,上面有一个比她大的女孩和一个比她小的男孩,三个人在一起很亲密。
所以她才不想去,她去了算什么呢?
林美说的,周罄眼睛一亮:“那要是不稀罕了,我是不是就不用去了?”
“我的意思是,你去了也一样要努力,要学得比别人好,至少要比一般人好才有用。学个差不多回来还不如在国内读呢。”林美说,这全是她的肺腑之言,字字血泪。
周罄对她前面那句话更感兴趣,摆出细听的架势来:“你说为什么不稀罕了?”
林美给她算了笔账,“这么说吧,你现在出去才初中,要到那边读他们的高中取得学籍。但语言不通,所以你至少要先读一年的语言学校。这就好比在国内比我们 再晚一年上高中。”她拿国内的学校打比方,“晚一年加三年高中是四年,大学一般三年、四年、五年都有,算四年就是八年。之后你不可能只读个大学就回来,至 少也要读个硕士。有的学科要求更高的学历,不往上读就没用。”
林美说:“这么一算,你至少要在外面读十年才能回国。现在的发展这么快,十年后 谁知道会是什么样?就像你亲戚说的,现在有点条件的家庭都送孩子出国,跟留学潮一样,等你回国时,说不定会有留学生潮。那么多的留学生,不管是公司还是 单位的可选择面都大了,他们当然会选择成绩更优异,更优秀的人。”
所以不管是在国内上学还是出去,不做到最好根本没用。
周罄兴冲冲的回了家。
周爸爸已经做好饭了,正在摆筷子:“快去洗手,吃完饭去做题。”
周罄洗了手过来坐下,接过周爸爸递过来的碗,亮晶晶的眼睛看着周爸爸,小兴奋的说:“爸爸,我有话跟你说。”
周爸爸:“说吧,跟你同学玩了一下午,你同学跟你说什么了?”
周罄把林美的话学了一遍,重点重复三遍,然后说,“我觉得林美说得特别有道理!我要是在国内学不好,出去也不会智商突然飚到一百八,学什么都会了。现在已经不是出国镀一层金,回来就身价百倍的时代了。等我回国时说不定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周爸爸给她挟了一筷子蒜苔炒肉丝,点头说:“我承认你同学说的有道理。你这个同学挺有思想的。”
“爸爸,那我就不去了吧?”周罄期待的说。
周爸爸温柔道:“周罄,你就不想见见妈妈吗?你还小的时候她就走了,除了电话,你就不想亲眼见见她?”
周罄摔了筷子说:“不想!”说罢重重放下碗转身回屋了。
周爸爸赶紧去追,还是没来得及,被周罄拍上门关在了外面。
晚上,林妈妈在外面喊:“林美,电话!”
林美跑出来接,林妈妈说:“是周罄。”
林美坐在沙发上:“怎么了?跟你爸说的怎么样?”
周罄在电话里气冲冲的说:“我爸恶心死了!他给我妈打了个电话,我妈又给我打,说她想见我!想接我过去!还说她全家都欢迎我!还给我收拾好房间了!他们其实早就商量好了!!都瞒着我!!”
林美听到这个有点愣了,她想起来传说中周罄初三是被她爸爸转到了一个更好的学校去了。可是谁会给一个初三的学生转学呢?要转初二就转了,初三这么重要的时刻,转过去还要适应新学校,来得及吗?
所以,其实周罄是在初三出国了吧?
第 11 章
林美在书山题海中奋战。
郑老师说的“一个小时一份卷子”是虚假宣传。这建立在对课本背得滚瓜烂熟的基础上,如果再加上翻书、找答案的时间,基本上一个上午一份卷子才是科学的。
这个国庆节一共二十四张卷子。
所以林美在后面两天根本就没下楼,除了林妈妈喊:“吃饭了!”她出来吃,吃完就又钻到屋里去了。
国庆的最后一天假,星期天的下午六点多,林妈妈在客厅里接了个电话后对林美喊:“美美!你舅舅请咱们吃大餐,去不去?”
林美在卷子和大餐中间犹豫了四五秒,放下笔喊:“去!”
皆因卷子常有,大餐不常有也。
她还特意换了一身漂亮的连衣裙,用新头绳扎了个马尾,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跟林妈妈出门了。
林妈妈疼爱的摸摸林美的马
尾辫,“姑娘知道爱漂亮了。”前两天,林妈妈才发现林美居然给自己修
了眉!修得还挺漂亮的,眉型画得很正,没有一边高一边低。林妈妈看着她站在洗手间的洗脸台前拿镊子一根根拔眉毛,怕打扰闺女就悄悄走开了。
她觉得自家闺女就是好,看人家说一学起来就邋遢了,头也不梳脸也不洗,他们家孩子就算爱学,也知道爱干净爱漂亮。
“你这条裙子也不错,以前还不爱穿。”林妈妈又说林美身上的裙子。
这是一条非常小清新的纯白棉布连衣裙,在裙子边还纹了两条蓝边,一看就是日后大热的日系制服风。
但在林美那别扭的青春期里,她是非常避讳穿这种“漂亮”的裙子的。她总觉得这样很“丑”,一让她穿她就急。后来这条裙子就这么在她的衣柜里放到她再也不能穿了,只好由林妈妈拿去送人了。
林美在回来后重新整理了她的衣柜,把所有不合身的衣服都拿出来让林妈妈送人了,像一些太大的t就留下来当居家服穿。这一清理,竟然把她的衣柜清空了一大半。
林美只留下了几件基本款。比如牛仔裙,牛仔裤,牛仔外套……
她发现自己在青春期还真喜欢买牛仔的衣服,幸好牛仔是永远的流行。
“对了,你那条让你剪了的牛仔裙,我拿去让人锁边了。好好的裙子你剪它干什么?”林妈妈说。
“那条太长了,穿着热。”林美也不知道她以前怎么那么“羞涩”,买条牛仔裙居然是过膝款。要是长到脚踝,还能说是森系风。过膝半长不短的看着太闷,一点 都不活泼。她就把下面的边给裁了,膝上五公分的长度正好。想着不收边也是一种流行,结果林妈妈看到实在受不了那条毛边就给拿走了。
走到家属院门口,林美看着马路上稀稀拉拉几辆车,发愁道:“这里不好打的啊。”
林妈妈拉着她往公交车站走:“不用,坐公交就行了。”
林美有一种不好的预感,等她跟林妈妈坐上21路公交车后,就知道大餐估计也没多大。她还以为是去饭店吃呢。
21路公交车是到舅舅家的。下车后往前再走一点,拐个弯就是夜市一条街了。
舅舅就在一个摊上跟兄弟正喝着,旁边坐得陶涛面前也放着一瓶啤酒。对瓶吹才是汉子。
林妈妈一看到眼睛就瞪起来了,小声骂道:“你舅真不是东西!涛涛现在能喝酒吗?”
陶涛也很聪明,一看林妈妈来了就悄悄把自己面前的啤酒瓶放到他爹面前,看看摆不下,拿下来藏到桌子底下。
林美:已经看见了啦!
桌子上已经摆满盘子了,炸花生、肚丝、菠菜粉丝、切片卤牛肉、猪头肉等等。
舅舅看到他们就赶紧喊:“美美过来坐!吃羊肉串不吃?”一边扭头对不远处的羊肉摊喊,“来十块钱的!赶紧!”
羊肉摊主忙得热火朝天的喊:“知道了老板!!”
跟舅舅一起吃饭的是两个看着眼熟的男人。林妈妈过去两人都赶紧起来招呼,搬凳子挪位子等等,一个喊“妹子”,一个喊“姐”。
这两个都是舅舅做生意时认识的哥们。
虽然现在舅舅已经不做生意了,但用他的话说叫生意可以不做,朋友不能不认,所以就常常叫哥们出来吃饭。饭店也一路从市里最好的火锅店变成夜市小摊。
舅妈说舅舅从来不在家里吃晚饭,偶尔回来一趟拿钱。
林美和林妈妈坐下,舅舅凑过来问:“美美吃什么?馄饨?砂锅?小笼包子?”
林妈妈用餐巾纸擦桌子,说:“她吃馄饨,再来笼包子吧?”
林美点头。从对面的一个叔叔说:“咱闺女喝什么?可乐?”
林妈妈说:“可乐。”
舅舅踢踢陶涛:“去,给你姐拿瓶可乐。”
陶涛坐着不动,跟他爸学,对着冷饮摊喊:“拿瓶冰镇可乐!!”
一会儿烤羊肉串、馄饨、小笼包子和可乐都送来了。林美开吃。
舅舅转头问陶涛:“你吃什么?跟你姐一样?”
陶涛:“我吃烩面。”
夜市摊的旁边就是一条街的饭店,旁边有一家叫三哥烩面相当火爆,桌子都摆到外头来了,小工往来穿梭端面送菜。舅舅探身喊:“喂!那个哥们!”
小工一回头,舅舅冲他招手:“来来来。”
小工赶紧过来:“老板要什么?”
舅舅一边掏钱一边问:“还有谁吃烩面?”
两个叔叔中一个说吃烩面,一个问有没有西红柿鸡蛋卤的炸酱面,他吃那个。
小工点头:“有,老板您吃香菜不吃?放不放荆芥?”
整条夜市街都是来吃饭的,有的摊子把桌子都摆到马路上的,这一片一到晚上七点,汽车寸步难行,基本上本地的都知道,晚上不能从这条路上过。
这时一辆黑色的汽车慢慢开过来,在马路上一寸寸往前挪,任他把喇叭按的震天响
,街上的人也没见有起来动动,该吃吃,该喝喝。
舅舅看了一眼:“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