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龟Revo 作品

第105章 偶遇

第105章 偶遇

稍早一些的时候。

丁白缨站在礼部衙门的门口。她抬头看向匾额,却不想一朵新凝的冰晶落在了她的眼睛里。微凉的感觉由眼沁心,激得微湿的眼眶渗出些许愁绪。

师兄到底还是成亲了。那个叫海柔的女人温婉又漂亮,是锦衣卫指挥佥事海镇涛海大人的嫡次女,和袭爵锦衣卫百户的师兄堪称门当户对。匆匆见过一面之后,丁白缨觉得陆海氏好到让人连嫉妒的心思都提不起来。

丁白缨低下头看了看右手掌心上因长期握剑挥剑而长出来的茧子,开始陷入对往日的追忆之中:

“我以后要是做了师傅,就让所有的徒弟都跟着我姓。”入戚氏武斋的第二年深冬,丁白缨小胜一筹,首次击败师兄,从那以后她就再也没有输过。

“那你多半是招不到徒弟了。谁会为了武夫的技艺抛弃自己的祖姓呢。”年轻的陆文昭文质彬彬、笑意盈盈,颇有些儒生的样子。

“我要是招到了怎么说?”丁白缨不服气。

“你要是真招到愿意改姓的徒弟,那只能说是天下大乱,纲常崩坏了。”陆文昭敛去笑意,轻叹一声,似在遥望着什么。

“有这么严重吗?”师兄的眼睛闪着澄澈与忧虑的光辉,这让本就十分俊朗的脸上多了一层脱俗的魅力。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更别说姓氏了。若是有人愿意为了武艺而抛姓弃名,要么是考妣皆丧且无后无嗣,落了个了无牵挂。要么就是跟你学艺能混一顿饱饭。”陆文昭的眼睛里满是忧国的神色。“姓氏可是尊严啊。但凡有一口饭吃,又有谁愿意舍掉自己的尊严,做一个数典忘祖的人呢?”

礼部正堂里,徐光启正应付着一个他并不很想时间应付的女人。

“张姑娘。今天请你到礼部来,只为一件事。”徐光启打开右手边从上往下的第二个抽屉,并拿起放在面儿上的一封疏奏。

“这是什么?”张诗芮不解。按理说,总领全国道教的道录司虽然隶属于礼部,但相关官员并不在本部衙门而在广福观办公。她也只在刚刚进京需要复旨的时候来过一趟本部衙门。

“张天师上的表奏,具体内容你看了就知道了。”徐光启不想解释太多。他今天白天有一屁股正事儿要办,晚上回家还得去给司礼监的大太监当翻译。两相结合再叠上言官和翰林们愈演愈烈的攻讦让徐光启身心俱疲。

张诗芮玲珑心巧,知道徐礼部并不想在自己身上多费唇舌。但她也不在意,自顾自地展开表奏阅读了起来。

可这一阅立时便弄得她目瞪口呆:父亲病笃,上表请求传位?可我昨天才收到了报平安的信啊。信上就三个字“安,勿忧”。

“张天师既然无法进京,论道自然也就取消了。表奏进呈御览并得到批红之后,礼部就会将册封新天师文书送去南京。”徐光启一副公事公办的口气,只字不提引张诗芮进宫替父面圣的事情。

自获悉张显庸病留南京的消息,徐光启便敏锐地察觉到这位新继位的张天师,对于进京充当皇帝用来对付洋教的傀儡一事,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然而,徐光启没能预料到张显庸会把事情做得这么绝。毕竟,张显庸继承其父张国祥的天师之位还不到两年。病笃?哪有这么巧的事情。

敷衍朝廷不应该没有代价。徐光启决定在今晚的宴会上提醒一下王掌印,请他给皇上带去礼部的建议。

“请问这封表奏是什么时候送来的?”张诗芮问道。

“南京通政使司收到表奏的时间是冬月初二。今天早上,表奏抵达京师。”徐光启见张诗芮满脸忧色,不似有伪。

冬月初二?可报平安的信也是冬月初二写的啊。张诗芮大感疑惑。她浑浑噩噩地离开礼部,脑子里满是乱麻。

“姑娘。”丁白缨收起脸上怅然,迎上去招呼道。“丁姑娘。”张诗芮嘴唇微抿,勉力微笑。

“怎么了?”见张诗芮面色发白,丁白缨关心道。

“父亲上表,请求皇上把天师的头衔传给弟弟。”这件事情没有隐瞒的必要,因为圣旨一下,龙虎山换掌门的事情就会天下皆知。

“.”丁白缨没有追问,这点儿人情世故她还是懂的。

两人一路沉默,直到在路口看见一支并列成三排的巡逻队,正缓慢地沿着东江米巷继续向东行走。

丁白缨一下子就注意到这支巡逻队携带的武器全是新的。

“我送你回南京吧。”丁白缨牵起张诗芮的手腕向北远离这队兵丁。

“中午了,还是先吃饭。”张诗芮看见下一个路口处有一栋挂着“临台酒肆”的三层小楼。

“咱们可以买些干粮在路上吃。”丁白缨建议道。

“不急这一时。有件事情我还想请教你一下。”私信和公函内容大相径庭,这让张诗芮深感疑惑。

“好吧。”丁白缨点点头。

来到台基厂旧址附近的临台酒肆楼下,丁白缨看见一个富态的高个子男人领着一个嘴角只有些绒毛的男孩儿,和

两个上了岁数但精神矍铄的老头儿先她们一步走了进去。

“我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那个人。”张诗芮也注意到了这一行四人。

“哪个?”

“那个高个儿的儒生。”男人穿着宽大而洁净的儒服,显出一种优雅而从容的气质,应该出身于一个富裕且有着良好教养的家庭。

“快春闱了,应该是进京赶考的,说不定在什么地方擦过肩。”丁白缨也觉得男人有些眼熟,不过最近北京街面儿上的儒生太多了,她也就没太在意。

“客官几位?”跑堂的眼睛尖,一眼就知道这个富态的男人是个有钱的主儿。他赶紧迎上去,满脸堆笑的招呼道。

“就四个。楼上还有位置吗?”男人心情愉悦,微笑着回应。

“有。不过我得先提醒您,没有靠窗的位置了。”临台酒肆不是顶级酒楼,但因为位处街角,楼高数丈,视野开阔,因此还算是小有名气。

“他们会让座的。”书童似的老头儿理所应当地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