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龟Revo 作品

第106章 兄台,拼个桌如何?

第106章 兄台,拼个桌如何?

来到三楼,魏忠贤只向坐在窗边的陆中秋父子二人打了一个手势,他们便非常自觉地端起自己的茶杯挪到了别的空位上。

“你到底调了多少人出来?”一路上到处都是明桩暗桩,朱常洛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了。

“老爷。厂子里有多少人,奴婢就调了多少人。”第一大队虽然没有出动,但已经从西安门驻地转移到了东安门附近,一旦收到信号,这支千人队就会涌出皇城弹压地面。

“呵。”朱常洛对此不置可否。

“别搅了老爷和少爷的兴致。”王安也穿着儒服,看起来像是个考了几十年还没中进士的老举子。

“您教育的是。”魏忠贤执礼甚恭。

“爹,那个是什么?”朱由校走到栏杆边上,遥望一街之隔的台基厂旧址。

“台基厂。当年成祖爷迁都北平,要在这儿建修紫禁城。建城不能没有材料,于是就先在北平城内建了很多原料加工厂。台基厂呢,就是加工宫殿基座的地方。”朱常洛第一次进北京的时候做了详细的旅游攻略。对台基厂、琉璃厂这些地名的由来甚是了解。

“那里边儿现在又在造什么呢。”朱由校的兴致很高,一路上都在叽叽喳喳地问东问西,就像个刚进京的外地游客,完全没有“老北京”的那股地道样儿。

“呃”朱常洛面有难色。

“少爷。那里现在什么都不造,是堆放薪柴芦苇以及草料的地方。”王安插话给皇上解围。

说话的工夫,丁白缨和张诗芮也上来了。

上楼之后,丁白缨的眉头皱得更紧了:这家店到底怎么回事儿?每层楼都有兵丁。

丁白缨是老江湖了,光靠站姿、坐姿和身材就能分辨出普通人和练家子。

朱常洛听见动静看向楼梯,见两个女子一前一后地走了上来。他总觉得走在前头的那个有些眼熟,但几瞥之后还是没想起来,就把目光和心思一齐收了回来。

“管着西厂的魏太监还真是个妙人。”朱常洛看向魏忠贤,微笑着用征询的口吻问道:“他把从徐礼部那里出来的低级将校放到御马监出身的千户手底下,然后又擢升勇士营的兵丁为将校,并把他们塞到通州兵出身的千户手底下。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

“我觉得魏太监应该是想削减外臣在内廷的威势吧。”魏忠贤的身子微微发抖。“徐礼部虽得了皇上的重用,但毕竟只是外臣,和太监们相比还是亲疏有别的。”

“哦?原来是这样啊。”朱常洛转头看向朱由校,问道:“你觉得他说得对吗?”

“回父.亲,儿子觉得魏太监的心思没这么单纯。”因为客氏惨死的事情,朱由校对魏忠贤有着天然的敌意。既然父皇问了,他也就正好借着机会给这个奴婢上点儿眼药。

“你说说,魏太监的心思怎么个不单纯法?”魏忠贤是把好刀子,但越好的刀子就越是得经常敲打。

坐在邻桌的陆中秋觉得自己简直是如坐针毡,上面的事情他一个字都不想听,但他又不能走。所以只能握紧拳头,用掌心的疼痛来缓解因为紧张而产生的如芒在背的不适感。

不过陆中秋及周围西厂执行的反应在丁白缨的眼里却变成了另一个样子。她以为兵丁们皱眉捏拳是因为听见举子们妄议朝廷。

搞不好酒楼里坐着的兵丁全是锦衣卫,这家人要是再说下去恐怕要遭大殃了!

“回父亲,儿子以为.”朱由校刚起了个头,就被一柄放在桌子上的剑给打断了。“这位兄台,拼个桌如何?”丁白缨到底还是侠女,她决定在这个年轻人胡乱评价厂卫之前阻止对话。

“啊?”朱常洛诧异地看向那个颇有些眼熟的女子。“那里不是有空位吗?”朱常洛指向一张没人使用的空桌。

“这儿风景好。”她直接坐在朱常洛旁边,压低声音说道。“为了你儿子和你爹着想,还是不要再继续说下去了。”

“我爹?我哪里来的爹?”朱常洛顺着女子的视线看过去,立刻就明白了。在场四个人,三个穿绸制儒服的坐着一个麻布衣服的站着,确实有点儿祖孙三代一起进京应考的意思。

“奴我.”王安被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女人吓得脸色苍白。

“这不是我爹。这是我的忘年交。”朱常洛不是在跟女子解释,而是为了安抚坐立难安的老太监。

“.兄台,你心真大呀。”丁白缨向老儒生拱手表达歉意的同时,又凑近了些。“你是真不知道啊?”

朱常洛被问懵了。他看了看坐在自己身旁女子,又望向另一个站着的女子,疑惑道。“我应该知道什么?”

“这是京师。不是你的老家。”丁白缨觉得自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京师怎么了?”坐在对面的少年来了兴致。

丁白缨用食指在桌面上虚写了一个卫字。

“这位女侠对厂卫有意见?”穿着粗布衣服的老书童踱步至女侠身侧,笑眯眯地问道。

“我

只是觉得这个位置风景不错,想和这位兄台拼桌吃一顿。”丁白缨觉得这一家子人都愣愣的。没看见周围的兵丁都把目光投过来了么。

“姑娘,男女有别。”老儒生提醒道。

“我是武人。”丁白缨对这个老腐儒无语了。

“哈哈!”少年笑了。他头一次见到胆敢厉声顶撞王安的女人。

丁白缨误会了,以为少年是在嘲笑她。她气得满脸通红,又想起了那个手上没有茧子的大家闺秀,心里不由得升起一股自卑的情绪。

“真是无礼。”她还是颇有气量的,不至于和一个少年计较。所以只轻骂一声便准备起身离开。

“秦良玉将军也是武人。”中年儒生委婉地宽慰道。

“秦良玉?”历史轨迹变化。朱由校没有继位也就没有机会接触到与秦良玉有关的奏报。

“少爷,秦良玉将军乃四川忠州石砫宣抚使。播州叛乱时与其亡夫马千乘应召助剿杨应龙。目前应皇上诏令,率所部白杆兵赴辽讨奴。”王安听出了皇上的弦外之音,于是用崇敬的口吻解释道。

“两位女侠但坐无妨,这顿饭我请,权当我代儿子赔礼如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