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001 作品

第十九章 帝王无情

胜亲王是异姓王,当今皇上年少征战四方巩固权力的时候,他一路伴帝打江山,收失地,平天下,清君侧,一路打到其他三国,签订了和平协议,换来大秦的十年安稳。

战争便是财富,在这十年里,大秦招兵买马,士农工商各业迅猛发展,到现在国富民安,一举成为四国最强。

秦宣帝感激不尽,与当时还是大将军的胜亲王结为异姓兄弟,封为王爷,赐封号胜亲,二人君臣相称,却兄弟以待,被传为佳话。

现在的皇帝年岁越长,心思越深,发丝愈白,两眼愈如两汪寒冰深潭,只一眼扫去,便让人感觉君威晦暗难测。

早些年贪墨,拉拢这些事情,只要不过分,帝王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允了他们贪些钱财,现在皇宫暗卫都在各处重臣附近盯着,一旦有动作,无需汇报帝王,当场斩杀,朝堂上的空位越来越多,尚且在朝之人无不胆战心惊,诚惶诚恐,怕自己哪儿日做错了,人头不保。

秦宣王肃清朝堂,后宫,大内,又将手伸向了民间,不知道从哪里听到了些什么,雷霆震怒,掀翻了御书房的桌子,便要胜亲王即刻回长安,胜亲王当时正在打仗,便上书一封,八百里急送解释缘由,无奈二人多年未见,早已不复当年感情,秦宣王又听到民间小道传言,内心更加阴沉不定。

皇宫之内无人不惶恐,皆是附和着秦宣王的说法,一来二去,秦宣王便怀疑远在边境的胜亲王招兵买马,培养自己的势力,来杀了自己,抢走皇位,怒气冲冲便遣排精兵三万,将胜亲王带回长安,于皇宫涂宁门亲手斩杀,长安城内风云变天,一时间长安城内人人自危,闻王色变。

清兆匆匆进宫,门口的大太监明英小声提醒他

“小王爷,皇上现在正生气呢,您可要劝劝他别气坏了身子”

“...哗啦”

清兆进门的时候,秦宣帝正拿着砚台,狠狠地砸到了行缨头上,顿时鲜红一片,血流如注,后者任由鲜血蔓延了半张脸,默不作声,直直的跪在那里,身后跪了满地皇子。

秦宣帝看到他的胞弟进来后,亲切的拉着他的手,引着他一同坐到满地的奏折上,随手拿起一本给他看。

“阿兆你看,寡人随手拿个奏折就是给胜亲王求情的,你说说,他何时在朝廷里安插了这么多自己人,当真是狼子野心啊”

“你再看看这个,万民书,呵呵万民书啊,寡人都不知道他竟然这么得民心,是不是想把寡人取而代之..”

...

秦宣王拿一本折子,就摔一本折子,众皇子跪在地下吓得浑身颤抖不敢言语。

许是摔累了,秦宣王靠在香炉边,双目划泪,痴愣愣的看着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皇宫。

“阿兆,当年阿胜也如你这般年纪,他跟我说,你为君,我为臣,君臣总相依,为何现在这般境况了...”

清兆坐到他身边,握住他的手,扬起了好看的小脸,笑着对他说:“皇兄,我不劝你,我只记得当年胜亲王功高盖主的时候,皇兄顶着整个朝堂的压力,将他封为胜亲王,我只记得你们二人大漠飞雪,烟雨江南,同行数载,我只记得胜亲王为您挡过刀,您为胜亲王挡住天下的悠悠重口...”

“我不劝你,因为我知道,不管别人怎么说,皇兄心里都明白,不管皇兄现在变成什么样,我只记得,皇兄年少为国征战意气昂扬的熊熊斗志,为天下苍生大开粮仓放弃修建陵墓的仁爱,皇兄,是天下最强最尊贵的国主...”

秦宣王眼神涣散,茫然的看着这深宫大院,绿砖红墙,想到自己第一次出征,明明是同样年纪,同样害怕的少年,将他护在身后,紧紧握着刀,说要为自己扫清障碍,清平动荡,给他一个欢声笑语的盛世长安。

...

明英小心的拉上床帐,对着众皇子施了一礼,小声道:“王上已经睡下了,各位皇子跪了这么久,不如回去休息休息吧”

众皇子脸色发白,却还是摇了摇头。

清兆见状一个一个把他们扶起了,差人一一送回府,回头看行缨满脸乌黑的血迹,叹息一口,唤御医给他处理伤口。

秦宣王一连睡了三日不起,各地流言四起,三国势力蠢蠢欲动,奏折堆了五六张桌子,清兆无奈暂留皇宫代理朝务。

好不容易把奏折批完,清兆揉着发痛的头,到了御花园的秋千边,边荡边思索奏折里面的重要内容。

行缨默默的站到他身后,神情阴郁。

“你没来之前,我为胜亲王求情,父皇生气说要免去我的太子之位”

清兆安慰他:“太子哪儿是那么容易就废的,皇兄说的都是气话,他现在只是在跟自己作对,其他人都是迁怒”

“若是皇兄这关过不去,你...你以后的路就更难走了,唉...”

行缨双手握拳,眉目间满是戾气,恶狠狠的说:“安贵妃现在还在挑拨朝臣,立她儿子做太子,若是父皇醒不过来,必定将我先除之而后快”

清兆摇头,无奈道:“妇人之见,茍且眼前,眼光太短,那二皇子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一昧听信谗言,自己没半点能耐...”

“唉,难啊,真难...”

“小叔叔,胜亲王...”

清兆打断了他的话:“没人知道他想干什么,但是无风不起浪,只是皇兄却不能出手,一出手定要被记载史书不仁不义,防患于未然是最好的,此处人多嘴杂,别再提了”

...

高远的天空清亮透彻,御花园寒冬依旧芳香扑鼻,瑰丽堂皇的肃穆皇宫,俯首称臣的才士。

清兆大叹一声,皇权啊皇权。

叹过气后,嘱咐行缨回去好好休息,摸着手上的镯子,低头沉思,突然摸到了几处凸起,微微呆愣。

那日,竟是谢愠的生辰。

明英脚步匆匆的朝他走来,附耳小声道

“小王爷,王上醒了”

秦宣王靠在床头翻看着被批阅过的奏折,室内燃着静心的熏香,一旁一个老僧人跪在蒲团上敲打着木鱼。

“梆..梆..梆..”

秦兆兆放松了脚步,蹲坐到床前。

“皇兄”

“阿兆来了啊”,秦宣王的声音有些干涩,合上奏折欣慰的看着他

“阿兆奏折批的很好,皇兄很欣慰,以后皇兄不在了...”

“皇兄!清兆打断他的话,“皇兄会长命百岁的”

秦宣王露出来这几日的第一个笑容:“好好好,长命百岁,长命百岁”

秦兆兆有些犹豫的看着他:“皇兄,最近三国蠢蠢欲动,边境之地也发生了多处摩擦,恐怕他们居心裹测...”

秦宣王冷冷的说道:“他们当寡人死了不成,多年未开战,他们还真当我大秦怕了”

“那胜亲王....”

无力的闭上眼,秦宣王没有开口,说了许久,虚弱的声音混合在熏香里悠悠散出 。

“将他召回”

...

谢愠跟小四小五躲在山洞里,不由得庆幸清兆给他塞的这两个暗卫,不然他怕是早死在半路了。

洞口不远处约莫可见一个黑影,“嗖”的一下过去

“谁?

小四提着谢愠的领子,迅速跟小五躲了起来,一个人走向山洞,看着正在燃的柴火,纳闷的挠了挠头,嘴里嘟囔。

“奇怪,人去哪儿了”

“嗡”,一道凌厉的剑光划过,来人回身避开,转头时震惊。

“四哥,不是,你打我干嘛”

小四把剑插了回去,无语道:“你不保护王爷,来这干嘛”

小六往他身后探了探头,努嘴:“我是来找那位小少爷的,王爷让我给他带了东西”

谢愠走了出来:“什么东西?

小六打开随身背的包袱,取出来两个油布包,一个里面装了歪歪扭扭粗细不一样的坨面,一个里面装了一根小葱。

小六熟练的拿匕首把小葱切成了小段,洒到了面上,双手抵了出去,颇有些不好意思道:“这是王爷亲手做的长寿面,本来是有个玉盅装着,但是我走的时候忘了拿,谢少爷凑合吃一口吧”

小四看着那团面条,满脸嫌弃,用眼神质问他,这还能吃吗?

谢愠却顺手接过已经坨住的面,坐在一旁的石头上,小口小口的吃了起来,将整团面吃了个精光,擦了擦嘴起身。

淡然道:“帮我谢过小王爷,这礼物,我很欣喜”

小六收回了油纸包,呲牙一笑,离开洞口回去复命。

小四同情的看着小六的身影离开,然后跟小五交流了一下眼神,对着谢愠道:“小少爷,我们尽快启程吧,天黑之前争取可以到下座城,野外不安全”

“好”

谢愠将里面的小纸条藏到袖口里,跟随他们启程。

“虽误君几日,但今日吉兆,宜庆祝生辰,愿君生辰喜乐,事事安康。”

...

清兆看着眼前干干净净的玉蛊,跟揉成一团上面沾着些稀拉面线的油纸,面无表情。

“自己去领二十鞭”

一脸期待奖励的小六笑容顿时僵住。

“小王爷,您在说啥”

“三十鞭”

小六风一般闪出房间,朝着刑罚堂奔去。

清兆揉着头,有些担忧谢愠的胃,这次真是自己失算了。

...

秦宣王端坐在九龙王驾上,俯看

“胜亲王何日到长安”

底下大臣推推搡搡无人敢答话。

右相叹了口气,拱手道“胜亲王明日便可到到达长安”

不远处驿站

一个满肚肥油的男子在房间里摔摔打打,门口一位着轻甲的中年男子怒气冲冲破门而入。

男子膀大腰圆,浑身的肉挤到了各处,小眯眯眼吃力的瞪着,配合着张大的的嘴,表示着自己的怒气。

听到有人破门而出,顺手抄起桌上的一盘子糕点撒了过去,来人将盘子接住,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爹...爹...”

男子吓得跌坐在地上,有些诧异。

“爹,您怎么来了”

男人大刀金马的坐在踏上,“我怎么来了?我要是不来你就被人挑拨的人头落地了!”

“爹,您这是什么意思”男子不解的问他“王上这么急的招我们来,不就是为了砍我们的脑袋,若是我们起兵,说不定还有反击的余地,您就不想当王...”

“啪”清脆的一巴掌,狠狠将男子扇倒在地,嘴角的血顺着拥挤的肥肉流下来。

“爹,您为何要打我,我也是为了...”

胜亲王气急起身,指着他的头“糊涂啊,你真是糊涂啊,逆子逆子啊!

“阿宣多疑,此次召我们前来就是为了试探,现今的大秦马肥兵壮,杀我们不过是一道圣旨的事,你真在边疆过糊涂了...”

杜为义吓得瘫软在地,惨白着张脸

“爹,爹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胜亲王拽着他的领子,铆劲把他拎起来,两眼喷火,左右开弓,狠扇了他两巴掌。

“逆子!!你做了什么”

“我我,我偷了你的印章,调动了边疆的兵马到长安城..”

胜亲王的脸扭曲了起来,长大着嘴巴,“呼呼”的大喘气

“多少人!你给我说多少人!!!

杜为义绝望的闭上眼,声音抖的不像话

“边疆..十万将士...”

...

王城大殿

文武百官肃立,秦宣王高坐其上

明英上前一步“宣胜亲王入殿”

“宣胜亲王入殿..”

“宣胜亲王入殿......”

层层声音叠加传出殿外

胜亲王将侍卫留下,带着长子杜为义前往大殿

长安城菜市场口高挂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宣旨官员站于高处,字字令人惶恐。

“胜亲王长子杜为义,挑弄是非,无故调遣边疆十万将士入长安城,边疆无人可守,游牧人侵袭,抢杀百姓七百户,死伤两千八百六十七人,今斩杀于此,以儆效尤”

其下百姓互相看去,却无人敢言。

长安城胜亲王府

大太监明英同样在此宣旨

“今承蒙陛下恩惠,胜亲王二子杜为忠人品优异,学识渊博,四公主秦美花样貌端正,聪慧贤淑,特赐二人良缘佳配,于十日后成亲,赏驸马府一套,白银三万两,良田....胜亲王年事已高,朕心感叹,特准许胜亲王安宿长安城,颐养天年,钦此”

明英眯着眼,笑容满面的扶起胜亲王。

“胜亲王赶紧接旨吧,奴才还等着回宫给王上回话呢”

胜亲王头批丧布,饱经沧桑的脸上露出悲切的神情,声音干哑,一夜间多出了近满头白发。

“罪臣接旨,多谢皇上”

大秦宫

秦宣王面容凄楚的看着窗外

“为义小时候朕还抱过他,怎么一眨眼的时候他就要造反呢,朕与他父亲是多年的好兄弟,实在是替他心痛啊”

明英弓着身子站在侧边。

“万岁爷,这人都是会变得,多亏了万岁爷仁慈,胜亲王一家才得以免去边疆苦寒,舒服的留在这长安城”

秦宣王哼了一声

“胜亲王战绩斐然,朕就该奖赏于他”

明英赔笑“是是是,万岁爷说的对,瞧奴才这张嘴,话都不会说”

“你啊,这张嘴还是这么滑,去给朕把左右二相召来”

“嗻”

明英走出大殿,先是深吸了一口气,擡手擦了擦额上的冷汗,指使小太监备轿子,前往宰相府,

次日,镇守长安城的大将军领命前往边疆,临行前感激涕零,在长安城门挥泪,重重磕头跪谢秦宣王,这才浩浩荡荡的往边疆启程。

...

夫虎之所以能服狗者,爪牙也,使虎释其爪牙而使狗用之,则虎反服于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