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探长 作品

第150章 团总结大会

搀扶着陆北一蹦一跳回到医院,上级有上级的考虑,

陆北代表一部分同志说出自己的立场,上级也表示接受,至少在北满抗联内部形成一个不容逾越的鸿沟,即远东军对于抗联组织内部事务不得干涉,也不得直接插手指挥,虽然抗联很弱小和困难,但在这件事上必不可能退让。

另一个决议是更换联络员,对方太恶心人了,完全是想激化矛盾,若按照远东军的要求,那抗联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不如叫苏军远东志愿抗日联军算了。

躺在炕上,屋内有些闷热,耳边传来忍受伤痛的呻吟声,长时间住在这里会让人崩溃。

木门敞开着,门口有哨兵站岗。

这里很少有希望,更多的是生死之间的困惑和哀伤。

凌晨时分,值班的医护员来查夜,确保伤员们都躺在床上。医护员会让疼的难以入眠的伤兵抽上两口,让伤员尽量不要出声,以免影响其他伤员休息。

这玩意儿是硬通货,山里也有种植,用于止疼,或者去山下换东西。

躺在炕上,陆北身旁的病床睡着一个不认识的伤员,西征部队返回汤原根据地,而且遭受日军伏击损失惨重,伤员很多,但大多数都能够得到有效治疗。

苏军给予的物资援助,其大多数都是药品,也是这些援助让内部有些干部动摇。

······

翌日。

陆北还要参加一个会议,是保安团内部大会,这次他不用蹦跶着过去。宋三找了一副担架,直接把陆北抬到数公里外的一处密营。

天气炎热,不知不觉中陆北才发现,他好像已经习惯群居生活。每天都充满干劲儿,每天都有新鲜事发生,让人目不暇接,让人又爱又恨。

这次是团内会议,参谋长冯志刚前往桦川县,去给其他第六军部队传达指示,肯定他们在西征中的功绩和贡献。这次会议由代理政治部主任李兆林负责主持,保安团三个连的指战员都到齐,除了一些伤势极为严重的伤员。

“陆副团长,”

“副团长。”

“好、你好。”

被抬在担架上的陆北笑着和大家打招呼,见陆北精神头尚好,还能参加会议,这让很多担心的同志放下心来。这次西征损失很大,牺牲很多优秀指战员,能指挥并且拥有政工能力的干部十分稀缺。

张威山笑着偷袭陆北:“你小子半年没见面,咋成这样式了?”

“甭说了,往事不堪回首。”陆北问道:“老张,你打汤原县城,捞了多少好东西,给领导我汇报汇报。”

“没多少好东西,就几门迫击炮,炮弹不多不少七十多发,我准备在三连成立一个炮兵队。”

“少放屁。”

张威山哈哈一笑:“就留了一门,其他都上交给军部。”

“不错。”

简单询问三连的情况,这支部队由参谋长亲自指挥,前身便是军部警卫连,经过半年的发展,兵力倒是没有减少。比起一连和二连,可谓是兵强马壮。

寒暄几句,陆北一一向许久未见的战士们握手打招呼。

一百四十几名战士蹲坐在林间,等待会议开始。

代理政治部主任李兆林先是说了一下这段时间的战斗,充分肯定留守部队在主力西征后,极大牵制住江北地区日伪军的注意力,巩固了江北地区游击区,给予日伪军极大的沉痛打击。

随后,他又说了一下部队的损失,给牺牲的指战员们进行追悼,一一将牺牲同志的姓名和战斗经过说出来。这是凝聚队伍团结和战斗力的好办法,不愧是政治部主任。

追悼会结束后,开始对于一部分指战员的问题尖锐的指出,让士兵委员会的委员上去发言。

发言的是一名从东河子煤矿加入队伍的战士,跟随吕三思在鹤立、鹤岗一带活动。初次登台,对方很害羞,但是在大家的鼓励下,还是踊跃发言。

“诸位战友们、首长们好。

我叫王友欣,老家在辽宁黑山,之前在铁匠铺里当工,被汉奸保长骗到鹤岗给日本人挖煤。当矿工的日子很辛苦,吃不饱饭,还要遭到日本监工的欺负,抗日联军来到煤矿厂,将我解救出来,让我明白道理。

这次战斗,我是二连的一名步兵,跟着吕团长在鹤立一带战斗。吕团长人很好,关心我的生活,还给我缝衣服,晚上还给我们办学习班,教我们识字,以前我一个字都不认识,加入抗联之后,我已经认识三百多个字。”

说完,对方朝着吕三思立正敬礼,感谢他的帮助和关心。

王友欣继续说:“但是在联合第四师同志们的行动中,因为叛徒出现,导致队伍被日伪军包围,很多战友都牺牲在战场上。大家对吕团长很有意见,认为他指挥错误,致使队伍遭到包围。但也有很多战友认为,更多原因在叛徒身上。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士兵委员会召开总结会,听取每一位战士的意见,经过很多次讨论。

第四师的曹队长也向士兵委员会进行汇报,主动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但这是不正确的。

我们二连士兵委员会得出结论,认为第四师曹保义队长对于部队战士的思想教育不合格,在总结会上反省不够,需要立即改正。

对于吕团长的问题,士兵委员会经过讨论,认为吕团长负有冒进的一定错误,但责任并不完全在于吕团长。他的自我批评,也是不行的,完全将自己脱离于队伍,导致队伍在面临危险时,内部意见不统一。

这是我们二连士兵委员会的意见,代表委员王友欣向政治部及全团指战员做出报告。”

‘哗啦啦~~~’

“哗啦啦~~~”

话音落地,坐在担架上的陆北使劲鼓掌,不仅他在鼓掌,在场的全体指战员都在鼓掌,李兆林主任也鼓掌。这绝非是和稀泥,而是来自战士们的心声。

士兵委员会制度很好,他们已经充分将自己视为军队的一份子,是主人翁。士兵有参与感,有决断权,对于上级可以批评。

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军队绝不同以往军队一样,士兵对于长官是不可反对的,长官对于士兵是拥有绝对权威的,哪怕是长官做错,也应当是士兵执行错误。

陆北在训练新兵的时候便着重强调,要进行民主,要多开展总结会议,无论大的战斗或者小的战斗,都需要在战后寻找合适的时机,去检讨其中的不足。

应当相信,士兵对于一切好的和较好的干部是不会不加爱护的,对于问题是不会视而不见的,是包容的,愿意给予机会去改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