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探长 作品

第114章 山林中的村落

趁着还未化冻的嘟噜河穿过,沿河直下。

走了没两个小时,前方河边有一处渡口,那是一片开阔地,码放着堆积如山的圆木。山风一吹,空气中弥漫着碎木香,耳边传来伐木工的号子声。

那些堆积如山的圆木等待嘟噜河化冻,而后顺河放大排,汇入松花江,再由松花江运送至各地。

陆北看了眼地图,已经到了大岛株式会旗下的林场,这片林子被一名叫大岛的日本商人收购。

码头空地上,十几名伐木工在拖拽圆木,喊起的号子声震天响。

换上一身老百姓穿的衣服,陆北和孙树一起走去码头,准备和地委方面负责人接头,但愿参谋长给的情报是正确的,这处码头是地委的一处秘密联络点。

“钱老哥在吗?”

两人来到码头,开口问向正在工作的伐木工,那些人不免停下手里的活计。

“找谁?”

“钱老哥,我们找他聊生意。”

伐木工一指向在堆积如山原木中的一排木屋,热情的将两人带过去。

走在木头汇聚的汪洋大海中,陆北好奇打量周围,在他前半辈子绝没有看见如此之多的木材,占地百余亩全是木头,就连空气中都是一股林间木香。

来到排屋,指路的伐木工让两人进去,陆北学起江湖人的做派,拱手一礼,伐木工们也抱拳回礼。

听见声响,门上钉着的布帘子被掀开,从内走出一位棉布长衫打扮的男子,看见陆北后顿时一喜,连忙招呼两人进去。孙树没进去,而是站在门外警戒。

“钱老哥,您可真是厉害。”

一进门,陆北便忍不住夸奖起,与他接头的不是别人,而是在大松屯有过数面之缘的钱廖生,倒也省得繁琐的接头方式。

“您不是在太平川,咋又来这儿了?”陆北问。

钱廖生给陆北倒了杯热水:“两边跑,主要是有这层狗皮,能借着日本人发的证件抖威风,那些汉奸不敢查,查了也查不出什么。

你们来这里的任务我已经知晓,后续也由我负责地下工作,咱们争取将‘两面派’政策落实到位,尽可能保护三江平原的抗日火种。”

听完解释,陆北才知道钱廖生不仅仅是太平川乡地委委员,还兼任汤原地区交通方面负责人,他利用在日本商会工作的机会,能够安全通行各地,向各地农会组织传达上级指示。

寒暄几句,两人很快就进入正题。

取出地图平铺在桌上,钱廖生手指沿嘟噜河上游,落在一处山区。

“这里是大西沟,有一百多户人家,当地的保长是咱们的人。你们可以暂且前往此处休整,建设根据地,我会利用日本商会的身份招募工人,将各地农会骨干派往大西沟伐木。

这样不仅仅能迷惑日伪军,也是一个极为正当的理由,但是唯一要注意的是北边的石湖村,这里靠近黑龙江,驻扎有一个日军守备队,日常工作是巡视界河,有时也会前往大西沟,但也就是抢些吃喝玩意儿。”

陆北点点头:“明白,我会率部前往大西沟。这个日军守备队有多少人?”

“百十来号人,这几年他们跟苏俄兄弟不对付,在大河口码头修建有永备工事。根据修建工事的工人提供消息称,里面电力通讯及生活设施齐全,最好不要招惹。”

“我可不敢。”

钱廖生笑吟吟地说:“你现在可是名震三江,全歼日军讨伐队,击毙号称关东军山地战专家的渡边仁永,现在整个黑白两道都在打探你的来路。”

“啥?”陆北对此并不知情:“山地战专家?”

“对,传闻这个渡边仁永在德国山地部队九十八团观摩学习过,是关东军专门派去的,这次组织的讨伐是他第一次上阵,可谓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就那个少佐?”

钱廖生点点头:“就他。”

“他?”

陆北一脸嫌弃:“半肚子墨水晃悠,他估计就学了一个花架子,以为穿了身白色伪装服就成山地战部队了。少听关东军那帮鬼子瞎忽悠,他们中能被称为专家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草包废物。

山地战专家,他连山地战最基本的地势优劣都不知道,他要真是山地战专家,能被我依靠地势打了全军覆没?”

“哈哈哈~~~”

钱廖生笑的合不拢嘴,他并不理解什么是山地战,但从陆北对他看不上眼的态度,对方绝对是一个草包废物。

这并不是不重视对手,陆北说的没错,关东军内部还有一位‘对苏专家’,写了一本小册子印刷无数,后来被派去跟朱可夫打擂台,直接绝了关东军北上的想法。

那个渡边仁永还在‘雪绒花’观摩学习过,蒋光头的二儿子也在这个九十八团学习过,还拿到见习少尉军衔,最终送了一支特种纵队。以此为礼,拿到陈老总一首极有文史价值的诗词。

随后,陆北向钱廖生了解地区情况。

日寇的‘治标治本’政策尚未在萝北地区大规模开展,而汤原、依兰、桦川、勃利一带是抗联主要活动地区,集村并屯政策已经大规模实行。

这对陆北而言的确是一个好消息,就算无法在萝北地区扎下根,也能够发展一批抗日力量,藏兵于民,建立‘两面派’组织,降低日寇注意力。

“你们还缺什么,我尽力筹备。”钱廖生关心的问。

陆北含笑道:“缺日伪军的详细布防兵力图。”

“你小子。”钱廖生苦笑着摇摇头:“这我可没办法,你们先去大西沟安顿下来,过段日子我便去寻你们。”

“行。”

将陆北送出木屋,钱廖生大声嚷嚷几句江湖行话,陆北也听不懂这些歪门邪道的行话,只能拱拱手道别。

离开码头货场,两人越走越快。

陆北回头看了眼被密林遮盖的河边码头,钱廖生是安全的,至少现在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陆北敢断定的原因是因为对方从不问他有多少人马,如果钱廖生叛变肯定要打探清楚。

虽是如此,陆北对于即将驻扎的大西沟也并不完全放心,还需侦察一二后才行。

回到山林中,宋三带着战士们翘首以盼,看见陆北两人回来放心下来。

在附近休息一晚,陆北众人于第二日下午时分抵达大西沟。

那是一片被密林包围住的村屯,藏在山中,一条山路蜿蜒于村口处。

驻马停留在村外山坳处,陆北用望远镜观察,不远处的山村飘起袅袅炊烟,周围并无日伪军存在,路上也没有大队人马走过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