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征的必要性问题,大家有什么看法?”
会议室内,地委代表冯中云发问。
听了半天,陆北算是听出来的,地委和联军司令部方面也拿不准各部队的心思,第三军、六军是主力部队,如果
“西征是保存有生力量,我的观点还是之前的,退入苏方境内一样能保存有生力量。”第六军某位师政治部委员说。
“我反对!”
陆北继续火力全开:“西征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保存有生力量,而是播散火种,消耗日寇的资源。他们在三江地区发动五万人进行讨伐,已经持续半年了,其花费堪称巨款。
如果我们能够突破三江地区,前往黑嫩地区,那么日寇在三江地区所布置的一切都成为泡影,想要消灭我们,就必须又要重整旗鼓,继续花费巨额支出。他们是一个穷鬼帝国主义,是经不住这样挥霍的。
日寇正在与我们进行全面国战,关内也在进行战争,日寇能多花一颗子弹打在我们抗联身上,关内的同胞就会少挨一枪,多派一个日本兵对付我们,关内就会少一个日本兵。
不能只盯着一隅之地去看待问题,日寇叫嚣在三江地区内进行为期三年的军事讨伐,证明他们计算过,只能够支持三年这样巨大的消耗。如果我们能在黑嫩地区开辟长期的游击区,日寇的三年军事讨伐计划,能维持三年吗?”
闻言,参谋长冯志刚点点头:“是的,这点很重要,我们要配合全国抗战。”
“我也觉得必须以大局为重,配合全国抗战。”
“复议!”
“同意!”
会议室内,坚定的西征派都表达观点,一部分望风的干部也表示需要考虑大局,剩下一部分坚决反对西征的干部没说话,不支持也不反对。
见此,冯中云委员说:“投票表决,我会将第六军内的意见向地委方面汇报。
支持西征意见的同志,请举手。”
唰唰唰,极大多数人都举手表示愿意进行西征。
低头记录人数,冯中云继续说:“反对西征意见的同志,请举手。”
屋内安静的可怕,大家各自大眼瞪小眼,最为固执的两个干部没举手。陆北直接掏出‘大义武器’抡人,谁不愿意同意西征,就是不配合全国抗战,没有大局观。
这没人能遭得住,配合全国抗战的大义名分在,谁都不愿意出头反对。
等了半分钟,冯中云说:“没有举手的同志,视为弃权。
大家对于决议有意见的可以提,我会向地委方面反映。”
“······”
静悄悄,没有人有意见。
“那就这样确定了,大家开始商议第二个议题,西征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项。”
会议一直持续到深夜,在确定一个大方向之后,剩下的小问题,陆北就显得没那么火爆,而是能让则让。西征部队缺乏武器,他愿意将直属团的武器上交,以公平公正的原则分配各西征部队。
见陆北愿意将队伍里的武器上交分配,冯志刚背都挺的老直,一贯的老好人冯中云欣慰的点点头。各部队就陆北所率领的直属团武器配给最好,能够做到这点,证明不存在任何立场上的问题。
也就是嘴上这么一说,但如果只要到时候能找到他,陆北愿意给。
······
数日后。
张传福所率领的二师离开绥滨老山林子,前往汤原地区筹备给养,王贵则在二师一小队骑兵护送下,前往下江地区,去寻找第三师部队,继续担任三师师长。
第一师、五师部队,就地休整一段时间,而陆北率领直属团,前往萝北地区,寻找李兆林主任所率领的第六军军部。
临走时。
冯志刚把陆北领到木屋密营里,单独进行谈话。
“胡安胜他们交给你,务必送到李兆林主任手中,将他们遣返至苏方境内。这件事很突然,是一个星期前突然通知的,而且要求我们抗联部队停止电台使用。”
“怕是苏方那边出了大事情,可能是远东军区的情报系统出了问题,不然不会禁止使用电台,还要求遣返所有联络员。”陆北分析道。
冯志刚也觉得这件事非同小可:“见到李兆林主任后,你一定要打探清楚,他跟苏方关系很不错,以前是国际代表团在抗联的代表人之一。
记住在李兆林主任面前少说那些浑话,切不可惹他生气,多多迁就一二。”
“是,明白。”
“你明白个屁!”冯志刚抬手打了陆北脑袋一下:“地委基层组织方面遭到很大的破坏,这次你去萝北活动,一定要慎重接触地委方面的人。
你自己要小心些,遭到不公正待遇一定要表明态度,不能一味的固执己见。”
“这话说的~~~”陆北尴尬一笑。
“教你好,难道我能教你坏?”
“是,保证完成任务!”
立正抬手敬礼,冯志刚微微一笑,挥手让陆北滚蛋。
临行前的各种工作已经准备完成,而胡安胜他们六人,都是各部队的通讯员,全部由政治部干事曹大荣负责看守押送,遭到如此对待让人很寒心。
他们已经得到情况,将他们控制起来并非抗联的决定,而是来自莫斯科内务部的要求。
路上,陆北为了安抚胡安胜他们,选择陪伴其左右。
曹大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两人一同去过苏方境内,他知道陆北身份很奇妙,连苏方情报部门都闹不清,但是唯一肯定的是陆北是自己人。
知道是被苏方要求遣返回去,胡安胜他们一路很安静,作为契卡培训出来的情报人员,他们有着极度的理智。
就这样昼伏夜出,白天躲在山林子里休息,晚上趁着夜色行军。可山林子毕竟是少数,很多时候都需要做了伪装才能行走,有时还会遇见日军的侦察机。
数日后。
陆北率部抵达梧桐河老等山,路过曾经饮马驻足的地方,很多人都是经历过芦苇场一战,重回旧地的感受让人心情难以平静。
在梧桐河下游苇山村附近,前方斥候回报,称遇见第六军军部的人。
见到李兆林主任后,陆北都被吓了一跳,四五十口子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说是沿街要饭的叫花子还差不多,见到直属团的众人后,第一件事就是要饭吃。
“咋成这样了,人呢?”
李兆林捧着搪瓷碗干饭:“去年冬天根据地遭到叛徒带路,日本人派了几百号人进山,医院、被服厂都被摧毁了,幸亏警卫连的同志舍命断后,不然都得没。
妇女团的同志一部分被打散,另外较为年轻的女同志给当地群众当媳妇,还有几名同志去了苏方境内,剩下的人都在这里。”
愕然,陆北转身看向吕三思,他正在跟伍敏两个人叙旧,两人互相擦着眼泪,陆北没有在人群中找到顾大姐和满仓他们。
也没有看见那位林间小鹿般的傻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