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探长 作品

第194章 不应该这样

大家都过的很难,尤其是汤原地区,这里是日伪军重点进攻地区。

惋惜一声,已经见过太多死人,谁牺牲都显得见怪不怪。

陆北向李兆林汇报第六军各部队派来的苏军通讯员,除了第三师的通讯员没有带来,其他都带来了。苏方的要求是将这些派来的通讯员全部遣返,陆北想知道为什么。

“李主任,那边到底出了什么事,非得这么干?”

捧着搪瓷碗,李兆林很是忌讳:“具体情况我也不知道,很是紧急,对方直接派人过境联络的。这些事情你不要管,只需要将这些人送回去就好,苏方要求这样做,自然是有他们的用意。

报务通讯员也不是我们抗联的人,是苏方派来的援助人员,该如何处置是他们的事情。”

“那赵司令和被扣押的同志们呢?”

“什么扣押?”

李兆林更正道:“是退入苏方境内休整,具体情况我有了解过,戴军长他们退入苏方境内是迫不得已,弹药都打光了,也没有粮食。

而且这是经过会议决定的,一部分同志不愿意退入苏方境内,戴军长也没有强求,而是将剩余的弹药全都给了他们。”

见此陆北也不愿深追什么,只期望这件事能够早点解决,赵司令能够回到抗联,退入苏方境内的同志能够回来,继续参加抗日。

老毛子的东西不是那么好拿的,对方民族从骨子里就充斥着贪欲和控制欲,大国沙文主义从未被彻底革除掉。

思索一二,陆北打算将西征会议的事情如实向李兆林告知。

“我承认,在会议上有过用词不当。”

听完后,李兆林气的连吃饭的心情都没有。

“你这是用词不当?”

陆北解释道:“我并不反对弹尽粮绝之下退入苏方境内自保,真正所反对的是无动于衷的听天由命,如果像是戴军长他们弹尽粮绝之后,无奈之下退入苏方境内,我是支持的。

必须要说明,我反对的是尚有余力之下,在东北抗日斗争能够维系的情况下,不去继续坚持,而是选择观望。这是悲观主义,不能任由这样弥漫下去,所以我才这样说。”

沉默片刻,李兆林并没有开口批评陆北。

是的,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如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导致队伍分崩离析,渐渐度化成两种极端主义。而可悲的是抗联本身发育不完全,没有明确的指导和统一部署,一切都商量着来或者某人占据上风的一言堂。

加入抗联这么久,陆北对于抗联已经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这支队伍的领导层颇有一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意味。面对强势者领导时,总会出现调和、妥协,可一旦妥协到某个程度,又会让妥协者感受到厌烦。

以前有国际代表团,但是国际代表团也是拖后腿加搅屎棍角色占比较大,统一的满洲地委组织直接被解散,

外部、内部的种种原因,造就抗联悲惨而壮烈的历史。

不应该是这样的,陆北觉得不应该是这样的,他话语权太小,所依仗的无非是战功,用基层指战员的身份向上级提出建议和质疑。

有些事情不应该朝着那些方向走,可总是朝着较好的方向偏移。抗联已经错过最好的发展时期,由某些人的错误所铸造的,他们拍拍屁股走了,留下剩下的人如无头苍蝇那样四处打转。

李兆林没说什么,眉头紧锁,苗头已经出现了。

是的,苗头已经出现了。

作为北满抗日联军总政治部主任,兼第六军代理政治部主任,李兆林很明白陆北晦涩提出的事情,如果不加以约束和制止,这支本就艰难前行的队伍,将会遭到最大的分裂。

······

入夜。

陆北忙活安置团里的战士们,这里本来有一个小渔村,但是老百姓都被强制迁走,房屋也被付之一炬。战士们只能在残垣断壁间休息,但至少能够遮风。

庆幸这是春天,若是冬天后果不敢相信,低温严寒就能要了他们的命。各连队的指挥员将人员安置好,陆北去巡视,还要安排警戒人员。

他去探望被隔离控制的胡安胜等人,这些祖先来自于国内,现在已经成了华裔的俄国人,他们静静等待被遣返回国。二十四小时有人站岗监视,上厕所都要两名战士陪伴。

聊了几句,胡安胜他们精神尚好,听说能够回去甚至有些高兴。

巡视完后,陆北点燃油灯,他和吕三思一起,依靠微弱的火光将手里的地形图和日伪军情报誊抄一份。苏方要求抗联提供东北地区的日伪军情报,拿了人家的东西,不给点反馈是不行的。

用作图工具在白纸上作图,计算实际距离,标注等高线等等······

“见过了,没多聊几句?”陆北一边作图一边说,手上忙活,嘴里不闲着。

“能聊什么?”

“总得说几句情话不是?”

苦涩一笑,吕三思摇摇头:“够了,看一眼知道还活着,心里有个念想就好。我这个人没那么多指望,最多有那么一点点奢望。

如果有幸能在战争结束后活下来,如果此生有幸,小敏也在,如果三生有幸,我倒是希望能和她一起走下去。去你说的地方看看,以后说不定就住在那儿。”

“哪儿?”

“海南,你说那地方四季如夏。”

陆北抬头看了眼:“东北不好,非得去那么远的地方?”

“是你说东北不好的,冬天太长了。”

“那确实,不过不打仗了,东北的冬天也蛮好的。”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聊着,看见手头上要重新绘制誊抄的地形图太多,陆北秉承在战争中学习的理念,召集连以上干部,每人发了三张地形图,要求他们今晚必须丝毫误差誊抄绘制出来。

地图作业都不会,也别想带更多人去打仗。

俯首弯腰站在老侯身后看,这位蒙古汉子正抓瞎,砍人倒是无比熟稔,拿起笔作图就抓耳挠腮,东张西望都快掉眼泪。

“我教过吧,你不会全给我还回来吧?”陆北站在他身后问。

“我~~~”

老侯急了:“你别打岔,我都快想起来了。”

“熊云。”

“在!”熊云抬起头看向陆北。

陆北指着老侯:“帮一连长补补课。”

说话间,李兆林带着警卫员来到这里,看见干部们都在挑灯夜战学习军事技能,很是高兴。之所以上级对陆北很宽容,一部分原因也是如此,陆北真的帮助队伍在成长。

“李主任。”

“主任好。”

“李主任好。”

李兆林笑着和干部们问好:“都在搞学习呢,不错不错。”

示意让大家继续绘图,陆北解释道:“部队里的军事指挥干部稀缺,这不培养培养,平时都抽空搞一搞干部培训班。战斗员也有文化教员带领,每个班都要办文化课。”

“好,办的很好,你跟我出来一下。”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