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范匄虽然派了儿子范鞅去迎接魏舒,但心中仍忐忑不安,不知魏舒到底会站在哪一边。他亲自登上城楼观望,只见一群车马从西北方向疾驰而来,仔细一看,自己的儿子和魏舒同在一辆车上,不禁大喜,说道:“栾氏这下孤立无援了!” 随即打开宫门,将他们迎了进来。魏舒与范匄相见时,神色还有些慌张。范匄握住他的手说:“外人不了解情况,总有人说将军您与栾氏有私情,我当然知道将军不会这样。要是您能和我们一起消灭栾氏,我一定会把曲沃封给您作为酬谢。” 此时的魏舒,已然落入范氏的掌控之中,只能连连点头,唯命是从。于是,他与范匄一同前去拜见晋平公,共同商议应对敌人的计策。不一会儿,赵武、荀吴、智朔、韩无忌、韩起、祁午、羊舌赤、羊舌肸、张孟趯等大臣,也陆续赶到,他们都带着自己的军队,使得固宫的军势愈发强盛。
固宫只有前后两道门,且都设有重重关卡。范匄让赵武和荀吴两家的军队,合力守卫南关的两道门;韩无忌兄弟则负责协守北关的两道门;祁午等人则在周围巡逻警戒。范匄和范鞅父子,时刻不离晋平公左右。
栾盈已经进入绛城,却不见魏舒前来迎接,心中顿生疑虑。于是,他将军队驻扎在市口,派人前去打探消息。探子回来报告说:“晋侯已经前往固宫,百官也都跟去了,魏氏也一同离开了。” 栾盈听后,勃然大怒,说道:“魏舒竟然欺骗我!要是让我见到他,定要亲手杀了他!” 随即,他拍着督戎的后背说:“你要用心攻打固宫,等事成之后,富贵与你共享!” 督戎说:“我愿意带领一半兵力,单独攻打南关,恩主您率领各位将领攻打北关,咱们看看谁先攻入固宫?”
此时,殖绰和郭最虽然与栾盈一同起事,但州绰和邢蒯是栾盈带到齐国去的,齐侯对他们另眼相看,殖绰和郭最常常受到他们的奚落。俗话说:“怪树长着怪枝桠。” 殖绰和郭最与州绰、邢蒯二位将领之间本就有些嫌隙,不知不觉间,这股怨气便转嫁到了栾盈身上。况且栾盈总是夸赞督戎勇猛,对殖绰和郭最却没有丝毫敬重之意,这二人又怎会热脸去贴冷屁股呢?他们心里便有了坐观成败的想法,不肯全力以赴。栾盈所能依靠的,也就只有督戎一人。
当下,督戎手提双戟,乘车直奔固宫,准备攻打南关。他在关外观望形势,驱马驰骋,威风凛凛,杀气腾腾,仿佛一位黑煞神降临。晋军早就听闻他的勇猛之名,见此情景,无不胆战心惊。赵武在一旁啧啧称奇,赞叹不已。赵武部下有两员猛将,名叫解雍和解肃,是兄弟二人,都擅长使用长枪,在军中颇有名气。他们听到主将如此夸赞督戎,心中不服气,说道:“督戎虽然勇猛,但也并非三头六臂。我们兄弟不自量力,想带领一支军队出关,一定要活捉那家伙,为您立功!” 赵武叮嘱道:“你们要小心谨慎,切不可轻敌。”
二将整理好装束,驾车飞速出关,隔着壕沟大声喊道:“来将可是督将军?可惜你如此英勇,却追随叛臣。要是早早归顺,还能转祸为福。” 督戎听了,怒火中烧,喝令军士填平壕沟,准备渡河。军士们刚扛起土石,督戎性子急躁,将双戟往地上一按,用力一跃,便轻松跳过了壕沟,来到了北边。解雍、解肃二人吃了一惊,赶忙挺枪迎战督戎。督戎舞动双戟,毫无惧色。解雍驾车的马匹,被督戎一戟击中,脊背折断,车动弹不得。解肃驾车的马也受到惊吓,嘶鸣起来,不肯前行。二解见他孤身一人,便跳下车来,与他步战。督戎的两枝大戟,一左一右,挥舞得呼呼作响。解肃一枪刺来,督戎用戟一挡,只听 “砰” 的一声,那杆枪竟被折为两段。解肃扔掉枪杆便逃。解雍也慌了神,手中动作慢了下来,被督戎一戟刺倒。督戎转而追赶解肃。解肃善于奔跑,径直朝着北关逃去,拉着绳索爬上了城墙。督戎没追上,只好返回,打算结果解雍的性命,可解雍已被晋军救入关内。
督戎气愤不已,独自手持长戟,站在那里大声喊道:“有本事的,多来几个人,一起上,省得浪费我的时间!” 关上无人敢回应。督戎守了一会儿,便回到本营,吩咐军士们准备明天攻关。当晚,解雍因伤势过重死去,赵武悲痛不已。解肃说:“明天我一定要再与他决一死战,为兄长报仇,即便战死也毫无遗憾!” 荀吴说:“我部下有位老将叫牟登,他有两个儿子,牟刚和牟劲,都力大无穷,有千斤之力,现在晋侯麾下担任侍卫。今晚我让牟登把他们叫来,明天和解将军一起出战,三人对付他一个,难道还会输给他?” 赵武说:“如此甚好!” 荀吴便亲自去吩咐牟登。
第二天一早,牟刚和牟劲都来了。赵武见他们身材魁梧,面容威严,先慰劳了一番,然后命解肃与他们一同出关。那边,督戎早已填平了壕沟,直逼关下挑战。这边,三位猛将打开关门,冲了出去。督戎大喊:“不怕死的都过来!” 三将二话不说,一枝长枪、两柄大刀,一齐朝着督戎攻去。督戎毫无惧色,杀得兴起,竟跳下车来,舞动双戟,使出浑身力气,每一次落戟,都带着千钧之力。牟劲的车轴被督戎打折,他也只好跳下车来,却被督戎一戟击中,打得血肉模糊。牟刚见状,大怒,拼命上前,无奈戟风如箭,根本无法靠近。老将牟登见状,大声呼喊:“暂且停战!” 关上随即鸣金收兵。牟登亲自出关,接应牟刚和解肃退回关内。
督戎指挥军士攻关,关上箭石如雨般落下,军士们多有伤亡,唯有督戎毫发无损,真是一员勇将。赵武和荀吴连输两阵,派人向范匄告急。范匄说:“连一个督戎都战胜不了,又怎能平定栾氏之乱呢?” 当晚,他秉烛而坐,心中烦闷不已。有一个隶人在一旁侍奉,见此情景,上前叩首问道:“元帅您神色忧郁,莫不是在为督戎的事发愁?” 范匄看了看这个人,他姓斐名豹,原本是屠岸贾手下猛将斐成的儿子,因受屠岸贾党羽的牵连,被没入官府为奴,在中军服役。范匄觉得他的话有些蹊跷,便问道:“你若有办法除掉督戎,我必定重重赏你。” 斐豹说:“小人的名字被写在丹书上,空有一身本领,却没有出头之日。元帅要是能在丹书上除去我的名字,小人愿意去杀了督戎,以报答您的大恩大德。” 范匄说:“你若杀了督戎,我定会向晋侯请求,将丹书全部焚毁,还你自由身,并收你为中军牙将。” 斐豹说:“元帅可不能失信。” 范匄说:“我若失信,如同这红日西沉!只是不知你需要多少车马兵卒?” 斐豹说:“督戎以前在绛城时,与小人相识,我们时常较量力气,比试胜负。此人仗着自己勇猛,性子急躁,最喜欢单打独斗。要是带很多车兵去,反而难以取胜。小人情愿独自一人出关,自有擒获督戎的办法。” 范匄问:“你不会一去不回吧?” 斐豹说:“小人上有七十二岁的老母亲,下有幼子和娇妻,怎会罪上加罪,做出这等不忠不孝的事?我若有此等心思,也如同这红日西沉!” 范匄听后大喜,赐他酒食,又赏了一副犀牛皮制成的铠甲。
第二天,斐豹将铠甲穿在里面,外面套上一件练袍,扎束整齐。头戴皮帽,脚穿麻鞋,腰间暗藏利刃,手中提着一个重达五十二斤的铜锤,前来向范匄辞行,说:“小人此次前去,若能杀了督戎,便凯旋而归;如若不然,就死在督戎手中,我们二人绝不可能同时存活。” 范匄说:“我会亲自前往,看你大展身手。” 当即下令驾车,让斐豹坐在车右陪乘,一同前往南关。
赵武和荀吴前来迎接,向范匄诉说督戎如何英勇,己方连折两员大将。范匄说:“今日斐豹单人独马去迎敌,就看晋侯的福分了。” 话还没说完,关下督戎便大声呼喊挑战。斐豹在关上喊道:“督将军,还记得斐大吗?”(斐豹在家中排行老大,所以自称斐大,这是他们昔日互相称呼的名字。)督戎说:“斐大,你如今还敢来与我一决生死吗?” 斐豹说:“别人怕你,我斐豹可不怕!你把兵车退后,我们二人,就在这地上较量,赤手空拳对赤手空拳,兵器对兵器,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也好在后世留下个英名。” 督戎说:“这话正合我意。” 于是,他将军士们往后约束。这边关门打开,只放斐豹一人出来。两人就在关下展开激战,大约打了二十多个回合,仍不分胜负。
斐豹假装说:“我突然内急,咱们暂且停手。” 督戎哪里肯放过他。斐豹事先瞧见西边有一处空地上有一道矮墙,瞅准时机,转身就跑。督戎在后面紧追不舍,大声喝道:“你往哪里跑?” 范匄等人在关上,看到督戎去追斐豹,都紧张得捏了一把汗。谁知斐豹是用计,他跑到矮墙处,纵身一跃,跳了进去。督戎见斐豹进了墙内,也跟着翻墙而入。他以为斐豹在前面,却不知斐豹早已隐身躲在一棵大树之下。斐豹专等督戎进墙,然后出其不意,举起五十二斤重的铜锤,从背后朝着督戎的脑袋砸去,正中目标。督戎脑浆迸裂,当场倒地,他的右脚还下意识地一蹬,将斐豹胸前的犀牛皮铠甲蹭掉了一片。斐豹迅速拔出腰间利刃,砍下督戎的首级,然后又翻墙而出。
关上的人望见斐豹手中提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便知道他得胜了,于是大开城门。解肃和牟刚率领士兵杀出,栾氏的军队大败,一半被杀,一半投降,逃掉的人十不足一。范匄仰天洒酒,说道:“这是晋侯的福气啊!” 随即斟了一杯酒,亲自赏赐给斐豹,还带着他去拜见晋侯。晋侯赏给他一辆兵车,将他的功绩列为第一。潜渊先生有诗赞道:“督戎神力世间无,敌手谁知出隶夫?始信用人须破格,笑他肉食似雕瓠!”
再说栾盈率领大队车马攻打北关,接连收到督戎的捷报。栾盈对部下说:“我要是有两个督戎,还怕固宫攻不破吗?” 殖绰暗中踩了一下郭最的脚,郭最用眼神回应他,两人都低头不语。只有栾乐和栾鲂一心想要建功立业,不避箭石,奋勇向前。韩无忌和韩起因为前关屡次战败,不敢轻易出击,只是严守关卡。
到了第三天,栾盈收到败军传来的消息,说:“督戎被杀,全军覆没。” 他吓得惊慌失措,这才请来殖绰和郭最商议对策。殖绰和郭最冷笑着说:“督戎都失利了,何况我们呢?” 栾盈悲痛落泪。栾乐说:“我们的生死,就在今晚。应当让将士们全部聚集在北门,三更之后,都登上攻城的轈车,放火烧关,或许还有机会攻入。” 栾盈听从了他的计策。
晋侯因为督戎之死而欢喜,设酒庆贺,韩无忌和韩起也都前来敬酒祝寿,众人一直饮到二更才散去。韩无忌等人刚回到北关,清点完人数,忽然听到车声轰鸣,栾氏的军马大批聚集而来。轈车高耸,与关墙平齐,火箭如飞蝗般射来,点燃了关门。火势凶猛,关内的军士难以坚守。栾乐一马当先,栾鲂紧随其后,趁势占领了外关。韩无忌等人只好退守内关,派人飞速向中军求救。
范匄命令魏舒前往南关,替换回荀吴的一支军队,前往北关支援韩无忌和韩起。随后,他与晋侯登上高台向北眺望,只见栾氏的军队屯扎在外关,一片寂静。范匄说:“这其中必有诡计。” 于是传令内关的守军要用心防御。一直守到黄昏,栾氏的军队再次登上轈车,依旧用火器攻打关门。这边早有准备,撑起用牛皮制成、用水浸透的皮帐来遮挡,火无法烧进来。双方就这样混战了一夜,暂时停战。
范匄说:“敌人已经逼近,如果他们久攻不退,齐国再趁机进攻,国家就危险了。” 于是,他命令儿子范鞅,率领斐豹带领一支军队,从南关绕到北门,从外面发起攻击,并约定好时间,与坚守北关的韩无忌、韩起相互配合。同时,让荀吴率领牟刚带领一支军队,从内关杀出,与范鞅他们内外夹攻,让栾氏军队首尾不能相顾。又派赵武和魏舒,带领军队驻扎在关外,防止栾氏军队向南逃窜。安排妥当后,范匄陪同晋侯登上高台,准备观战。
范鞅临行前,向范匄请求道:“我年轻,威望不足,希望能借用中军的旗鼓助威。” 范匄答应了他。范鞅手持宝剑,登上战车,树起中军大旗,率领军队出发。刚出南关,他就对部下说:“今日之战,只许前进,不许后退!如果战败,我先自刎,绝不让各位独自赴死!” 众人听了,都士气高涨,斗志昂扬。
话说荀吴接到范匄的将令,让将士们饱餐一顿,整理好装备,专心等待时机。只见栾氏的士兵纷纷扰扰,都退出了外关,荀吴心里明白,外面的援兵已经到了。随着一声战鼓响起,关门大开,牟刚一马当先,荀吴紧随其后,身着铠甲的士兵和步兵们,一起奋勇杀出。栾盈也担心晋军内外夹攻,便让栾鲂用铁皮包裹的战车,堵住外门的出口,还分派兵士把守。荀吴的军队因此无法冲出关外。
范鞅的军队赶到后,栾氏的士兵看到中军大旗,惊恐地说道:“难道是元帅亲自来了?” 派人前去查看,回来报告说:“是小将军范鞅。” 栾乐不屑地说:“没什么可担心的!” 于是,他张弓搭箭,站在战车上,对身边的人说:“多带些绳索,把射倒的人都绑起来。” 说罢,他驾车冲入晋军,左右开弓,箭无虚发。他的弟弟栾荣也在同一辆战车上,对他说:“箭可不能浪费!别总射那些无名小卒。” 栾乐听后,便不再随意射箭。
过了一会儿,栾乐望见一辆战车远远驶来,车中的将领头戴皮帽,身穿练袍,模样十分奇特。栾荣指着那人说:“这个人叫斐豹,就是他杀了我们的督将军,你可以射他。” 栾乐说:“等他靠近到百步之内,你记得为我喝彩!” 话还没说完,又有一辆战车从旁边经过,栾乐认出车中的人正是小将军范鞅,心想:“要是能射死范鞅,岂不比射死斐豹更有价值?” 于是,他驱马追赶范鞅,搭箭便射。栾乐平时箭术高超,百发百中,可偏偏这一箭射偏了。范鞅回头一看,见是栾乐,大骂道:“反贼!死到临头了,还敢射我?” 栾乐见状,便掉转车头,准备撤退。他并非惧怕范鞅,而是因为没射中,想引范鞅追来,等看清楚了,再稳稳地放箭。
谁知殖绰和郭最也在军中,他们嫉妒栾乐箭术高超,生怕他立下大功。一见他退走,便大声喊道:“栾乐败了!” 驾车的人听到呼喊,误以为是其他部队战败了,便抬头四处张望,结果缰绳一乱,马匹失控。路上有一根粗大的槐树根,车轮不小心撞到上面,战车瞬间翻倒,把栾乐甩了出去。恰巧斐豹赶到,用长戟一钩,砍断了栾乐的手肘。可怜栾乐身为栾氏一族中最勇猛的战将,今日却死在槐树根旁,这难道不是天意吗?髯翁写诗叹道:“猿臂将军射不空,偏教一矢误英雄。老天已绝栾家祀,肯许军中建大功?”
栾荣抢先跳下车,不敢去救栾乐,急忙逃走,这才幸免于难。殖绰和郭最觉得难以再回齐国,郭最便逃到了秦国,殖绰则逃到了卫国。栾盈听闻栾乐战死,放声大哭,军中将士无不悲痛落泪。栾鲂守不住门口,只好收兵保护栾盈,朝南逃去。荀吴与范鞅合兵一处,在后面紧紧追赶。栾盈和栾鲂率领曲沃的士兵,拼死抵抗,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晋军这才退去。栾盈和栾鲂也都身负重伤,逃到南门时,又遇到魏舒带兵拦住去路。栾盈流着泪哀求道:“魏伯,难道你不记得我们曾在下军共事的日子了吗?我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但不想死在你手上啊!” 魏舒心中不忍,便让士兵们分列左右,给栾盈让开了一条路。栾盈和栾鲂带着残兵败将,急忙逃回曲沃。
不一会儿,赵武的军队赶到,他问魏舒:“栾孺子已经过去了,你为什么不追?” 魏舒说:“他就像釜中的鱼、瓮中的鳖,自然会有别人动手。我念及与他先人的同僚情谊,实在不忍心下手。” 赵武听后,心中也有所触动,便也没有继续追赶。范匄得知栾盈逃走,知道是魏舒故意放他一马,也没有多说什么。他对范鞅说:“追随栾盈的,都是曲沃的士兵,他们这次回去,必定会回到曲沃。如今他的得力干将都已丧命,你率领一支军队去围困他,不愁他不投降。” 荀吴也表示愿意一同前往,范匄答应了。于是,二人率领三百辆战车,将栾盈围困在曲沃。范匄则侍奉晋平公,回到了公宫,取出丹书将其烧毁,因为斐豹而摆脱奴隶身份的,有二十多家。范匄随后将斐豹收为牙将。
话分两头。再说齐庄公自从送栾盈离开后,便大规模挑选兵车和士兵,任命王孙挥为大将,申鲜虞为副将,州绰和邢蒯为先锋,晏牦为后卫,贾举、邴师等人则随侍在身边护驾,选了个吉日,便出兵征战。齐军先是侵犯卫国的领地,卫国人加强戒备,不敢出城迎战。齐军也不攻城,径直朝帝邱以北进发,直接进犯晋国边境,包围了朝歌,只用了三天就将其攻克。齐庄公登上朝阳山,犒赏三军。之后,他将军队分为两队:王孙挥和各位将领率领前队,从左边取道孟门隘;齐庄公自己则率领 “龙”“虎” 二爵组成的后队,从右边取道共山;两队约定在太行山会合。一路上,齐军烧杀抢掠,这些暂且不表。邢蒯在共山脚下露宿时,被毒蛇咬伤,腹部肿胀而死。齐庄公对此深感惋惜。
没过多久,两队人马都抵达了太行山。齐庄公登上山顶,眺望晋国的二绛之地,正商议着偷袭绛城之事,却突然听闻栾盈战败,逃到了曲沃,晋侯也已调集全部大军即将赶来。齐庄公无奈地说:“我的志向恐怕难以实现了!” 于是,他在少水展示兵力后,便准备班师回朝。驻守邯郸的大夫赵胜,率领本邑的士兵前来追击。齐庄公以为是晋国的大军到了,而前队又已经先行出发,慌乱之中,只能匆匆逃走,只留下晏牦断后。晏牦的军队战败,他自己也被赵胜斩杀。
范鞅和荀吴围困曲沃一个多月,栾盈等人屡次出战都未能取胜,城中士兵死伤过半,最终因力量耗尽而无法坚守,曲沃城被攻破。胥午见大势已去,自刎而死。栾盈和栾荣都被擒获。栾盈悔恨地说:“我后悔没有听从辛俞的话,才落得如此下场!” 荀吴本想将栾盈囚禁起来,押解到绛城。范鞅却认为:“主公性格优柔寡断,万一栾盈哀求,主公心软赦免了他,那就是放虎归山,留下大患。” 于是,他在夜里派人将栾盈勒死,同时杀了栾荣,将栾氏一族全部诛灭。只有栾鲂用绳索从城墙上滑下,逃到了宋国。范鞅等人班师回朝,向晋平公奏报,平公下令将栾氏之事通告各诸侯。诸侯大多派人前来祝贺。史臣称赞道:“宾傅桓叔,枝佐文君,传盾及书,世为国桢。黶一汰侈,遂坠厥勋;盈虽好土,适殒其身。保家有道,以诫子孙。”
此后,范匄告老还乡,赵武接替他执掌国政。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再说齐庄公因为讨伐晋国未能大功告成,心中的雄心壮志并未消退。回到齐国边境后,他不肯进城,说道:“平阴之战时,莒国人想从他们的地盘偷袭齐国,这笔仇也不能不报!” 于是,他将军队驻扎在边境,大规模征集兵车。州绰、贾举等人,都被赏赐了坚固的战车五辆,号称 “五乘之宾”。贾举向齐庄公称赞临淄人华周和杞梁勇猛过人,齐庄公便派人去召他们前来。华周和杞梁二人前来拜见,齐庄公赏赐给他们一辆战车,让他们同乘一辆车,跟随军队立功。
华周回去后,心中郁闷,连饭都吃不下,他对杞梁说:“国君设立‘五乘之宾’,是因为他们勇猛。国君召我们二人前来,也是因为我们的勇猛。可人家一人就能得到五辆战车,而我们二人却只有一辆,这不是重用我们,而是羞辱我们!我们何不辞别,去其他地方呢?” 杞梁说:“我家中有老母亲,我得先回去禀报她,再做决定。” 杞梁回家后,将此事告诉了母亲。母亲说:“你活着的时候没有忠义之名,死后也默默无闻,就算位列‘五乘之宾’,别人也会嘲笑你!你要努力啊,国君的命令不能违抗。” 杞梁将母亲的话转述给华周,华周说:“一个妇人都不忘国君的命令,我又怎敢忘记呢?” 于是,二人同乘一辆车,侍奉在齐庄公身边。
齐庄公让军队休整了几天,然后传令留下王孙挥统领大军,驻扎在边境,自己则只带着 “五乘之宾” 以及挑选出来的三千精锐士兵,口中衔着枚,战鼓也用布蒙住,悄悄前往偷袭莒国。华周和杞梁主动请求担任前队。齐庄公问道:“你们需要多少兵车和士兵?” 华周和杞梁回答说:“我们二人,孤身前来拜见国君,也愿意孤身前往作战。国君赏赐的一辆战车,对我们来说已经足够了。” 齐庄公想试试他们的勇气,笑着答应了。华周和杞梁约定轮流驾车,临行前,他们说:“要是再有一个人担任戎右,就可以组成一队了。” 这时,有一个小卒挺身而出,说:“小人愿意跟随二位将军一同前往,不知将军肯不肯提携?” 华周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卒回答说:“我是本国人隰侯重。我仰慕二位将军的忠义和勇猛,所以愿意追随。” 于是,三人同乘一辆战车,车上插着一面旗帜,架着一面战鼓,风驰电掣般出发了。
他们先到达莒国郊外,在那里露宿了一夜。第二天早上,莒黎比公得知齐军即将到来,亲自率领三百名甲士巡视郊外,恰好遇到华周和杞梁的战车。莒黎比公正要上前盘问,华周和杞梁瞪大眼睛,大声喊道:“我们二人是齐国的将领,谁敢与我们决斗?” 莒黎比公吃了一惊,仔细一看,发现他们只有一辆战车,没有后援,便让甲士们将他们重重包围。华周和杞梁对隰侯重说:“你为我们击鼓,不要停下来!” 然后,他们各自手持长戟,跳下车来,左右冲杀,凡是遇到他们的,都必死无疑。三百名甲士,被杀伤了一半。
莒黎比公见状,说道:“寡人已经见识到二位将军的勇猛了!不必再拼死战斗,我愿意将莒国分一半给你们,与你们共享!” 华周和杞梁异口同声地回答说:“离开自己的国家,投奔敌人,这是不忠;接受了国君的命令却放弃,这是不信。深入敌境,奋勇杀敌,这是将领的职责,至于莒国的利益,不是我们所考虑的!” 说完,他们又举起长戟,继续战斗。莒黎比公抵挡不住,大败而逃。
齐庄公的大队人马随后赶到,听说两位将军独自作战取胜,便派人召他们回来,说:“寡人已经见识到二位将军的勇猛了!不必再战斗,我愿意将齐国分一半给你们,与你们共享!” 华周和杞梁再次同声回答说:“国君设立‘五乘之宾’,却没有我们的份,这是轻视我们的勇猛。又用利益来诱惑我们,这是玷污我们的品行。深入敌境,奋勇杀敌,这是将领的职责,至于齐国的利益,不是我们所考虑的!” 说完,他们向使者拱手作揖,然后弃车步行,径直逼近且于门。
莒黎比公让人在狭窄的道路上挖掘壕沟,点燃炭火,火势熊熊,让人无法前进。隰侯重说:“我听说古代的勇士,能够在后世留名的,往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能让你们越过这条壕沟。” 于是,他手持盾牌,趴在炭火上,让华周和杞梁从他身上踏过去。华周和杞梁越过壕沟后,回头一看,隰侯重已经被烧焦了。他们对着隰侯重的尸体大声痛哭。杞梁很快止住了眼泪,而华周却哭得停不下来。杞梁说:“你怕死吗?为什么哭得这么久?” 华周说:“我怎么会怕死呢?这个人的勇猛和我们不相上下,却能先我们而死,所以我才为他感到悲哀!”
莒黎比公见两位将军越过了火沟,急忙召集一百名擅长射箭的人,埋伏在城门左右,等他们靠近,便万箭齐发。华周和杞梁径直向前,准备夺门。一百支箭同时射出,两位将军冒着箭雨,奋勇作战,又杀死了二十七人。守城的军士们站在城墙上,纷纷向下射箭。杞梁身负重伤,先战死了。华周身中数十箭,最终因力气耗尽被擒。但他还有一口气,莒黎比公便将他带回城中。有诗为证:“争羡赳赳五乘宾,形如熊虎力千钧。谁知陷阵捐躯者,却是单车殉义人!”
再说齐庄公收到使者的回信,知道华周和杞梁有必死的决心,便率领大队人马继续前进。到达且于门时,听说三人都已战死,他大怒,立刻想要攻城。莒黎比公派使者来到齐军军营谢罪说:“寡君只看到一辆战车,不知道是大国派来的,所以才误犯了贵军。况且大国死了三个人,而敝邑已经被杀了一百多人。他们是自己求死,并非敝邑主动进攻。寡君畏惧您的威严,特地派下臣前来,向您百拜谢罪,愿意每年都向齐国朝贡,绝不敢有二心。” 齐庄公怒气正盛,没有答应讲和。莒黎比公再次派使者求情,想要送回华周的尸体,并归还杞梁的遗体,还准备用金银财宝犒劳齐军。齐庄公仍然不答应。
忽然,王孙挥传来紧急战报,说:“晋侯与宋、鲁、卫、郑各国的国君,在夷仪会合,谋划讨伐齐国。请主公尽快班师回朝。” 齐庄公接到这个紧急消息,这才答应与莒国讲和。莒黎比公拿出大量金银财宝献给齐庄公,用温车装载着华周的尸体,用辇车装载着杞梁的尸体,送回齐军军营。只是隰侯重的尸体在炭火中已经化为灰烬,无法收拾。齐庄公当天便班师回朝,下令将杞梁安葬在齐国郊外。
齐庄公刚进入郊外,恰好遇到杞梁的妻子孟姜前来迎接丈夫的尸体。齐庄公停下车,派人前去吊唁。孟姜对着使者拜了两拜,说:“杞梁如果有罪,怎敢劳驾国君吊唁?如果他无罪,我们还有祖先留下的破旧房屋在。郊外不是吊唁的地方,下妾不敢接受。” 齐庄公听后,十分惭愧,说道:“这是寡人的过错!” 于是,他在杞梁家中设了灵位,前去吊唁。孟姜捧着丈夫的棺材,准备将其安葬在城外。她在城外露宿了三天,抚摸着棺材,悲痛大哭,眼泪流尽了,接着流出血来。齐国的城墙忽然崩塌了数尺(这是因为她哀恸至极,精诚所至,感动了天地)。后世传说,秦朝人范喜良修筑长城而死,他的妻子孟姜女送寒衣到城下,听说丈夫死了,痛哭流涕,长城为之崩塌。这其实是将齐国将领杞梁的事情误传了。华周回到齐国后,因伤势过重,没过多久也死了。他的妻子悲痛万分,比常人更加哀伤。《孟子》中说:“华周杞梁的妻子,善于痛哭她们的丈夫,以至于改变了齐国的风俗。” 说的正是这件事。史臣写诗赞道:“忠勇千秋想杞梁,颓城悲恸亦非常。至今齐国成风俗,嫠妇哀哀学孟姜。”
这是周灵王二十二年发生的事情。这一年发大水,谷水与洛水相互冲击,黄河也泛滥成灾,平地水深一尺多。晋侯讨伐齐国的计划因此被迫中止。
再说齐国的右卿崔杼,厌恶齐庄公的荒淫无道,巴不得晋军前来讨伐,好趁机发动政变。他已经和左卿庆封商议好,事成之后,平分齐国。但听说晋军因大水受阻,心中十分郁闷。齐庄公有个近侍叫贾竖,曾经因为一点小事,被庄公鞭打了一百下。崔杼知道他心中怀恨,便用重金贿赂他,让他把庄公的一举一动都随时报告给自己。崔杼究竟会做出什么事来呢?且看下回分解。